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对策

2009-12-31李连友张慧芳

数据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北京市北京

李连友 张慧芳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北京要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指出的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十分关键。本文采用统计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09)12-052-03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观,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从北京的资源与环境条件看,目前正面临着水资源、能源及土地资源紧缺等突出问题,以及人口不断增长集聚带来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今后北京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通过对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和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北京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1996年到2008年,北京经济建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呈现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具体表现为,现价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1789.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488亿元,增长了4.86倍。人均现价GDP也由1996年的14254元增加到2008年的63029元,增长了3.42倍,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已达到9075美元。

与此同时,北京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全面优化升级。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已由过去的“二、三、一”格局转变为现在的“三、二、一”格局。2008年,在全市10488亿元的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2.8亿元,占全部生产总值的1.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93.2亿元,占全部生产总值的25.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82亿元,占全部生产总值的73.24%。目前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己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水平。

(二)北京市社会发展的现状

北京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发展呈现出总量大、市区人口密度高、外来人口增长快等特点。至2008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1695万人,比1996年的1259.4万人增长了34.6%,年均增长2.66%。人口规模已居世界各国首都人口的前列。北京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都形成了巨大压力。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科技基础好,教育资源丰富。截至2008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82所,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7万人,在校生57.6万人,毕业生14.9万人。全市共有52所普通高校和117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8万人,在学研究生19.6万人,毕业生5.6万人。2008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高达610.9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全市科技活动人员47.6万人。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4.4万件和1.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8万件和0.6万件。

(三)北京生态环境的现状

截至2008年末,北京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3.5%,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8%,其中城八区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3%。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4%,其中城八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北京单位GDP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从1996─2007年大体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逐年上升,到2007年达到97.42%。这说明通过环境保护制度的实施,控制污染排放的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三、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三个一级子系统指标。相应采用“经济可持续性指数”、“社会可持续性指数”和“环境可持续性指数”来表示;二级指标选取了13个指标要素;三级指标是最基层指标,共选取了35个指标要素。由此便构成了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三个层次,分别见图1和表1。

四、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一)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经过计算,北京市1996—2007年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协调指数分别如表2和图2所示。

由表2和图2可以发现,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指数由1996年的0.111增长到2007年的0.862,增长了6.8倍,是三个指数中增幅最大的,说明北京市的经济发展进步较快。1996年的经济发展指数在三个指数中位居末席,此后便以高速增长的态势向上发展,评价期末已在三个指数中位居首席。如此巨大的变化表明,早期北京市的经济基础相对而言是薄弱的,后期采取“发展高科技、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北京市的社会进步指数由1996年的0.379增长到2007年的0.673,增长了77.6%。由图2可以看出,北京市的社会进步指标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发展形势平稳,没有巨大的起伏。从1996年到2002年,北京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可以用“高起点、稳步发展”来概括。在评价的起点年份,社会进步的指数值在三个指数中位居第一,之后到2006年就一直以十分稳定的增长态势逐年增长,只有2007年有所下降。且在2000年之前长期在三个指数中保持第一,直到2000年才被高速增长的环境发展指数超出。这说明北京市作为首都,其社会服务的功能相对完善,起点高,进步稳定,在城市的职能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些与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是完全吻合的。

北京市的环境支持指数由1996年的0.195增长到2007年0.756,增长了2.88倍,说明北京市环境支持指标数值变化明显,在环境改善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由图2可以看出,环境支持指数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6—2002年,环境指数发展较为迅速,在2001年时超过社会发展指数而位居三个指数的第一位;第二阶段是2002—2004年,这一阶段环境指数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2003和2004这两年城市建筑增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导致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都比前期大为增加;第三阶段是2004—2007年,这一阶段环境支持指数逐渐上升,可见政府对环境治理力度在不断加大。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由1996年的0.238增长到2007年的0.759,增长了2.19倍,除了1997年综合指数比1996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在逐年提高。

从总体上看,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已进入了良性循环,不仅表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政府对城市建设投入的增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环境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从环境指数变化图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升有降,升高幅度也非常小,应当引起北京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对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协调指数的分析

由前文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北京市1996—2007年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协调指数变化趋势图,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北京市1997—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呈稳定性逐年增强的趋势。1997年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为0.224,经过11年的发展,2007年达到0.763。其中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0.862、0.673和0.756,可见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

从图3还可以看出,北京1997—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其间个别年份也出现不可持续性的现象。1997年的发展指数为负值。此后,该指数有起有落,可持续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可持续性时强时弱。其中,2002—2004年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04年下降到—0.0179,城市发展呈现不可持续性,这是由于受2003年非典的影响,北京市城市旅游业和零售业都受到很大的冲击,经济出现下滑现象。2004年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指数呈现快速的增长。总体来看,北京市的发展较为科学合理,但具有不稳定性,说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图3中可持续发展协调指数的曲线表明,北京市1997—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指数发展趋势一直在—0.461和1.690之间徘徊,大多数年份都在1.0以上,说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指数总体上呈现可持续发展性,尤其在1998年和2005年出现两个高点,呈现强可持续发展性。从1998—2002年,协调指数都大于1,北京城市的发展具有强可持续性,但是到2003年和2004年协调指数分别下降为0.458和0.145,这两年城市的发展呈现弱可持续性,2005年,协调指数又增加到1.664,此后逐渐下降到2007年的0.693。可以看出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之间交替变化。

1998年和2005年出现两个高点的原因在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时还没有显现出来,有一个积累和滞后的过程。待环境与社会问题引起重视,采取一定措施,城市发展又呈现强可持续性。一方面说明北京市政府一直比较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了城市的基本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北京市保持城市强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出台相应的有效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1.Baudat G,A nouar F,《Feature vector selection and projection using kernels》, [ J ]. Neuro computing,2003。

2.Caniels,Marjolein C.《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towards a policy too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08(3)。

3.刘晓辉,陈忠暖,刘妙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3):17—20。

4.陈忠暖,阎小培等,《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测评:港澳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测评》,[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5.段澈,《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

6.李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05(19)。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北京市北京
北京冬奥会的“六有”可持续性管理经验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企业可持续性的表征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成立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