APP下载

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初探

2009-12-31彭晓寒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21期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居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但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日益扩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就江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合理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平衡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1-0080-02

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的沿海中心,东临上海,南接浙江,地理位置优越。现设13个省辖市,65个县(市、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的突飞猛进,江苏的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前列。而在江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两极分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论述,提出了很多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思路和政策要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根本目的是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民生。江苏省要想取得经济发展的更大突破,只有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一、江苏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及分析

(一)江苏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据统计,我国的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改革开放前分别为57.5%和67.7%,2008年改变为37.9%和43.7%。而江苏省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1978年分别为55.1%和62.3%,到2007年,这一数值改变为36.7%和41.6%,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江苏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江苏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及差距

江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平稳上升。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2008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800元增加到18680元,年均增长12.5%。同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595元增长到的7357元,年均增长8.7%。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的变化能直观地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1978年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2001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95∶1,2002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比突破2∶1,2008年江苏城乡收入比达到2.54∶1,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

按照全面小康的标准要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不高于2.5∶1。显然,江苏在2008年的数据已经高于此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过程中, 合理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一定正效应,但不合理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负效应。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社会分层的实现,降低了人们之间的基本认同感,并导致共同价值观的崩溃,削弱社会的凝聚力,使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发展放缓。

此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促进消费,不利于培育消费热点,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平衡的财富分配结构严重弱化了社会总消费能力,造成消费需求不足,必然影响经济增长。

二、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对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造成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二是分析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对于前一方面,其本质原因在于固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后一方面则涉及收入分配和政策因素。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民增收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政策,这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以手工、半手工等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于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城市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另外,在这种二元社会格局之下,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享受更多的福利待遇,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子女入学、享受公共服务等问题,也扩大了城乡差别。城乡二元体制所导致的城镇化进程的缓慢,是当前农民增收难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三大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促使区域差距的扩大

江苏地域广阔,各地区间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等差异很大。江苏也实行了先发展沿海苏南、后发展苏北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发展条件好的沿海苏南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得益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税收、稀缺资源的优先供给以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在上海经济圈的辐射影响下,苏南地区城市的建设成就斐然,经济飞速增长,同时带动了整个江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开了苏南与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距离,导致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限制了提高收入的能力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体制相关,也与城乡劳动者素质相关。据调查情况显示,全省农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在2004年劳动力转移中,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占82.3%,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0.0%。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和职业技能缺乏,造成绝大多数农民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不高,科技素养较低,不能适应新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有些新技术,由于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掌握不了技术要领而难以全面推广,难以转化为生产力,新技术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掘。

三、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对策

十七大报告为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提出了初步的思路和政策方针,针对如何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出了总的原则:“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党对解决居民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决心和立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措施来说,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促进效率又保障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当前应当进一步完善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廉租住房、就业、司法等救助援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综合性救助救济能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着力解决不同人群间社会保险差距过大问题。这些措施可以促使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到农村去寻求创业机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苏中、苏北扶持力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当是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 江苏省应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区分不同地区的主要问题, 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 在兼顾整体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确定各自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目前,中央和江苏已经开始实施苏南与苏中、苏北城市间的经济商贸往来和技术服务支撑等的新一轮战略,希望通过新一轮战略的实施,在缩小地区差距上取得明显的成效。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村发展的需求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加快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是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是要继续加强农田建设和农田排灌设施建设,以提高农田灌溉和防洪质量,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二要增加农牧渔业生产设备,完善农用物资供给体系建设,保证现代化作业的基本设施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资需求。国家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筑牢农业基础,才能应对气候变化和多发的自然灾害,有效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业抗灾减灾的能力,增强农民增收的后劲。

(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农村消费结构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使社会再生产持续进行的先决条件。消费为生产提供了主体,使再生产所需的劳动力通过吃、穿、用、住等消费行为再生产出来;消费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得以实现,为生产创造动力。

从江苏农村来看,广大农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45%以下,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的消费水平已从几千元升至万元。农村市场的空间很大。通过财政政策工具及运作机制的创新,对农民消费如家电等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可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企业生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完善农村流通体系。

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江苏省统计局.2008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0~2008).

[4]白暴力.让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和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李炯,等.经济发展与公平分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刘岩.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3).

[8]黄应绘,李红,李智.重庆市居民收入差距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彭晓寒(1971-),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院长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城乡居民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关于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几点思考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