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取信于民
2009-12-28党小刚周亚茹
党小刚 周亚茹
摘要:言必行,行必果,实事求是,为群众办事,这是我们党对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群众对干部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作为新时期的干部,在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的环境下,更应该做到言行一致,求真务实。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言行一致的意义。
关键词:言行一致;取信于民;党的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9-0084-02
言行一致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党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靠我们党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党的凝聚力从哪里来,要靠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支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与党同心同德,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而要得到人民对党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就要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实现党的伟大目标。
一、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党的使命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三大作风”之一,听其言,观其行,是衡量一个组织和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尺。人民群众支持拥护我们党,不仅看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如何说,更看重如何做。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在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土地革命的正确路线,领导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因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毅然捐弃与国民党的前嫌,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在抗日的旗帜下,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之后,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实现和平建国,毛泽东同志毅然冒着生命危险从延安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使人民群众更加清楚地看到,共产党人不仅在宣言书上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且用行动践行着人民利益。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才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使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要靠我们党言行一致这一优秀传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就要做到言行一致,不仅在口头上,在会议上,在媒体上宣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且在行动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使命。
二、言行一致是衡量党员党性的重要尺度
党性即党的性质,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而党员的党性,则是党的先进性在党员个体身上的体现,集中表现为党员的组织观念,包括思想政治觉悟、宗旨意识、政治信念、纪律观念、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等。
言行一致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即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党员的具体要求,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它要求我们根据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原则,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品格,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发展世界的客观规律,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品格,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上采取实际行动,按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改造世界。因此,尊重科学、光明磊落、不歪曲事实、不弄虚作假,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思想品质和党性原则。
从实践来看,言行一致的实际表现是言论和行动的统一,即说到做到。毛泽东同志曾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党内通信》1959年4月29日)共产党员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涉及党和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言要出于真心,行要讲求实效,合起来就要“言必行,行必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1994年9月28日)一文中提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说话办事都应当老老实实,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纵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深受人们敬重和称道的党员干部典型,无一不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楷模。他们对党的一片忠心,对人民满腔赤诚,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一座高耸于人民心中的丰碑。
三、言行一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个定义体现了党执政理论和执政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言”和“行”统一的要求。
言行一致重在行,说到做到重在做。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呢?笔者认为:一是心系人民。中国共产党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因此,共产党员要积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心里真正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拚弃错的”,才能够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二是领导垂范。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党员领导干部的积极带头作用,对党员具有极大的号召办和影响力。《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对于勇作带头人的党员领导干部群众也是最认可、最相信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1995年1月23日)中说到:“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察其行的,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搞不正之风,群众怎么会信任你呢?这样的人,实际上已经丧失了领导资格。”言而无信,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来说,不仅有损于本人的人格,而且有损于党的威信、声誉和党的事业。因此,只有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到言行一致,才能为普通党员做出榜样,进行影响和带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和推动党的事业。
三是制度保证。首先,建立公正的评价赏罚机制,以实绩为核心,建立包括德、能、勤、绩、廉、学在内的评价体系,重点考察党员干部工作业绩,在公正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讷于言而敏于行”,工作努力的人,及时给予肯定和褒奖;对舌头永远比腿跑得快,只说大话、空话,言而无信,不干实事的人,要给予批评和惩处。只有做到公正评价,赏罚分明,才能促使党员做到言行一致,勤奋工作。其次,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一是监督检查的关口前移,不能只是年终岁尾搞检查,还要加强平时工作检查与监督,促使党员将承诺与计划切实落到实处。二是要完善检查监督办法,避免“开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的蜻蜓点水式的做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和有效的监督制度,促使党员养成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我们社区的领导干部走动式管理,就是一项很好的工作方法。三是建立群众监督的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的话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群众一清二楚。我们南桥社区的离退休人员例会和职工诉求机制就很好地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社区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了群众的监督,就能促使党员和领导干部言行一致。最后,建立严格的择优汰劣机制。一方面要在入口处严把关,真正把那些言行一致的人吸收到党内来,把“政治上靠保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拔到党的干部队伍中来。把言行不一,品行不端的人拒党的大门之外;另一方面,要严格汰劣制度,对那些言行不一,光说不做甚至腐化变质的党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甚至开除党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保证广大党员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取信于民。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宋、欧阳修《连处士墓》)就是说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我们党能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这是因为人民群众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行,看到共产党是先进的政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的政党,因而拥护支持共产党,从这个意义上说,言行一致是党的生命,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取信于民,才能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