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商管理专业英语读写能力测试试卷的真实性
2009-12-29朱静
中国市场 2009年27期
摘要 测试试卷的真实性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两种真实性观点,以工商管理专业英语的读写能力测试为例,对测试试卷的真实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专业英语;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432(2009)27-0088-01
真实性作为试题质量的关键标准之一,在国内,李筱菊(1997)、韩宝成(2000)、邹申(2001)和李清华(2001)分别探讨过口试及交际测试的真实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语言学、教育测量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交际外语教学法的逐步普及,交际式外语测试也不断完善。交际式测试强调考查考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完成真实的语言任务的能力。因而也有人称之为真实性测试。
1 真实生活观(Real ufe Approach)与交互能力观(Interactive Ab,1ity Approach)
RL观认为真实性即“测试行为模仿某个非测试行为的程度”(Bachman,1999)。这种观点强调两个方面:第一,表面效度。即试卷卷面的真实性以及对受试者的影响。第二,预测效度。即试卷对受试者语言能力的预测程度。受试者的分数用于解释受试者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使用能力。RL观有三条相互联系的基本原则:①测试对象即真实生活行为;②真实性的标准即真实生活行为本身;③卷面效度。当然真实生活观也有一些问题。首先,不能区别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限制了对测试的解释和使用。测试的表面效度、内容覆盖面及预测效度不能完全证明测试的有用性。
IA观把测试的真实性看做是受试者与测试任务之间的互动。所谓互动是指在完成测试任务中受试者个人特征参与的程度与类型(Bachraan&Palmer,1996:25),互动程度愈强,试题的真实性程度就愈高。与测试相关的个人特征包括受试者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元认知策略)话题知识和情感图式。概括起来,IA观有以下特点:①强调交际语言使用的区别性特征,即语言使用者与语境和语篇之间的交互作用;②强调利用影响测试行为的诸多因素的理论框架来编写包括语言使用特征的测试。
2 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读写能力测试试卷真实性的分析
试卷分为六个题目,题目一和题目二是配对题。题目一要求答题者对所给广告及相关描述进行配对。题目二要求对图表和相关描述进行配对。题目三要求答题者就所给信息完成图表。题目四属于阅读理解题型。题目五是案例分析。最后一个题目是实用商务英语写作,要求考生写备忘录。
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性测试的目的,本文将部分考试任务完全按照真实生活情景来设计,一部分任务特别是难以复现真实生活情况的任务,研究者进行了修改以便更好地适应测试的需要。Serwtbau中第五、第六题属于真实的测试材料,没有做任何修改。第五题是案例分析。在管理领域里,经常需要分析产品供求信息或者分析投资收益等。第五题正是针对这类型题目,选择了分析Yamaha的市场占有情况,来确定其产品零部件的供应量。第六题是要求考生写备忘录。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写备忘录的情况,所以这个题目的涉及也是从现实生活直接借用过来的。其余题目在原有的真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但是不影响学生对题目做出与其真实语言能力相一致的反应。比如第一、第二题是配对题,考生只有理解了输入信息才能正确作出回答。第三、第四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图表或者作出选择。这些题目也需要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才能很好地完成。虽然现实生活中考生不会这样去完成专业英语读写任务,但是通过对这些任务的完成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专业英语读写能力。所以这些题目的答题情况一样可以对学生的能力作出解释。这也正是从交互能力观的思想出发命题的结果。
在设计Serwtbau时,研究者先对目的语使用情况做了需求分析,了解了目的语的使用情况,然后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情况来命题。当然从可操行性角度出发,研究者只是将一部分可复制的任务用在了测试里,对于很难复制的测试,研究者依然是将原材料进行了修改,这也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