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气企业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探析

2009-12-27孙小迪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期
关键词:经营机制燃气政府

孙小迪

摘 要:我国的城市燃气行业是由国家扶持建立的,长期以来建设由国家拨款、生产经营由财政补贴、价格由政府控制,是一个完全由行政调控的行业。这种高度集中调控的行业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显地表现出不适应。必须转换经营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燃气企业;经营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047-02お

0 前言

目前许多燃气企业还是企政不分,兼具着政府许多职能。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的职能要进行重新定位和归定,不该政府管的事情政府将会交给企业去管理,企业将会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运作。在这种形式下,国有燃气企业体制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 企业经营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对燃气企业行政干预过多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进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广泛参与,客观上要求政府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各种投资者是市场经济的运营主体。虽然近年来城市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有所转变,但由于传统的资产所有者职能和现在的社会管理者角色定位不清,以及部门行政管理惯性的影响,城市政府在管理城市燃气行业方面还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以及人事组织干预等等的现象,利用经济、法律等手段远远不足。

1.2 燃气企业的社会责任过重

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被列入“社会公共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这种过于强调城市建设行业的产品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出于对政治、社会承受能力的考虑,城市建设行业的产品、服务的价格机制、收费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很大难度:收费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的随意性、不可预见性和差异性,也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和经营者提高效益的主动性。

1.3 燃气行业立法滞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市场体系不完备,未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有序竞争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国内外市场长期隔离,我们不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相比,缺乏在同一环境下竞争的经验。在观念和体制上都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政府机关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1.4 产权不清,约束软化

进入90年代以后,许多城市则完全靠企业向用户收取开户费来解决建设资金,用户成了没有产权的出资人,但燃气企业的资产仍为国有。这与“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相悖,也使企业约束软化,影响到燃气事业的发展。

1.5 企业缺乏激励、约束手段,职工劳动热情降低,人才优势削弱

由于国有企业所处的价值环境限制,企业既不可能建立一个公正衡量贡献的标准,公平奖励有功之臣,也缺乏有效刺激员工的内部激励机制:又由于现有的国有经济管理模式,无法形成对“内部人”的有效监控。由此不仅职工中尚未树立自立意识和竞争意识,就是不少企业的领导也随着在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倦怠,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燃气企业建立灵活经营机制的构想

2.1 要明确产权,建立新型的资产管理体制

城市燃气基础设施的投资及其资产的运营管理方式是燃气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它不仅是价格体系建立的重要依据,而且也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确立。要建立燃气资产运营机制就必须着手于解决资产投入与运营管理的问题,将资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多渠道地解决价值补偿问题,从而规范城市燃气事业的投资、经营与管理方式,为建立市场运营机制创造条件。

2.2 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真正做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各燃气企业要主动放弃其政府职能,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实现燃气企业的跨区域经营以及资产重组,只有这样才能谋求燃气行业的共同发展。当燃气企业切实地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之后,还要充分地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并注意以下问题:

(1)即便是政府取消了绝大多数的直接行政干预,燃氣企业也应当保持同政府之间的经常联系。但是这种联系不同于以往的请示与汇报,而是要通过联系与沟通了解政府的有关政策,了解当前政府允许做什么,鼓励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使企业的行为与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以利于企业的发展。

(2)随着政府对企业行政干预的减弱,燃气行业协会也将会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燃气企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行业协会了解政府的有关信息,同时还要通过行业协会的帮助反映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3)作为燃气企业也必需认识到,燃气关系到国计民生,同时国家也是其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当决定企业的关、停、并、转、定价等关系居民重大利益的事项时,政府会保留其最终否决权。因此,燃气企业还应当结合本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补偿问题。

2.4 燃气企业必需扩大经营规模

第一,通过供气管线分枝的辐射,扩大供气区域可以有效地降低远离供气干线区域的输气成本。第二,可以充分发挥辅助生产设施、部门的作用,使燃气企业内部的设计单位、工程抢险单位、管道安装单位的人员与设备充分发挥其潜力,提高其工作效率。第三,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手段,有利于价格昂贵、技术先进、效率较高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供气、工程抢险与用户发展的施工工作中并有利于采用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燃气收费管理,从而提高燃气费收缴率和资金周转率。第四,可以降低进货成本,提高供应商的服务质量。通过扩大供气规模,使燃气企业来源于同一供应商的生产资料需求量增加,从而可以降低生产资料的采购价格,同时供应商还可能从降低本身的销售成本考虑,在燃气企业所在地设立销售服务中心,这样既降低了燃气企业的生产资料维修成本又提高了维修效率,保证了供气质量。

3 结语

天然气事业的发展给我国的燃气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此燃气企业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留森,李亚阁. 城市燃气企业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分析[J].城市燃气,2008,(1).

[2]@宋祥生,郭远刚. 燃气企业改制思路分析与探讨[J].城市燃气,2008,(1).

[3]@李富芳. 燃气企业如何应对高油价[J].中国石化,2005,(2).

猜你喜欢

经营机制燃气政府
拧紧燃气“安全阀”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转换经营机制 加强企业创新
创新经营机制 推动持续发展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燃气远传抄表系统分析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