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11

2009-12-29徐少云

中国教师 2009年14期

  前些日子,上幼儿园的女儿对我讲:“妈妈,我没什么事做了。”我说:“你可以看看《娃娃画报》啊。”“看完了,我全会了。”我想也是,女儿最喜欢看画报的,杂志一到,她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看起来,几天下来,就能记下每一页内容。
  “那我教你加法,好吗?”我试探地问她。
  “什么叫加法?”她好奇地问道。
  “就是将数字加在一起,比如5加3等于多少。”我解释道。
  “好啊,好啊。妈妈,你现在就教我加法。”她急切地要求道。
  我故意卖关子:“现在不行,等你刷过牙,洗过脸,洗过脚,到床上时,妈妈再教你。”她高兴地连声说“好的,好的”,飞快地跑进洗手间了。
  对待孩子强烈的求知欲,不能立即给予满足。因为凡是知识,都是有难度,而且还是枯燥无味的,一旦孩子栽了跟头,会极大地挫伤她的学习热情,从而挫伤她的求知欲。另外,兴奋的情绪也会影响她学习知识的效果。比较好的办法是先让她冷静下来,这样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当我们坐在床上时,女儿显然冷静下来了。我对她讲,加法很简单,比如1+1等于多少,就是左手伸一个手指,右手伸一个手指,加在一起数数就行了。我边讲边做手势,她也跟着做手势。然后我问她:“1+1等于多少啊?”
  “等于11!”她很迅速地答道。
  女儿的自信洋溢在脸上,绝对是认真地算出来的。怎么会是“11”呢?我看了一下她的手,高举着的两个小手指并列地排在一起,正好是“11”!
  原来如此!
  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烁着,好厉害的想象力!这是智慧的火花!我为她竖起大拇指:“棒!棒!棒!”女儿高兴极了!很显然,初次的学习给她带来了成功的喜悦和愉快的感受。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是一切希望的源泉。我国古代工匠鲁班发明锯;法国医生拉埃纳克发明听诊器;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俄国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预言宇宙航行的步骤,等等,无不表明了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优秀的想象品质。
  事实上,我们当前的教育不仅是缺乏想象力的教育,而且还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想想当今的孩子们,他们的想象力究竟还有多少呢?
  考试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力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所不可缺少的属性。”中小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时都要借助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孩子将难以理解教材中的图形、概念,写作文也不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积累丰富的表象,引发大量的想象。
  表象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影像,是具体、形象的,它是想象力产生的基础材料。头脑中的表象积累越多,孩子进行想象的资源就越丰富,而且这些资源越丰富,孩子的想象就有可能更丰富。
  要增加表象的储存量,就要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活动。经常带领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让孩子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容中尔甲的《神奇的九寨》虽然把美丽的九寨比作天堂,但到底如何美丽呢?只有到了实地,才能领略她的神奇和魅力!所以,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让孩子用语言描述或者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其次,现实是孩子想象的基础和源泉。
  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孩子想象生活,创造条件让孩子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加以合理的想象。这里,作为教育者,要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对表现优秀的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比如,一位初一老师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班上有一位家境不富裕但非常喜欢吃大碗面的同学,就在作文中写到,二十年后的一天,他坐在总经理办公室,看着电视,吃着大碗面。漂亮的女秘书进来说:“总经理,有电话找您……”这样的想象,不是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吗?还有一位学生想象自己到太空中旅行的情景:“忽然,我看见一位美貌无比的女子坐在桂树前,原来是嫦娥姐姐。见她似乎不高兴,我问:‘嫦娥姐姐,您为何烦恼啊?’她说:‘唉,最近玉帝送来的化妆品全是过期的,害得我长了一脸的痘痘。’原来如此!我又问‘嫦娥姐姐,您的玉兔呢?’她的眉头又皱起来了:‘唉,别提了!我的玉兔被前一阵子流行的禽流感夺去了生命,让我伤心透了……’”多精彩呀!生活是想象的源泉和基础,只有积极关注生活的人,才会有这么丰富的想象。
  再次,兴趣是产生想象的不竭动力。
  作为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特别富于幻想。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上,他想潜入蚁穴。”教育者要注意发展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良好的想象力。
  发展孩子的兴趣,就要按照孩子的意愿成立一系列的兴趣小组,如成语故事小组、异想天开俱乐部等,激发孩子的非凡想象。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孩子的脑海中,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十分有益。当孩子的活动成果得到展示或者获得表彰奖励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想象力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最后,编讲故事是发展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研究指出,引导孩子给故事编结尾,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孩子不仅喜欢听故事,还喜欢编故事,家长和老师要积极鼓励,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善编、多编,这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也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方法。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去讲,适时地给以赞扬,指出不足。如《皇帝的新装》故事后续、海底遐想、星星的故事等。
  另外,还要增加语言积累,想象虽然以形象为主,但没有语言的想象是不存在的,所以语言在发展想象力上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人的躯干一样。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能力。它既是智力的组成部分,又是开发智力的途径。
  当然了,想象无处不在,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有发现孩子非凡想象力的眼睛和耳朵,鼓励、激发孩子更多、更有趣味地去想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责任编辑: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