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部电力市场的增供扩销

2009-12-31吴艳军刘高会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21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

吴艳军 王 治 刘高会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西部电力企业面临的供用电形势和西部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发达地区用电营销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在增供扩销方面的理念和策略,提出了西部电力企业在开拓电力市场、实现增供扩销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西部电力市场;增供扩销;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1-0070-02

电力市场是电力生产、传输、销售和使用关系的总和,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应当包括发电市场、输配电市场、售电市场和用电市场。不断扩大和完善电力销售市场不仅是广大电力客户的利益所在,更是电力企业转机建制、走向市场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电力供需矛盾趋缓,电力销售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过程中,努力开拓电力市场,实现增供扩销,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兴衰。

西部电力企业面临的形势:进入“十一五”时期,电力供需矛盾逐步趋于缓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甚至出现过剩。2007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开始。同时国家启动节能减排活动,对“三高一低”企业实施大规模关停。西部属于国家欠发达地区,高耗能产业具多,所以在本来就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关停大批“三高”企业,对供电企业造成很大压力,电量缓增甚至负增,电费回收风险加大。但西部又面临国家大开发机遇,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水资源,可以转换为产业优势,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建设规划的特高压电网建设,煤电基地建设,水电基地建设,都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实施,这无疑又给我们电力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电力企业实现增供扩销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分析研究,我认为我们西部电力企业应该通过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去开拓电力市场,实现企业的增供扩销。

(一)摒弃传统营销观念是实现增供扩销的首要任务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企职能彻底分开,我们要坚决摒弃“自然垄断,客户有求于我”的坐商思想和“皇帝女子不愁嫁”的官商思想,丢掉幻想,正视现实。牢固树立客户兴、电力兴,客户是上帝的观念;牢固树立服务与效益相统一的观念,努力构筑电力生产、营销、服务新体系——“大市场、大营销、大服务”体系。在营销管理中,要把客户看作是一个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不可分割的生物链的一部分来研究和对待。

(二)加强需求侧管理是实现增供扩销的发展趋势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在政府、电力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电力用户等各方的参与下,通过经济、技术、财政、行政、宣传等手段,督促或者是鼓励用户改变其用电方式,使电网在不降低供电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年负荷曲线上的高峰负荷和节约电量,并在此基础上将节点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综合资源规划,使社会获得最佳整体效益,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目的的一种管理技术。

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有效激励和适宜的运作方式,与客户共同努力提高终端用电管理水平。一方面引导客户合理用电,积极开展客户调研、分析和指导工作,采取推行峰谷分时电价等经济、技术手段,使客户自愿地改进生产工艺,重新安排生产班次,移峰填谷,平抑负荷曲线,提高电网负荷率。另一方面要科学调度,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同时要利用营销工作接触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为客户收集信息,帮助促销,提供部分决策、技术、市场信息等。努力培育市场,积极服务市场,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电力企业、客户及整个社会带来共同的利益。

(三)提高电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中的份额是增供扩销的目的

由于供电营业区的划分,使电力这一特殊商品暂时没有直接的行业性竟争,但是它与其它能源市场的竟争仍然十分激烈。例如天然气进入城市,液化气价格大跌,并采用送货上门服务,市场扩张快,导致部分居民生活用电市场丢失。从现实来看,用电取代其它能源的领域是广阔的。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参与电与气、电与煤等能源的竟争,不断提高电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份额。如:开发低谷电热水器、储热式电锅炉、集中冰(水)蓄冷空调和分散式蓄热式电取暖器,推广家用电炊等。当务之急有三:第一是要利用按环保要求,停止部分单位煤锅炉的机会,不失时机地采取办法在这些单位及新用电单位推广洁净、安全的电热锅炉;第二是利用房改和房建市场火热的机会,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房产开发单位联系,在房屋建设时,按照现代化家用电气标准设计安装,如电淋浴器,电热水器,空调等;第三是设立“家用电炊厨房”示范窗口,利用傍晚或节假日等时间,免费向社会宣传介绍“无火做饭”的方法和好处。必要时,可免费举办电炊烹饪学习班。

(四)推进电价改革、建立科学的电价体系是实现增供扩销的有力保证

电力营销工作不同于一般的产品推销,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由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供求关系,而影响和调整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因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开拓电力市场的重要内容。例如:在业扩报装中,供电高可靠性费、临时接电费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电力潜在市场源开发。一些客户由于承受不了一次性较高的用电投资,使本来可以新增加的市场失之交臂。因此,发展电力市场就要适应电力市场需求,按照电力市场的需求变化采取措施,可考虑将其并入到电价之中,通过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促使客户合理消费电力。另外电又是特殊商品,其价格由国家核定,市场和电力企业不能左右,所以要及时做好电价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

