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关系的人质”

2009-12-29

中国市场 2009年1期

  [摘 要]美国式的代议民主制度所决定的政策市场性质,为各种政治力量在国会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政策提供了基本条件。越来越沦为“国际关系的人质”的直接投资者们将越来越倾向于获得一个积极、稳定的对华政策。那些已经或者即将在华进行大规模直接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有可能构成未来稳定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美国跨国公司;国会;院外活动;PNTR;对华政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102-03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技术转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经济行为体,在当今世界经济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全球约有65000家跨国公司控制着近87万家子公司,其经济活动渗透到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各个产业。
  对于中国来说,从1978年到2007年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7630亿美元,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480余家来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1100余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已超过40家。
  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一良好状况无疑是双赢的,整体上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考虑,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为了获得最佳收益,游刃于中美政府之间,也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因此,美籍跨国公司以特定利益集团的形式,针对美国国会展开的有关对华政策问题的院外活动,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1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回顾
  
  早在19世纪早期,美国企业就开始在中国进行投资活动。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出现大幅增长的局面,1914年为4200万美元,1930年为1.55亿美元,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达到2.64亿美元,排在日本和英国之后居第三位。
  一些著名的美国跨国公司也很早就进入了中国。早在1902年,美国花旗银行就在中国设立了分行。1922年,美孚石油公司建立了首家加油站。1927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上海建立装瓶厂,并成为该公司最大的海外装瓶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名列世界百强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就诞生在中国,1929年在上海成立,其公司总部曾经设在外滩17号。
  1978年12月13日,在新中国成立后绝迹了30年的可口可乐和中粮总公司达成协议,重返中国。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利用外资的法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1980年4月,中国政府批准美国喜来登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合资兴建北京长城饭店,拉开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序幕。到1992年,大多数美国著名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投资建厂或开展合作,包括通用电气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化学、宝洁、惠普、可口可乐、百事、波音等世界500强企业。
  自1993年起,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当年的美国对华实际投资达到20.63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三倍。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已被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美资企业的数量和协议金额均仅次于香港而居发达国家之首。美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对中国实际投资最多的国家。
  
  2 “国际关系的人质”——跨国公司与国家关系的一般性分析
  
  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跨国公司往往支配着庞大的资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客观上就要求它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正如美国学者Venon R.所提到的,巨额实物资产在短期内无法转移的特点,注定了它们要沦为“国际关系的人质”,即在东道国和母国之间规避政治风险,并且试图稳定两国之间的关系。
  大型跨国公司对于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政治风险往往持回避态度。为了回避政治风险,跨国公司往往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全球化网络向国际关系领域渗透。特别是那些巨型跨国公司,年销售额动辄超过许多中小国家的GDP。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更是一般小国难以望其项背。它们拥有的政治经济力量之大,足以影响到国际关系的进程。从此角度看,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在全球化趋势被世界主要国家所接受,其投资冲动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应该作为现有国际格局的维护者而存在。
  跨国公司的崛起带来的另一个显著的政治影响就是各个国家的政府不仅必须和其他国家政府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