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高教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主趋角色
2009-12-28鲁忠良王洪丽
鲁忠良 王洪丽
能够享受到爱心(不是溺爱)的孩子和生活在孤独中的孩子,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肯定会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前者很大程度上会有健全的人格,而后者就要看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信任程度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有些教师讲完自己规定的课程后,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去和学生交流。其实,作为高等学府的领导和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学生,多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出具有很强专业素质的“技术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使一个人拥有综合素质很不容易,培养一个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则更不易。这就需要突出班主任教师在高教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主趋角色。
一、高校教师的职责和素质教育改革
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从古至今都很受重视。古人说:“学不严,师之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容量。现代社会正从学历型社会向资历型社会转型,学习不是全部,高校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不但要求老师有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善于通过交流互助的渠道,给学生以生活上、人格上的关心。高校的老师更应当指导学生如何快速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特别在他们的心理上给予引导和关爱。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这需要社会和学校共同为他们撑起一片天。“马加爵事件”及一件件让人扼腕叹息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正说明我们的教育体系还远远没有健全,在教育理念、方针上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人群,对社会各方面较为敏感,但又由于涉世不深,看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学校给予有效的关注和引导,积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期,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互教互学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人生的自由和情感的美好。
从1995年起,高等教育界就开展了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增强质量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讨论中提出:“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1998年3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校教改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专家们认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到专业教育中,“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实现。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也说:“教育事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可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领域全面展开素质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高校的素质教育固然应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以教学过程为主体。然而,在我国的高校中,受管理体制影响,与学生走得最近,最关心、最了解学生的是班主任。在我校进行的一次对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状况调查中显示,当学生有烦恼和思想问题时,班主任是他们最想交流的对象之一(占调查人数的9.90%),仅次于知心朋友、任课教师,排在家长之前(占调查人数的1.78%)。因此,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班主任群体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二、当前高校班主任的职业状况
虽然班主任是高校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内班主任的职业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有过高校工作经验的人对待班主任工作都会有这样的认识:
1.大学里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件“苦差”
同事见面,一听说谁当了教授、硕导、博导,便是“恭喜”之声不绝于耳;一听说谁当了班主任,接下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好辛苦哟”,一脸的同情。在我校的政治辅导员职业状况调查中,主动愿意担任辅导员的仅占14%。有的领导坦诚地说:“现在辅导员不是选的问题,而是能抓到人带班就不错了。”高校教师不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事情又多又杂,经常要牺牲休息时间,甚至占用业务时间。而学校对辅导员的关心却很不够,待遇较差,住房条件差,职业前景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班主任工作在高校中成了一项占用时间的“业余”工作。
2.大学里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难差”
事实上,当过大学班主任的人,大都会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难以干好的工作。有的人不愿当班主任,也有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我校的政治辅导员职业状况调查中,学生认为辅导员“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的仅有18.22%,“没有帮助”的却有34.26%;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并不比自己高明能干”。山西大学师范学院的王成玉认为:我国高校一般均未开设班主任管理的专业课程,即便是在师范院校的课程中,“班主任工作知识也只为捎带,占有很少课时,且一般只在教学法、教育学中列有非常有限的章节介绍一下,在本来就占时不多的毕业实习中见习一下就过去了。”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基础教育转轨给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班主任在学生全面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技巧,班主任工作规律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刻了解,形成了师范毕业生班级管理教育理论功底薄,班级管理技术水平低,从事班主任工作后基本上从头摸起,适应周期长”的现象。现任的高校班主任多属在实践中摸索,“自学成才”。笔者曾有意翻查过我国多种《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管理学》教材,在这些书中均未见有任何章节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论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班主任工作是一件“苦差”,因此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多数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还有一部分是被强制安排这项工作的讲师。由于新教师的能力局限和“无奈的”讲师消极应付,目前高校的这股学生工作的有生力量并未能在这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改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三、班主任教师在高教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主趋角色的表现形式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班主任工作相比,高校的班主任工作有其特殊性。高校班主任在高教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主趋角色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可以把它们分成以下几种:
1.组织管理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对一个班的日常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现代学校管理心理学认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模式有三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专制型管理模式属“政工干部”的工作模式,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在高校中已经较少看见了。民主型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价值观,又有一定的能力,然而能达到这一标准的班主任在目前高校中也为数不多。多数班主任采用的是放纵型管理模式。其实大学生从年龄上来说已是成年人,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班干部管理和学生自治。但依靠学生的自治,不等于班主任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同学关系冷漠,班级舆论正气不足,部分干部大权在握,组织纪律自由散漫。
