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管理
2009-12-28朱丽芳
朱丽芳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正在完成青年期的一些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伴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我们在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比较关注大学生这些共同特点,把他们同别的青年群体区别开来。此外,我们也发现不同年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于是就有了“80后”“90后”等称谓。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作为同时代的大学生,同在一所学校求学,他们所学专业不同,所处年级不同,他们的心理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大一是大学生活的开始,也是大学生活关键的一年,与其他年级有很大不同,我们应根据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告别了紧张的高中生活来到大学校园,很多大学新生会有种新鲜感,但新鲜感过后,有些大学生会有失落、迷茫,甚至会因不适应导致心理障碍。概括起来,大学新生的心理有如下特点:
1.失落
很多大学生在中学里是佼佼者,深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在学校是重心,在家里是中心。然而,在大学里,尤其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辉煌的过去,人人是高手。当一切在大学里重新开始后,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多数学生必须完成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产生失落、自卑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未进入大学前很多人会把大学生活想象得很美好,校园绿树成荫,三五好友席地而坐,畅谈人生。但真正进入大学后,发现其实大学也很紧张,也要上很多课,也要考试,还要为了锻炼自己不断地在各种社团中东奔西走,理想中的大学生活破灭了,也会产生失落感。
2.孤独
新的生活让他们远离了亲人,从事事由父母做主到常常要自己拿主意,包括选什么课、买哪种牌子的牙膏、感冒时吃什么药等等,在很需要父母帮助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往往使他们产生无助感。此外,中学时代许多人都结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有许多心事不能讲给父母和老师但可以说给朋友听。这种友谊是人青春时代重要的精神支柱和财富。但升学使多数好朋友各分东西、身处异地,新的环境中又难以短时间内觅到挚友。一旦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孤独感油然而生。
3.迷茫
中学里每个人的目标很明确,我要考大学。进入了大学,意味着曾经的目标实现了,在新的目标没有确立之前,很多人会遭遇一段迷惘期。很多人都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我到大学来做什么”“我该何去何从”等。因为一时间失去了目标,很多同学除了上课,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有些人虽然奔波在各种社团活动中,但也是为了打发时间,忙完之后依然会感到迷茫。此外,在中学里老师会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父母也会在学习上严格监管。而大学更多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许多学习任务要靠学生主动完成。而失去了老师和父母的监督,大学新生常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
二、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导致大学新生产生上述心理特点的主要原因如下:
1.新生心理准备不足
部分学生把大学生活想象过于完美,以为进入了大学就像进入了天堂,事先没有充分估计升入新学校的各种变化和可能,并为此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他们每天要自己处理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面对并不简单的人际关系。因为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总会出现新的从来也没有预想到的问题,缺乏心理准备,导致无助感。在新环境中他们更加恋旧,怀念过去,觉得过去的同学真诚,现在的同学虚伪;过去的老师喜欢自己,现在的老师不在乎自己。因此难免会产生失落感。
2.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学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因此,家庭、学校和个人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性格、情趣、爱好等)的培养,忽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最终虽然考试分数很高,但缺乏生活基本技能的锻炼,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缺乏。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3.新生入学教育落后
学校过分强调教学,忽视适应性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学生进校后,学校通常希望新生立即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新生的也主要是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一般的常规性入校教育。很少有学校会考虑新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应性教育,没有在学生最艰难的第一年里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三、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对策
大学是人生的转折期,而大一又是整个大学生涯的关键期,可见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非常重要,也许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那么,怎样对大学新生进行教育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变常规性的入学教育
对于大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新生入学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入学教育中,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内容是学校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如什么是学分制、奖惩制度、保险医疗等。本人并不是说这些规章制度不需要学习,而是认为把这些规章制度作为入学教育的重点有点本末倒置。一年级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抱有丰富的幻想,有好奇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他们有进取心、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本人觉得,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应安排一些专题讲座和新老生交流会,谈谈真实的大学生活,谈谈大学开始时要做的心理准备、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区别等,让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做好思想准备,少走弯路,顺利度过适应期。
2.重视新生班集体建设
大学新生离开了原来的班集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渴望在新的环境中找到一种归属感,有了这种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因此群体向心力较强,是形成班集体良好氛围的关键时期。如果班集体气氛融洽,大家交流愉快,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孤独感。如果班集体一盘散沙,大家形同陌路,更会加剧孤独感。因此,新生班集体建设非常重要。怎样建设好班集体,本人认为第一届班委和第一位班主任老师非常重要。有些大学认为大学应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因此很多学校不设班主任或设立班主任助理(由高年级学生担任),我认为这种模式弊大于利。大一新生从高中的班主任制到大学的无班主任制,心理上暂时不能适应这种转变。因为已经有了很多的不适应,我觉得此时他们需要一个引导者,而且这种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而班主任就是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如果再把这个最后的支柱拿掉,涌现的心理问题会更多。班委的作用是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组织班级活动,提供大家相互交流的平台,有了这种交流大家才会拉近距离,消除陌生感,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新生的失落、迷茫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但刚进入大学,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感到陌生,或存在某些偏见,很少能主动去心理咨询。本人认为,此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且把此类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通过课堂学习,能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去解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须开设1-2门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内容可包括学习、人际关系、情感、职业生涯规划等。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如《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情绪与压力管理》等,让感兴趣的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大一是大学生活的开始,也是大学阶段的重要时期,如何帮助他们实现高中向大学过渡,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是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我们希望学校和学生本人都能够重视这段特殊时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完成这种转变和适应。
参考文献:
[1]田淑梅.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辅导[J].教育探索,1999(1):23-24.
[2]朱漱玉,金世洋,王春华.高校新生主要矛盾心态剖析与调试[J].中国学校卫生,1999(4):105.
[3]王琼,蒋传和,宁井铭.影响低年级大学生心理状态因素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4-95.
[4]耿明友.论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调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8):100-102.
[5]陈江华.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J].中国地质教育,2007(4):88-91.
[6]张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