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沟通审计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09-12-29

中国市场 2009年27期

  摘要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社会服务等都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校园人文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沟通审计;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432(2009)27-0082-02
  
  1 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高职院校在校生数712.96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数1561.78万人的46%。从规模来看,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最近几年新组建,很多都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表现为严重的滞后性和迫切性。
  第一,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致使校园文化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制度和物质的保障。部分高职院校片面理解职业教育,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轻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人文环境的缺乏,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就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第二,教师成为校园文化的旁观者。校园文化按其含义来说,是校园内具有师生特点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参与者包括教职工和学生。但现实中校园文化活动往往被认为是学生活动,作为学校主体之一的教职工成为了旁观者,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第三,缺乏有效的沟通。学校缺乏战略管理,师生对学校没有统一的认识,教师和学生对校训和学校的愿景不甚了了、一片茫然,对一些规章制度甚至怨声载道,缺乏应有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内部沟通渠道单一或不完善,缺乏灵活性,进而学校内部的信息传递进程缓慢,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的运作进程。这些都对校园文化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 沟通对高职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校园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以达成最后价值观的认同。所以说,组织沟通是一切校园文化行为的灵魂。学校组织沟通是在一定的校园文化背景下相互之间进行思想和意识的双向的传递过程,学校里的沟通顺畅与否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发展。因此沟通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沟通作为高职院校管理的一个前提和重要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沟通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协调、激励、交流、创新、控制的作用,可以协助其他管理手段协调学校内部关系,激励教师和学生并不断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及时交流有关信息,增强集体创新能力,有效的沟通使教师和学生更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建立起对学校的归属感,使师生更广泛地参与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学校内部沟通机制的有效构筑,将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发扬、完善提供保障。因此,如何运用组织沟通的理论建立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沟通审计作为检验和判断组织沟通是否健康运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但可以发现沟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提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从而为组织奠定良好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3 沟通审计
  
  在21世纪的管理学理论中,沟通已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其应用范围已从财务金融领域拓展至知识、环境、能源、信息、文化等专业或领域。沟通审计(communication audit)是对组织的沟通质量进行系统测评、就改进组织沟通提出合理建议的过程,被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是评价组织沟通的规范且有效的方法。
  3,1沟通审计的产生
  沟通审计的构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兴起和发展与当时美国国内沟通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早在20世纪40年代,基础沟通课程就在美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50年1月1日,美国国家沟通学会(NSSC)成立,也就是国际沟通协会(ICA)的前身。1951年5月,NSSC出版了美国专业沟通期刊《沟通杂志》。1967年,NSSC新创立了组织沟通部等四个部门,组织沟通部的诞生,为组织理论及沟通理论的深层次研究、沟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1969年,该组织名称改为国际沟通协会(ICA)。正是由于沟通研究与组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需要寻找一种工具,以某种手段来衡量沟通的效果,需要一些方法来帮助人们分析沟通的深度、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这些需求导致了沟通审计的诞生。
  1971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召开的ICA年会上,与组织密切相关的沟通审计的构想开始形成。ICA沟通审计的目标是开发一套标准程序,用于评价组织的沟通系统,建立一个规范的数据库,使不同组织的沟通系统之间能够进行比较。1977年,Goldhaber和Krivinos在描述ICA沟通审计时,确定了四种评价组织沟通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即调查法(survey)、面谈法(inter-view)、沟通日志法(diary)以及网络分析法(networkanalysis)。
  3,2沟通审计的演变与发展
  1977年,是沟通审计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Goldhaber和Krivinos在两人合作撰写的文章《ICA沟通审计:过程、地位、批评》(ICA Communication Au。dit:Process,Status,Critique)中,第一次用财务审计的比喻来描述沟通审计对组织健康所起的作用:“当会计审计一个大型组织的账册时,他将通过计算现金资源比率和储备现金流来决定这个组织的财务健康状况……审计能帮助组织预测发展、预防危机、确保自身生存。”这个比喻不但道出了沟通审计中“审计”一词的来源,也揭示了在评定组织沟通质量过程中沟通审计的重要性。这一经典比喻被后来很多研究组织沟通及沟通审计的学者所引用。1977年,Goldhaber还发表了另一篇对沟通审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文章,即《ICA沟通审计调查工具:1977年组织规范》。这篇文章也被后来的沟通审计研究者多次引用。
  随着ICA沟通审计获得社会的不断认可。它在美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商务领域,而且在政府机构、医药卫生、社会团体、文化教育等行业和组织中都得到了实施。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若干本关于沟通审计的教科书问世,在美国高等院校的组织沟通课程中,沟通审计成为常设内容。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来,组织沟通这门学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组织沟通审计研究的范例和方法多样化的增长是最显著的。ICA成功开发并实施了一套基于Web的沟通调查程序,缩短了调查时间,提高了调查效率。
  沟通审计的方法不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数量上也有所增加。在早期四种方法基础上又增加了组织内分段式沟通渠道法(Episodic Conununieation Hannels in Organiza-tions)、中心小组法(又被称作焦点团队法:Focusgroup)、内容分析法(Contents Analysis)等方法。沟通审计的作用被更多领域的专业人士所发现和认识,并希望将其应用在所从事的行业或专业之中。
  3,3沟通审计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沟通审计属于一个新概念,人们对其原理、方法、作用等有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对国内研究者来说,沟通审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国目前尚没有人开展沟通审计的研究,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该领域的研究差距。
  由于沟通审计适用于各种追求长远发展的行业或组织,在校园文化领域应用,必将对校园文化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