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中,不仅能看到对各项事务的公正处理,而且可以从班主任处理事务的工作过程中得到启发,学到自我管理和组织交流的方法。因此,班主任的组织管理工作还是很必要的。
2.引导作用
有个别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在他们的行为中明显存在着一些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积极上进,认真学习,工作负责,愿意做好人好事;另一方面又在考试时舞弊,组织劳动时躲懒。有的学生出了校园就完全变了一个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价值取向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实际上当代大学生之所以有如此矛盾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当今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时代,来自各方的影响因素之间并不协调。社会上出现这种道德矛盾行为的也不仅仅是大学生。
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积极的人生引导上。当学生产生人生信念危机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人生的价值在何处等问题。同时,班主任要以自己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影响学生,教会学生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辨别是非,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勇于进取。同时注意利用社会上积极的、先进的事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班主任本人的积极人生态度对学生是一个良好的榜样,班主任首先要有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情操以及真诚地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才能成为学生形成积极人生观的正面楷模。
3.指导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指导上。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相适应,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高校中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的现象。这样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带有这样一些明显的缺陷: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科研能力不强、业务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的需要。高校的素质教育主要应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来完成,但一些本科教育的改革措施远未到位,教学内容的实质性更新也需要时间,学生的能力培养还未落到实处。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班主任除了督促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之外,还应该主动出击,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第二课堂”的活动,以改变目前高校中“三多(课程多、内容多、学时多)、三少(阅读参考书的时间少、分析思考问题的训练少、实践锻炼的机会少)”的现象所造成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较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般;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较好、大胆创新能力一般的局面。
4.策划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策划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班级活动的选择上。班级活动的策划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切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班主任所策划的活动离开了这个原则,便成了为活动而活动。这样的活动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学习成长时间,也看不到应有的成效,最终会失去支持,导致班主任工作的失败。
在具体的活动选择中,班主任应针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活动。一年级的新生,面临着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班主任应多找学生谈心,同时应考虑策划一些大学学习方法交流的活动;大二、大三的学生进入到了大学学习的实质性阶段,班主任应把活动重点策划在学业的学习和研究方面,同时还可策划一些与个人的人生发展定向有关的活动;对大四的学生,班主任的活动策划应考虑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走进社会后急需的技能训练等。就目前学生所学的专业而言,有文、理之别,更有“热门”与“冷门”之别。对“冷门”专业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策划一些成才讨论活动,让学生认清人才的本质及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素质的培养,说明专业冷热与成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成才的关键是人的素质,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协调作用
人际关系学认为: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渗透到许多领域,影响到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协调作用,除了要进行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干部之间、学生与教工之间、学生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协调,更要注意协调班集体与班级外各种关系的和谐,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寻求班级发展的机会。
例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第二课堂”的活动,就需要院、系领导的支持,需要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支持。一位班主任首先应该在班里建立一个团结一致的班干部组织,借助这个组织开展班级日常工作,自己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公共关系的处理,完成班干部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因此,班主任有必要在建班之初便着手进行班干部的培养工作。如果班级工作基本能由成熟的班干部组织和普通学生实现自治,班主任便可以把工作发展到班级之外去,寻求外来的人力、财力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曲钦岳,冒荣.研究型大学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1999(2).
[2]王玉成.师范院校开设班主任课势在必行[J].山西高教研究,1999(2).
[3]李贤瑜.关于我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C].江西师范大学99年学生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1999.
[4]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亚洲大学成为留学新热点
虽然遭遇了经济危机,但在亚洲,中产阶级对于海外高等教育的需求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近期的《纽约时报》报道了亚洲留学市场的崛起。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009年版全球教育摘要显示,2007年,亚洲有42%的海外求学者选择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国家继续求学。这引起了区域性竞争。
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希望能在下一学年接收到10万名海外学生。2008年新加坡接收了9万7千名求学者,他们希望到2015年将这一数字增长到15万。香港最近也将公立大学的非本地学生配额增加了一倍。这三个地区有着共同的优势,比如他们的大学都使用英语来教学,另外其费用要低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他们还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例如,只有三所公办大学的新加坡正在致力于让海外名校参与他们的“全球校舍”政策。有一些美国教育机构,比如内华达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布思商学院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校。其他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则在当地大学开展了联合授予学位的项目。香港有三所高校位列《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全球五十所顶级高校之列。然而,部分由于公立大学对于非当地学生的配额限制,08-09学年香港只吸收了8400名非当地学生入学,其中超过90%来自中国大陆。
虽然马来西亚的高校在国际上并不知名,但该国的学校数量已经扩大至20所公立大学、36所私立大学以及拥有5家海外高校的分校。如今更多华裔和印度裔马来西亚人可以注册进入公立大学读书。这样,注册进入私立高校的当地人在逐年下降。这些大学正试图通过吸引更多海外学生就读来填补这个空缺。
对比之下,马来西亚目前在对价格敏感的学生中间较有优势,甚至泰国和越南也有可能成为未来低成本教育的争夺者。“越来越多的供给方正在进入这个行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国际商业教授克里斯·尼兰表示,“关键在于在中国和印度,有能力负担得起海外教育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