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轻纺城:“真的”不差钱

2009-12-29张兴刚裘立华

中国市场 2009年21期

  4月10日,中国轻纺城市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15亿元“2009轻纺城债”正式向全国公开发行,由此开创了国有企业融资新模式。中国轻纺城,这个对中国纺织业的繁荣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专业市场,这个在传统模式与现代经营改造中不断完善的市场,此次的发债行为,再一次引来了世人的关注。而在这背后,却是一路走来的艰辛。
  
  遭遇“前堵后拥”
  
  2005年以来因为纺织品市场的利好消息及其他诸如“以市场带动房产”等方面的原因,各地兴建轻纺城的积极性陡增。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CTEI)的资料显示,从2004年2月到2005年9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共有23家“轻纺城”在建,平均不到一个月就有一个新的轻纺城诞生,而且每个“轻纺城”几乎都在宣称要成为“业内航母”:
   无锡“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于2007年3月28日开业,该市场群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市场规模远远超过柯桥;
  无锡的“东方国际轻纺城”于2007年3月17目开业,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0亿元,力做“轻纺旗舰”,成为“全球布码头”;
  广州国际轻纺城打出的口号是“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2005年投运的商铺达4000余间,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堪领中国纺织潮流;
  山东潍坊的恒易·星河国际轻纺城,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据绍兴县相关部门调查发现,这些轻纺城的经营者几乎都是中国轻纺城这个“黄埔军校”毕业的,有些还是非常大的企业家,他们说离开中国轻纺城,就是因为轻纺城的商务成本太高。
  此外,由于中国第一大专业市场义乌小商品城完全由政府主导,整个义乌市的规划建设都是围绕小商品城开展的,商业繁荣到哪里,人气就集聚到哪里,基础建设也就跟到哪里。而连续十余年位居第二的中国轻纺城近几年政府忽视了市场的带动作用,其发展步伐已经被中国小商品城拉开。
  
  国有“维新”
  
  在这种“前堵后拥”的压力下,绍兴县政府意识到,中国轻纺城必须来一场维新变革。
  浙江柯桥轻纺城上世纪80年代末由马路市场转变为专业市场,1992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带“国”字头衔的专业市场。1997年成功上市,2002年政府把所有股份卖给民营企业。2006年,通过改造和扩建,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60万平方米增加到160万平方米,新增的100万平方米都是由政府控股,原来的市场政府也将收购相当一部分进行改造,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国有资本重新主导市场发展的新路,这对于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省绍兴县,这场改革究竟是历史的倒退,还是中国轻纺城“凤凰涅槃”的圣火,在当年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但无论如何,轻纺城当时还是按照国有化的步伐走了过来,于是在2006年,鲜有新闻的中国轻纺城开始了一连串不同寻常的举措:中国轻纺城组建管理委员会,老市场拆迁改造提速,柯北规划建设新市场区,“纺博会”的新闻发布会提前召开,中国轻纺城上海推介会,绍兴县出台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轻纺城的若干意见》,2008年12月26日,中国轻纺城服装服饰(辅料)市场、家纺市场今天在柯桥同时迎客,中国轻纺城实现了由卖布到卖成品的延伸,成为对传统市场创新发展的一个全新蓝本,消除“恨布不成衣”的遗憾……有人估算说,中国轻纺城此次改造升级工程,政府至少要投入近20个亿。而这次市场改造完全由政府出资,改造完成后的轻纺城也将全部由政府控股。
  至此,中国纺织城完成了从国有到民营,再到国有的所有制的轮回蜕变。
  一旦政府主导,强势降低商务成本,会不会导致原来业主所掌握的资产贬值?对此,中国轻纺城建设管委会主任孙哲君解释,为尽可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新改造和新建设的市场业态与原来的老市场不是重复,而是新的创新,甚至互补。新市场建设完成后,也不会强制让原来老市场的经营户搬迁,只会不断地发展新的经营者,招商兴市。
  
  债券引来各方热捧
  
  正是在前翻国有化的基础上,轻纺城的此次发债才显得尤为引人关注。
  按照计划,据承销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表示,15亿元的“09轻纺城债”仅仅2天时间,就被各路机构投资者认购一空。有关人士透露,仅绍兴县本地的一家银行就认购了8000万元左右的债券。
  轻纺城的“借条”为何获得到如此热捧?有关人士认为,债券本身良好的收益预期是主要原因之一。“2009轻纺城债”为6年期固定利率债,采用“3+3”模式,在债券存续期内前三年利率固定不变,为4.95%。续存期的第三年末,发行人可调整票面利率,调整幅度为0至100个基点,并在存续期后三年内保持不变。
  “经过去年股市的大风大浪,很多金融产品的收益率都不到3%75至还有亏损的,轻纺城债券收益稳定是相当吸引人的卖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界人士分析说,有人透露,他和朋友一起吃下了上千万元的“2009轻纺城债”。
  除了收益,稳定的保障也是轻纺城债券的一大看点。“2009轻纺城债”由绍兴县城市建设风险准备金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朱志康分析,通过“发债”模式融资,发行费用低、筹集资金规模大、经济效益明显。按照“2009轻纺城债”4.95%的票面利率和现行五年期以上人民币基准贷款利率5.94%比较,发债15亿元的一年静态财务成本要比从银行贷款省1485万元,6年可省约9000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敢问“钱”投何方
  
  “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募集资金,对中国轻纺城的升级改造影响深远。”绍兴县发改局副局长朱志康认为,由于企业债券筹集的资金可以作为资本金投入使用,按照规定,可以从银行直接融资45亿元,所以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将取得60亿元的实际资金效果。
  朱志康表示,债券募得的1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杭甬运河绍兴县段改造工程项目、钱陶公路相关项目、中国轻纺城日用品市场项目建设等及补充营运资金。
  “如果此前全国各地出现的‘造城运动’让轻纺城感觉到了恐慌,那么这几年升级改造下来,中国轻纺城的行业地位反而更加稳固了。这种底气和信心,正是来自政府下决心对轻纺城升级改造的主导和投入。”有关人士认为。
  那么,此种“举债”模式,在其他企业里能否效仿呢?对此,朱志康表示,如果时机条件成熟,不排除今后其他国有企业也采取“发债”的方式进行融资。“通过银行等途径进行融资,融资数目有限,且还有各种设置条件。”
  绍兴县金融界有关人士认为,若各方面条件均符合“发债”要求,发行企业债券也是企业融资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没有特殊背景的企业债券对投资者来说,风险和收益并存,在购买债券时应考虑发债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信誉等级等多方面因素。
  
  专业市场还有多少春天
  
  翻遍世界经济史,中国仍在蓬勃发展的专业市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对于“市场”这个中国特色的产物,专家认为它完全符合中国企业量小面广的散布特征,以此与块状经济相得益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的“市场道路”也因此走了20多年,并且从现在的趋势看,还会有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会展业的蓬勃兴起,传统专业市场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有人甚至预测有形市场终将被无形市场所替代,而曾有的“造城运动”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对此,绍兴县委副书记冯建荣认为,中国专业市场的发展确实应该冷静了,一个专业市场要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基础,这样才能保持相当长的生命力。
  “我们也在考虑有形市场的生命力问题,不知道是20年还是30年,或者只有短短的10年。但我们相信,虽然经济运行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子商务等新技术又带来交易手段的多样化,但中国轻纺城乃至中国专业市场未来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自我改造、业态创新。”冯建荣说。
  上万个经营户,全国一半的化纤面料交易,全国40%的纺织产业……也许,在依托中国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在专业市场国有化的基础上,“2009轻纺城债”的热销会给中国轻纺市场吹来不一样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