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2009-12-28李春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李春艳

有很多人感叹:现在的一些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确乎如此。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人文素质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个人品质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并存,对许多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冲击很大。许多青年人是非观念不清,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庸俗化,极端个人主义,道德水准低,性格冷漠,缺乏公德意识等等。很多人把这些人文精神缺乏所造成的现象归罪于学校教育。的确,当前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不仅仅是它造成了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们就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家长忽视了,学校忽视了,社会忽视了,最主要是成年人所主宰的社会已经缺乏人文精神了。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只有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我认为只有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共同努力改善人文环境,使我们的社会健康发展,才能真正提高青年人的人文素质。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高职院校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先教学生怎样做人

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越来越清楚语文课的性质、功能、目的。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体现语文的语言工具性和传播文化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利用其较强的人文性特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成才需得先成人,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倘使一个人才完全不知道做‘人的含义,这个人才对于社会而言,最多只是个工具,不可能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只有对成人有自觉意识,对人的含义有深刻理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成为人才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精英,从各个方面服务于社会,引导社会的发展。”这是哈佛大学几百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原则,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深厚传统,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不一定要求培养出精英,但至少应是一个人——健康的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利用教材内容,先教学生认识“人”,有“人”的自觉意识,学会做人。当然,这个目标并不是很容易实现的,上大学以前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已基本上定型。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查漏补缺,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容去感染、引导他们。让广大学生在优秀的诗词作品中、在优美的文句中去尽情地领略诗文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感受博大精深的思想、真挚深厚的情感和弘大优美的意境,丰富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让学生用一颗敏锐的心灵在小说、戏剧中细细地感受和品味亲情、友情、爱情,开启他们的心智,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树立“大语文观”,使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语文教学应提升内容高度,树立“大语文观”,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全面发展。“大语文”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语文学科的内容看,语文不仅要教会学生说话、写文章,而且负载着人类的文明和情感,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从选文中学生能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审美,了解人类、社会,懂得许多道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生存观、发展观的建立有很大影响。师生要共同挖掘可用的一切语文资源,不管是文学的、地理的、语言的,还是文化的、物理的、天文的尽其所用。(2)从语文教学方式上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从各个角度汲取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对范文的讲解和赏析,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演讲、朗诵、表演、参观,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教学手段,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提高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3)从学习时间、空间范围来看,只凭借语文课上的学习是学不好语文的,也不能提高其人文素质。老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教室的限制,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到图书馆和因特网上去学习语文。只有学生多与社会接触,通过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涉猎多门学科、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才能学好语文,才能提高思想境界。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们喜欢读“闲书”,并不需要教师做太多的工作。这样,学生就能在各种课外阅读中不断汲取优秀的文化思想,加深人文素养的积淀。

“大语文观”的树立,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人文素质得到加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审美能力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文质兼美的大学语文教材比其他学科的教材有更多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它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拓展教育。语文教师可利用范文中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创设情境,营造人文氛围。许多文句优美的作品,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声情并茂地给学生示范朗读,就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自然美、语言美;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教之动情、以情动人,则学生也能学之生情,感情得到升华,理性得到发展,心灵得到陶冶。这样,学生会在知识习得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四、实行民主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高职院校没有升学压力,学术氛围浓厚,课堂教学就不能像初高中语文课那样教条化、格式化。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实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开放性教学,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获得人文素养。

例如针对文章内容,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是否符合学习提示之意,学生的观点只要有自己的见解,可自圆其说,都应该得到肯定。当然,教师要能有效引导。教师还要打破封闭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还应注重对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艺术、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五、注重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高等院校要加强人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才,就要有一批具备良好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并且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师资人才。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的关键。教师人文素质和人文意识缺乏,就不能培养出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学生就不能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更深远。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努力完善自己,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小环境,以我们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来影响学生的成长。

总之,想要学生具备人文素质,成为全面和谐的人,必须社会、家庭、学校三管齐下,共同创造人文环境。这样,我们的青年一代才能够担负起建设国家的大任。

参考文献:

[1]曾莉.我们配做父母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

[2]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课[J].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年.

[3]陈培器.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教学与管理,1999(6).

[4]凡尘.《哈佛的人文精神教育》“新浪评论专题”,2003年.

[5]戴永洁.高等教育与人文素养[J].常熟高专学报,2003(5).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