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原则初探
2009-12-30蒋文
蒋 文
[摘 要] 口译是用语言解释语言,是在一定的场合下对说话人意思或意图地一种即时即兴翻译,比笔译难度大,在口译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随意翻译,口译应遵循客观性,条理性,地域性和主动性四大原则。
[关键词] 口译;原则;探析
口译的本质是跨文化翻译,即用语言解释语言,宏观世界是一种双向活动,口译人员在口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需要会用本国语解释外语,同时也要会用外语表达本国语,口译人员在整个口译过程中充当桥梁、纽带的作用,口译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语言文化的差异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对于整个语篇,语场的把握,译者需要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总体上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客观性
口译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同声传译,会谈翻译和生活翻译三大类型。和会谈翻译和生活翻译相比较,同声传译对口译人员的要求最高,其难度与挑战也是最大。但是不管是何种口译都需要译者在第一时间将第一手信息正确而又迅速地进行传递,从而使语言不同的双方能顺利地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么译者在此过程中必需用心,将两种语言在头脑中快速的整合然后流畅的翻译,要避免冷场,确保口译质量。
在口译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能尽快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口译的这一特性就决定检验口译的标准就是它的信度与速度。信度就是口译的准确度,口译一定要是正确的翻译。速度快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内容和细节,可以词不达意,如果由于语速过快而降低了信度,那么就降低了口译质量,甚或会对交谈双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不良后果。客观的依照说话人的意思进行翻译是口译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的口译人员大多讲普通话,如果陪同外宾去某个乡镇,遇到说话人讲本地方言,那么口译人员就要将方言转化为普通话,然后再译成目的语。如果在方言没有听懂,弄明白意思之前,凭主观臆断,是是而非的进行口译很容易出错,造成误译,那么口译人员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翻译。
二、条理性
口语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们在说话时属于发散型思维,常常边想边说,边说边想,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确切,难免会出现犹豫,重复,啰嗦。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所说的语言表意不清,层次不明,笼统模糊。如果这时口译人员记住所有的细节,用另一种语言不假思索不加梳理的翻译出来,那么听者就很费劲,不明白在讲什么,摸不着头脑,这样沟通交流的效果显然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口译人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不能唯话是译,在领会说话者意图目的的同时,抓住信息重点,重新进行组织整合,进行逻辑化的加工处理,然后再进行翻译。例如,问:Does your company pay corporate income tax? 原译:你们公司是否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总的来说,所得税是30%,还有3%的附加税共33%。对两类企业,出口外向型,高科技企业又有一些优惠,享受30%里面的80%,也就是24%。我们是两类企业,所以免三减二,头二年不用交,后三年减半,也就是12%。还有特区,开发区只交15%。”原译:Generally speaking,the income taxis 30%,and there is a 3%surtax,so altogether 33%.For the export-oriented and high –tech enterprises,there are some preferential policies.That is they enjoy 24%rate.We belong to these two kinds of enterprises.Therefore,we dont need to pay that kind of tax in the first two years,and from the third year on,we can pay half of the tax.That is 12%.For special economics zones,they only hand over 15%.主人整个答问使人看不清头绪,问题就出在层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上。那么口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就要提纲挈领,把意思加以分类梳理,按下面结构翻译:“我们公司今年内要缴纳20%的企业所得税。总的来说,中间的税率,目前分为三大种类: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缴纳15%;2.这两区以外的一般企业缴33%;3.但两区以外的出口外向型及高科技企业的税率是24%,而且投产的头两年免交所得税,第三年开始连续减半,即只缴纳12%。我们公司就属于外向型企业。”这样就使原来意思不明确的话有条理,有重点,使听话人能够明白。
三、地域性
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极大的不同,习语、谚语作为语言、思想交际中的独特成份,极富本民族的鲜明色彩,差别较为突出,容易造成文化缺省(cultural blanks)、文化隔阂(cultural gap)的现象。直译,硬译是难以让对方明白其中深意的,那么口译人员就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英语给以解释。比如说铁饭碗就不能直接译为 iron rice bowl,而要译为a secure job,鹤立鸡群就不能译为a crane stands among chicken,而要译为to stand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不能译为everything is ready,and all that we need is an east wind而要译为all is ready except what is crucial。
除此之外,外国人的个人隐私观非常强,像在中国我们习惯用“你吃了没?”作为寒暄之词,而如果你问一个外国人“你吃了没”,他会认为你多管闲事。如果你问一个外国女人你多大年纪,有几个小孩,则会引起她强烈的不满,那么在处理这样的翻译时,口译人员则要策略一些,尽可能的将直接问题变为间接题目,比如说问年龄,就可以啰嗦一点问:“you look quite young,I am in my mid fifties.I should think you must be in early thirties.Am I right?”您看上去真年轻,我已经五十好几了,你大概三十刚过吧?这样自报岁数的猜测法,给了对方回旋空间。
四、主动性
口译的目的就是沟通、交流不同的文化观念,但是不同层次的人说话的口气,用词就不一样,语言粗俗,话题不符合对方文化习惯,不得体的玩笑等等都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悦和反感,甚至误解,那么在口译过程中,口译人员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淡化或变通处理,该译则译,不该译就不能译。比如主人邀请客人到山上参观,客人如果说:“I dont like bloody mountains.”直译过去就是“我才不想看什么鬼山呢!”“Bloody”在英语中是个骂骂咧咧的词,相当于“他妈的”,如果主人听到那么定会得罪主人,所以译者就很聪明,译为”大概没什么时间看山了”,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口译人员不管语言如何精通,知识面有多广,经验如何丰富,事前准备如何充分,他总会遇到不会译的情况,因为口译不像笔译有字典可查,有工具书可翻,有专家可请教,在遇难到不会翻译的词时就要灵活一点,绕个弯进行解释,对于一些专有名词就要学会下定义,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比如像洗衣粉(detergents)就可以说power with which to wash clothes干部(cadre)就可以解释为officials working in governmental departments or 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这样就可以进行准确的表达。
总而言之,口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口译人员有扎实的业务功底,灵活地应变能力,还需要口译人员掌握好上述四原则,在客观把握好说话人意思或意图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语言进行组织、协调、处理。尽可能达到信度与速度的统一,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促进交谈双方沟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逢鑫.A course for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ation[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胡德刚,易凌红.朱彤口译[M].江西: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3] 方凡泉.好易学-英汉口译[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作者简介]
蒋文(1981-)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学位:学士 职称:助教,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育系,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