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捐髓天使周萍

2009-12-27

环球慈善 2009年11期
关键词:周萍昆山市捐献者

陈 蕾

有一种捐献,能够拯救白血病人的生命。对捐献者又没有伤害。但多数人还是拒绝了。为什么?只因为他们缺乏知识与勇气!

这种捐献叫做捐献造血干细胞,它还有一个容易让人误解的名称:捐髓!许多人都以为捐髓就是用粗大的针头刺穿腰椎直接抽取骨髓。其实,现在我国采取的是种非常安全、痛苦极小的方式:先给捐献者连续五天注射动员剂,让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中去。然后,给捐献者的两只胳膊各连接一根针管,血从一只胳膊被抽出来,流过一台机器,留下造血干细胞,其余的则从另一只胳膊流回体内。捐献者捐出的外周血只有50—200毫升,1—3周后就能通过人体自己的正常更新全部补回来。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白血病患者最好的方法,但必须是HLA分型完全相同的干细胞。这种相合率,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也只有四分之一,而在非血缘人群中,仅有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分之一。只有建立一个相当规模的骨髓库,白血病人才可能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可是,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捐髓志愿者还不足百万(美国是700万,只有2000多万人口的中国台湾是30万)。

要消除人们的误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医务工作者带头捐献。

江苏省昆山市第人民医院的护士周萍就是一个勇敢的榜样。2003年11月,她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拯救了一名16岁少年的生命。

2002年11月,周萍成为昆山市第一批捐髓志愿者中的一员。第二年6月底,刚走出“非典隔离病区”的她就接到了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相合的通知。这被称为“中彩”,因为相合的几率确实和中彩一样小,而能够挽救一个生命的心情也和中大奖一样高兴。周萍的第一个反应是:“真的?我真的这么幸运?”

不少志愿者都遭到过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周萍很幸运,她的父母都是农民,虽然对捐髓知识了解不多。但都明白救人性命是天大的好事。还因为,“我女儿是学医的,她认为对身体没有损害,我们就相信她。”他们还帮忙去做老奶奶的思想工作,反复强调这“就是手上打针”,老人终于同意了。没想到外婆和姑姑们找上门来,骂奶奶怎么能让孩子去捐“肝细胞”,她们以为这需要开刀切肝!

抽取造血干细胞很顺利。她还把一个企业家捐的5000元营养费转赠给患者,这让患者的母亲当即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

现在,周萍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孩子出生时6斤4两,非常健康,被称为“捐髓宝宝”。而她,仍在护士岗位上奔波忙碌着。

周萍不太擅长表达,她的故事也算不上跌宕起伏,但作为江苏省第一位成功捐髓的医护人员,她用行动、用事实让更多的人消除误解,加入捐髓志愿者行列。也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有了生的希望!

猜你喜欢

周萍昆山市捐献者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昆山市安全学校运行初见成效
昆山市坚持共建共享 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岳阳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1~17,HLA-A和B基因多态性研究
浅谈如何减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