(五)搞好优质服务是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实现增供扩销的有力手段

要按照电力客户最关注的电力服务需求问题做好相关工作。其一是售前的业扩报装服务。从受理客户申请到接电必须达到方式确定快、方案批复快、检查验收快、装表接电快,同时做到“内转外不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扩报装一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其二是要解决好部分居民用不上电和用不起电的问题,不断延伸低压电力市场的经营服务,满足城镇居民“一户一表”开放服务的需要;其三是严格进行销售工作质量考核。使售后的抄表、用电报修、故障紧修服务更规范、更高效,以适应消费者对电力商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四是提高供配电设施的健康水平,为客户提供合格的电能商品。当前要把重点放在满足客户终端电压质量和提高供电可靠性上。一要抓住城乡电网建设改造的机遇、合理进行电网布局,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解决好供电设施陈旧、供电能力不足、综合损耗高等问题;二要提高停电综合检修的计划管理水平和检修质量,落实综合检修质量监督体系和工作责任制,缩短停电时间,延长检修周期,把停电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三要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提高配电管理技术水平,做到临时配网作业不停电,提高配电可靠率。

(六)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用科技进步推动用电营销管理现代化是实现增供扩销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营销科技进步是提高用电管理的客观要求。

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是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大体分为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服务支持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客户缴费支持系统和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这五大系统,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帮助,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按照省公司“科技强企,建设陕西数字电力”的思路,在当前的用电营销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完善用电营销管理系统,实现电量、电费的自动计量生成和用电营销的网络化管理,达到营业窗口无纸化运营、无笔化作业。同时,全面推广先进的多功能智能化电能表和电能计量自动检定标准装置,建立低压远方集中抄表及监测系统,实施IC卡预购电、预付费购电制。在电网改造中,实施配网自动化改造,选用技术新、性能好的配网设备,为开拓电力市场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

(七)大力开拓农村电力市场是实现增供扩销的重要领域

经过国家“两改一同价”,西部农电在管理上得到规范和加强,供电质量和设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高损台区还有,卡脖子、高耗能设备还没彻底改造完,低压供电可靠性还不高,综合电价还存在。所以我们要抓住“户户通电”、新农村建设、农村电气化建设机遇,一方面扩大通电面,消灭无电户,消除转供电,增加新的用电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改造旧设备,落后设备,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地供电,使农户放心用电,安全用电。其次实现城乡用电全面同网同价,进一步加强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精简人员、减少开支、提高效率,开辟农村用电这一广阔的市场。

(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用电营销队伍是开拓电力市场,实现增供扩销的迫切要求

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说:“我们正进入体制变革的时代,其深刻程度和普遍性不亚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体制变革,能生存下来的是那些有创新精神,并乐于接受技术、社会和经济变革所带来的崭新机会的公司”。蓝领群体的逐渐缩小和白领群体的不断扩大,这正是社会经济领域无可争辩的发展趋势。电力商品的促销工作主要是以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两种形式,而目前我们的营销队伍力量不足,业务人员普遍素质偏低,组织机构也尚不健全。我们应根据当前电力市场的销售环境因素,结合“一部三中心”建设机遇,调整营销队伍人员结构,强化业务培训,将业务素质高的优秀人员充实到用电营销岗位,明确营销权责,加强销售分析,制定促销措施,建立起能适应电力销售市场需求的组织保证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电力销售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共关系作用,利用客户座谈,行风联络、接待走访、新闻媒体,为广大消费者咨询用电常识,宣传电力法规,推荐优良电器产品,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实现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长远目标。

二、结语

西部供电企业要坚信通过我们实施积极的营销策略,建立先进的营销支持系统;通过我们广大营销战线员工的共同努力奋斗,我们西部电力企业就一定能够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业绩实现电力市场的不断开拓,实现发展公司、服务社会、服务广大电力客户的全面丰收。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综合版)[M].2007.

[2]莱斯特·瑟罗.零和社会:再分配与经济变革的可能性[M].1981.

作者简介:吴艳军(1974-),男,陕西铜川人,铜川供电局印台王益电力局局长,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网运行管理;王治(1977-),男,供职于铜川供电局印台王益电力局,研究方向:配网生产技术管理;刘高会(1973-),男,供职于铜川供电局调度中心,研究方向:电网生产技术管理。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党员在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推进作用
新时期做好电力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
基于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电力企业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的思考
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浅析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对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