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上)
2009-12-27雍振华
雍振华
摘要:传统的民居是当地居民在千百年与自然的不断协调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怎样正确看待历史为我们遗留的传统建筑?如何把握好城市和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与更新?本文阐述了民居建筑存在的意义、民居建筑保护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当前民居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民居保护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在我国,民居保护的概念是近十数年间被提出的,起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建设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结果使无数旧有建筑在我们的面前迅速消失,也令不少曾经是个性鲜明的城镇、乡村变得相似和雷同。“无个性、无历史、无中心、无规划”的“普通城市”乃至“普通村镇”逐渐充斥全国。面对这种“趋同”现象,人们担心,
“若按目前的方式发展下去就将是自我毁灭”,于是也开始反思,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历史为我们遗留的传统建筑、如何把握好城市和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保护与更新等问题。
一、民居建筑的存在意义
建筑,受自然力的侵蚀及人为有意或无意的毁损而极难永久留存于世,尤其我国以木料为主要构件的传统建筑,由于易朽、易燃等特性决定了新旧更迭尤为频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让我们见到更多完整的早期建筑的遗物。然而,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技术的进步十分缓慢,受外来的影响也相对较弱,作为建筑集合体的都市、城镇乃至乡村、聚落往往在一种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逐渐发展,所以当地的建筑传统就在新旧更替中得到延续,使之突显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个性和特征。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信息的传递也变得十分快捷,人们的生活在彼此的影响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向建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则随着文化、技术的交往引入了大量外来的或前所未有的新型建筑,于是旧有的建筑文化开始受到冲击,外来的“时髦”逐渐取代了当地的传统,许多城市、村镇渐渐开始改变风貌。
虽然建筑的新旧更替似乎属于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但它们的存在对于人类的意义却值得探讨。因为自人类开始摆脱对天然岩洞的依赖之后,建筑就成了为人类遮风避雨、抵御外界侵害的庇护之所。在数千年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虽然始终都以各种具体的实用目的作为营建的出发点,但人们并未“仅此则止”,而是尽可能地将审美时尚、地域风格及民族传统等都融入建筑之中,使建筑的实际功能、营造技术与造型艺术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而成为一个地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人们可以从中了解过去,并获得今天及未来的借鉴,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中就提出了“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与自然和祖辈留下的历史遗迹亲密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1科学价值
如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否认,传统的民居和聚落都是当地居民在千百年与自然的不断协调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其中凝聚着前人的智慧,蕴含着当年的科学精神。但由于这些建筑年代已经久远,也显得陈旧甚至破败,以至于被有些人认为它们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社会。其实,传统民居、聚落无论在单体建筑的结构造型、细部装饰、内部布置,还是建筑组群、村镇聚落的选址、布局都有今天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我国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有专家、学者予以研究和探讨,并于60年代之后陆续制定一系列的法规,确立了由单一文物建筑到历史名城的保护体系。然而,传统的民居和聚落所容含的科学意义远不止于此,其中还有许多内容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
比如明清的江南小型市镇的市域居民一般为数百户,其规模和人口数量与有些村落相仿,但结构却已完全不同于乡村。市域的规模、建筑的尺度十分紧凑,显得特别的亲切和宜人。其中的居民日常活动大多限定在方圆数里的市域范围之内,因而不见车马喧嚣。在不大的街市范围内“工贾艺术杂处”,四乡的农户和市中的各种手工业作坊为居民提供日常所需,而定期航班在可通达于各处的河道中将人员迎来送往,将商品输送集散,同时也将各种信息带到市镇,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富足、宁静而不闭塞。或许这被认为只是过去时代的市井图卷,已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不相容,然而仔细观察和思考一下,这对于今天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缓解居民为上班而耗费大量路途时间、改善道路拥堵和环境杂乱是否仍有借鉴意义呢?同样,在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中,也出现规模可达万户的大型市镇,但更具特色的是间距大约在12里到36里的市镇网络。这些依据不同的产业结构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市镇,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这似乎与西方在20世纪前后提出的卫星城市的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且这曾经是真实存在过的,甚至在今天还能看到仍在发挥作用,这对于如今正醉心于超大城市规划建设者,不也是值得思考的吗?
2艺术价值
尽管建筑不能等同于艺术品,但建筑上体现出人们的审美需求则为世人所公认。
通常谈到建筑的艺术价值,人们都会将目光注意到精美的窗棂槅扇、砖木雕饰,甚至彩画艺术之上。诚然,那些建筑上的木雕、砖雕、石雕、彩画以至于建筑丰富多样的立面,亲和有力的轮廓线,空间布局错落有致的变化,朴素淡雅的色调等,都表达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会给今人带来美的享受。然而,若能进一步深入思考还会发现,当年苏州、扬州等经济繁荣地区,居宅精致,家具、陈设典雅,甚至还有为数众多的园林,在其背后蕴含的是当地居民生活普遍富足,人们在生活上的要求要远高于其他地区;又如雕饰上的不同题材其实反映的是当年宅主、园主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因此所谓“艺术价值”,既表现在有形的层面,同时也包含无形的层面,而后者又能够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人类通常都具有对美的追求;也有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法。如果能较清晰地把握某个地区不同时代的审美时尚和艺术追求,或许就会对更多遗存的传统民居、聚落形成另外的感受,即不会因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这些建筑的破旧和残损,并判断是否值得保留和保护。
3历史价值
因年代久远、存世稀少而被视为更具价值,这是收藏的评判标准。用它来衡量民居、传统建筑、历史城镇、村落,对于那些年代久远或构筑精美,且能代表当时技术与艺术水平的似乎还不会引发太多的问题,但由此来看待更多年代并不十分久远,大量存在的传统建筑可能就会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了。
其实仔细了解一下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待自己的居宅的态度,就能对建筑的历史价值做出另一种诠释。过去,当一个人尚处困顿之时,有一处可以遮雨挡风、可以祛暑御寒之所即已满意。一旦发达就希望光耀门庭,营建新宅。营宅之际需要因其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以及个人的艺术品味、社会的审美时尚来考虑建筑的规模与装饰的奢简。之后或能更有成就,则可能另择新居;或仅守成,则居宅时时可以得到修缮;若家道中落则建筑也随之颓败,以至于为他人所有。所以每一幢民居都能显现出一段故事、一段这个家族或家庭的历史,那么在那些具有一定历史的聚落、城镇、街区中所蕴含的就是这个地区的文化积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