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比到做”何时休
2009-12-29岳林
中国市场 2009年21期
因为模仿能力强、样式更新快、价格便宜,渝版服饰从去年开始横扫全国服装批发市场。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城和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城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服装批发市场,这里曾经是粤派、杭派服饰的天下,但如今,有超出50%的商家到重庆的朝天门市场进货;曾经数年甚至十数年来都一直追捧和销售粤派、杭派服饰,而今改道重庆拿货的全国批发商更是数不胜数。
借着沿海旅游的机会,买几件新款女式春装回来,然后甩给工人“比到做”(重庆话,意思是“比着做”),渝版“比到做”就这么诞生了。在某老板的服装店里,记者看到了新挂出来的“比到做”衣服:除了色彩与原版稍有差距,做工还算细致,只是纽扣、绢花等配饰和原版差别较大。有两款裙子的样式做了修改,比原款显得更加时尚,店主让工人把一款的腰改细了,又把另外一款的胸口上加了朵花。据老板说,简单修改过的两条裙子销路最好。
在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如今走“比到做”路线的老板数不胜数。规模稍大的,据说每年都会固定出游几趟,前往广州、福建,甚至香港等地,买些新款衣服回来照做;无钱亲自外出选款的,瞄到谁家挂了件好看的衣服,就买一件回去,隔天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服装来。据了解,这些批发商背后都有自己的作坊式小厂,大多都是10多个工人的规模,但分工明确:有专门抄款的,有专门负责裁剪新样式打板的,有专门准备主辅面料和纽扣等配饰的,有专门缝纫的,有专门包装的。生产步骤大致如下:由老板带回样式,师傅打板的同时,就有工人开始准备布料,然后裁剪、缝制、贴商标。而且什么样的商标都有,一般是批量从外地购进或者提前生产好这些商标。因为操作已形成固定模式,所以,十多个工人加班加点搞个通宵,最快第二天就能出货。
对于服装服饰而言,原创设计与知识产权保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在业内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而“比到做”服装中,也不乏与名品打擦边球之嫌,不仅长相与大品牌相似,就连商标标识也如出一辙,“KUMA”之于“PUMA”,“七匹狼”之于“八条狗”,“AIRDAS”之于“ADIDAS”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大品牌自然有其忠实追随者,而作为流行服饰最大的消费群体,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更热衷于服装的款式,品牌则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对于出身不太“光明磊落”的“比到做”,因为其市场需求量之大,在加之其“船小掉头快”的特点,红极一时也似乎是隋理之中的事情,而且近期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腰包缩水,也在无意之间给渝版“比到做”服装畅销市场添了一把柴。
以目前重庆服装市场的规模来看,重庆服装企业少说有数千家,但是据统计称得上规模的不过10%,而这其中,仅有不到3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设计团队,这是造成“比到做”在重庆大行其道的最根本原因。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只知跟风和简单照搬,不懂研发和创新,虽然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尚可,但因未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附加值低,只能辛辛苦苦赚十多二十元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