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能够破版卖?

2009-12-27苗向东

中国市场 2009年7期

  在大街上叫卖报纸,是很多人都不屑去做的事情,有一个女大学生却靠卖报纸在短短5年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
  
  发现商机
  
  几年前,风华正茂的刘海玲怀揣计算机专业本科文凭和四级英语证书走出校门,梦想着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应聘屡屡碰壁。后来,她得知郑州《大河报》要招聘发行员,月薪只有200元,但急于就业的她报了名。
  刘海玲很勤劳,干了一个月,她的报纸仅零售收入就达400多元,加上报社200元工资和订户提成,收入达到800元,这800元让她看到了做报纸发行这一行的希望。
  在卖报过程中,她发现《大河报》是河南省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每天有40至100个版面,内容很丰富,包括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军事、经济、体育、娱乐、股票、房产、汽车、生活等各方面内容,每块内容相对集中和独立。有些读者只对40多个版面中的某个版面感兴趣,如投资股票的人只对股票版感兴趣,爱好体育的人只关注体育版,想买房的人只对购房信息和2ad09b0d2eadcab1e1f17f00dd246f37房产版感兴趣。有的人买报纸只是为了看招聘信息,对其他版面只是粗粗浏览,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对以上各类读者来说,掏钱买其他版面纯属浪费。
  
  破版卖报
  
  虽然每份报纸只卖0.5元,可对于一些下岗工人和在校学生来说,天天买报纸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迎合这类特定读者的需求,减少他们的开支,刘海玲灵活经营,打破报纸发行的惯例,破版卖报,可以不买整份报纸,只买其中一个专版,每版0.1元。也可以把报纸借回去,把需要的招工信息和购房信息抄下来,然后再把报纸还回来,每次0.1元。这样一来,一份价值0.5元的报纸经常被她卖到4元。由于巧卖报纸,她每月能额外多赚500多元。
  巧卖《大河报》尝到甜头以后,她又把《南方周末》等其他报纸也破版出售,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由于卖报方式独特,她渐渐成为安阳家喻户晓的人物,很多人专门找她订报、买报。
  
  回收旧报
  
  如何进一步吸引读者呢?她做了很多调查,想了很多办法。她发现,报纸的保存价值比较小,家里堆积那么多废报纸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于是她就采取回收旧报纸抵报款的征订方式,也就是说,向她订报,只要每月看过的报纸到月底由她来回收,180元一年的报纸,订户只需缴纳50元。这招可不得了,因为没有什么报纸能如此便宜。她迅速成为安阳推销报刊的大户。
  有了一些积蓄以后,她买下一家书报亭,慢慢地,她开始经营好几家书报亭。有一次她到广州旅游,发现广州街头的书报亭里的报刊品种比较丰富,比安阳的报刊市场多几十种,有些大的书报摊经营的报刊多达200多种。和广州的报刊零售市场相比,安阳的报刊市场真是冷清,因为安阳的报刊发行是由邮局一家垄断性经营,导致报刊发行受阻。刘海玲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自己成立一家报刊批发中心,和邮局竞争,激活安阳的报刊亭市场呢?
  回到安阳以后,她成立了安阳市首家报刊批发中心,随即和国内50多家报刊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几年以后,刘海玲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报刊经销商,全国有200多家报刊社和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正如一个名人说的,成功不在于你干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干。刘海玲卖报纸,起点看起来很低,可是她却开创了破版销售报纸的先河,把0.5元的报纸卖到了4元钱,几年时间就赚来百万财富。(摘自:《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