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探索

2009-12-27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内部控制

李 庆

摘 要: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设计及其运行都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消耗,这就是财务内部控制成本。所以,人们追求的是在获得效率和效果的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尽量使财务内部控制成本最小化。因此,建立和加强一个控制成本最小化的单位内部控制运行机制,能使内部会计控制合理并有效实施,以保证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高效、健康、持续的运作。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成本;运行机制;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激励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40-02お

1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模式

1.1 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企业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大部分集中于集团母公司,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所有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集团母公司的决策,各子公司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其特点是:所有重大财务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很少的财务决策权,其人财物及供产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对外投资、增资扩股、重大资产处置、费用开支、内部审计、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经理任免等重大财务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任务通常由母公司下达,在某种程度上,子公司只相当于母公司的一个直属分厂或分公司,投资功能全部集中于母公司。

1.2 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仅保留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权或审批权,并将日常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通过分权设置或职能分解下放给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将一些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的管理体制。其特点是:在财权上,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费用开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做出重大的财务决策;在管理上,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来干预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在业务上,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在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倾向于子公司,以增强其实力。

1.3 集分统合制

极端的集权,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必然僵化,子公司没有任何积极性;相反,极端的分权,必然导致子公司及其经营者在失控状态下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从而侵蚀企业整体利益。事实上,企业由于成员企业众多、组织结构层级大、产权关系错综复杂,不可能对所有成员企业一刀切,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母公司对一些重大的财务事项决策权实行集权控制,而把其它决策权下放给下属企业;对集团核心层企业实行相对集权的控制模式,对其它层的企业实行相对分权的控制模式。统分结合制较好地克服了集权制与分权制的缺陷,有利于综合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势,其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把握集权与分权的度。

2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关键

2.1 良好的运行环境

企业应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制的基础,反过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制的有效运行又能够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2 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

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其次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然后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最后,财会人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

2.3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业绩评价既是本次财务内部控制循环的总结,又是下一次财务内部控制循环的开始,在财务内部控制循环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子公司实施业绩评价,可以客观、真实反映子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助于母公司正确引导子公司经营行为,帮助其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原因,有利于提高子公司的经营效益;同时也可以作为母公司进行经营决策、对子公司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参考依据。

2.4 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制,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可以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制的运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激励约束机制是否有效。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培育子公司的企业意识,促使其坚持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

2.5 树立新观念,培育企业文化

各企业均有自己的特殊性,如何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一方面取决于外部宏观环境,另一方面要有符合本企业发展战略和适合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制的企业文化氛围。

3 影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模式的主要因素

3.1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处于孕育形成期时,企业资产、资金规模不大,子公司的数量较少,经营范围较窄,财务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资金的筹集使用、实收资本的增减,投资、资产的处置等方面都需要母公司集中统一、灵活调度,以确保资金安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因此直采用集权控制模式。当集团进入扩张和成热阶段,子公司数量不断扩大,市场认同度不断提高,资本结构日趋复杂,组织层级不断扩大,经营也更趋多样化,此时财务集权控制会使管理机构变得臃肿不堪,控制成本大大增加,控制效率降低,这时引入相对分权的财务内部控制模式是合乎时宜的。

3.2 组织结构和股权集中度

从组织结构看,企业对核心层企业的控制要严于其它层企业的控制。从股权集中度看,对绝对控股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相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因此,对核心层企业和绝对控股企业宜采用集权控制模式,对其它成员企业宜采用分权控制模式。

3.3 企业的发展战略

财务内部控制模式应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通常企业在扩张战略阶段,要扩大企业规模,不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分权程度就要大一些;在稳定战略阶段,企业发展规模要适度控制,企业的投资、融资、分配权就要从严把握,而对资金使用可以适度放权;在紧缩战略阶段则应采取集权控制模式。

3.4 成员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一般来说,离母公司较近的成员企业,母公司对其财务情况比较熟悉,有条件对其集中控制;离母公司较远的成员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其实际财务状况,采取分权的控制模式将有利于提高财务决策效率。

3.5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高,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先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能力强,可以采取相对集权的控制模式,否则应采取相对分权的控制模式。

3.6 理财环境

理财环境的变化会促进财务内部控制体制的改变。经营者的管理观念和风格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制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推崇悟性管理的经营者来说,其更倾向于分权控制模式;对于作风严谨、注重制度控制的经营者来说,其更倾向于集权控制模式。当企业处于西方那种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环境时,其控制模式倾向于分权制;当企业处于东方那种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环境时,其控制模式倾向于集权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应用,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非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方式,给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财务内部控制帶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风险。

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控制问题,反映到财务上,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如何对企业内成员企业及经营管理者有效地进行控制,特别是加强财务方面的控制,是我国企业发展中始终值得关注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炳军.利用ERP思想实现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设想 [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 [C],2003.[2]@宫巨宏.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及计算模式 [D].天津工业大学; 2001.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内部控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检察机关业务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及解决之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