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如何匹配企业战略气质
2009-12-29严正卜安康
中欧商业评论 2009年10期
战略模式分析
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由此可以衍生出三种比较通俗易懂的价值创造模式。
第一种是产品领先型,以产品的创新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为导向,重要目标在于充当市场的领袖。
第二种是高效运作型,以严格的程序化、供应链管理来提高客户获得产品与服务的效率。
第三种是客户亲密型,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效率、服务速度等来赢得竞争优势。采取这种价值创造模式的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很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而且能帮助客户发现一些他们自己尚未明晰的潜在需求,能创造性地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产品。
这三种价值创造模式,不仅反映在企业的组织流程、组织管理等方面,同时也要反映在人员的胜任力上(表1)。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3/aaM2YKUeAQk5F7pqpxWLwC.webp)
业务增长战略分析
战略可被大致分为关注增长还是关注回报,实现战略的途径可被大致分为根本变革或渐进式变革(图1)。
不同的业务战略组合对人员的胜任力,特别是领导者的胜任力要求是不同的(表2)。
发展阶段分析
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业务特点不同,对领导者的角色要求与胜任力要求也不同(表3)。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3/7FCp3ADwGVvQo7waCdPbyi.webp)
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战略气质,能够得到企业战略对全员胜任力要求及对领导者的胜任力要求,结合其他工具和方法(标杆模型、胜任力辞典、问卷调查)进行补充和验证。核心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除了要分析企业的战略气质,还要对企业进行SWOT分析,以明晰企业需要加强哪些胜任素质。同时也要分析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并将之进行提炼后纳入核心胜任力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