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俄罗斯

2009-12-25

草原 2009年11期
关键词:圣彼得堡俄罗斯

乔 明

2009年3月21日至24日,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在莫斯科会展中心3号厅隆重举行,来自世界52个国家和俄罗斯各地的1500多家参展单位参加交易会。中国国家旅游局派出1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和相关旅游企业60余人组成参展代表团参加了旅游交易会。我受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的指派,和响沙湾旅游区的负责同志与自治区旅游局随团一起参加了旅游交易会,促销鄂尔多斯市“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类旅游产品,了解俄罗斯旅游业发展情况,并参观考察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海岸线长33807公里,由83个联邦主体组成,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总面积达17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地域最辽阔,面积最广大的国家。2007年,俄罗斯GDP为329886亿卢布(约13431亿美元),人均GDP为222925卢布(约9077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1%。据俄罗斯联邦旅游署公布的统计数字,2008年1至9月,俄罗斯公民前往人数最多的前十个远程国家中,中国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到中国出游的旅游者达153.03万人次。

俄罗斯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极为丰富和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俄罗斯总人口1.42亿,在国内100多个民族中,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83%。俄罗斯有数千处名胜古迹,30多个国家级自然公园,79个自然保护区,近2000个博物馆。截止目前,俄罗斯已有16处名胜古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名录。俄罗斯共有饭店、旅馆、疗养院、旅游中心等各类住宿设施9000余处,在册旅行社批发商433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014家。俄罗斯的旅游交通条件较为便利,铁路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手段,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中心的铁路网四通八达。莫斯科的谢列梅捷耶夫2号国际机场是俄罗斯最大的国际机场,与北京、上海等地都有直达航班。俄罗斯的旅游发展较快,已成为新兴的经济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俄罗斯接待游客的数量将会在欧洲各国中排名第5位,与法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共同成为欧洲旅游大国。

俄罗斯是一个从小就令我神往的国家。我父亲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当时的伊盟一中做高中俄语老师。当我记事的时候,我就在父亲的书架中观赏过精美的展示前苏联美丽景色的邮政名信片,看到过一些精装本的俄文词典。尽管是“文革”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刚刚懂事的我还是难得地和大人们一起观看过反映俄国十月革命的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等故事影片。七十年代中期,我就拜读过父亲收藏的五十年代由中国少年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前苏联话剧剧本《以革命的名义》和前苏联小说《夏伯阳》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高尔基的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上中学时,正值粉碎“四人帮”,中国进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从1977年开始,国内各大出版社重版一些世界名著,上中学的我就利用课间在新华书店排队购买重版的图书,阅读了《普希金诗选》、《复活》、《死魂灵》、《契诃夫选集》、《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等大量的俄罗斯文学。无论是俄国的诗歌、小说,还是前苏联时期的电影和文学作品,都给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而难忘的印象。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是俄罗斯政治、经济、金融、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十三世纪初,莫斯科公国将莫斯科定位公都城。十四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的力量,在斗争中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莫斯科,以布局严整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伸展。

克里姆林宫,是俄国历代沙皇的宫殿,气势宏伟,举世闻名。克里姆林宫也是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举行的地方。今天的克里姆林宫,依然是俄罗斯联邦国家的政治中心。克里姆林宫城堡内,有精美的教堂、宫殿、钟塔、塔楼,建筑气势雄伟。

在克里姆林宫的中心广场上,有巍峨雄壮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有凝重端庄的报喜教堂,有容纳彼得大帝的前莫斯科历代帝王棺墓的天使大教堂。枢密院大楼,是一座有两个平角的三角型建筑物,是十八世纪早期俄罗斯古典主义辉煌样板。在枢密院其中一角上空,有一个绿色圆顶,圆顶上方的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迎风招展。今天的俄罗斯总统官邸,位于枢密院大楼内。俄罗斯联邦国家军队的士兵,严密护卫着枢密院大楼。

在克里姆林宫的广场上,摆放的炮王和钟王格外引人注目。炮王,是十六世纪由安德烈·乔霍夫大师在莫斯科炮场用铜浇铸制造而成的,炮身重量为40吨,口径为890毫米,炮身长度为5.34米,浇铸制造艺术精美,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炮。1835年,圣彼得堡为炮王特别浇铸了四颗装饰性的生铁炮弹,每颗炮弹的重量达1吨。钟王,是由伊万·莫托林与其儿子哈伊尔于十八世纪在克里姆林宫内浇铸而成的。钟的表面有装饰性图案和女皇安娜·约诺芙娜和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形象。钟重量达200吨,高度达6.14米,直径达6.6米。1737年,在扑灭一场大火的过程中,不慎将冷水浇在炽热的钟上。顿时,大钟在热浪中裂掉一块,其重量为11.5吨。从此,这口世界最大的钟在浇铸坑内整整躺了一百年,到1836年,人们才把它挖出来,安放在台座上。炮王和钟王,成为今天向世界各地游人展示俄罗斯精美浇铸艺术的历史见证。

红场,是我从小向往的地方。红场,被视为莫斯科的精神中心。到了红场,我才发现,红场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大。红场西边的列宁墓,安息着列宁这位曾经改变了世界,今天依然影响世界的伟人。当天的列宁墓虽然没有对外开放,墓外也不再有前苏联红军礼宾战士守卫,但凝视列宁墓,默默地致礼,仿佛依然能倾听到一颗伟大的心灵在跳动。内蒙古、山西、宁夏参观考察的同志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并肩站在列宁墓前合影,留下永久的纪念。在列宁墓的后边,是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在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一排墓碑,上面刻有的名字有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等。

在人潮涌动的红场北边,有一座无名烈士墓,深红的石碑上雕放着红旗和战士的钢盔和枪。在凛冽的寒风飘雪中,俄罗斯联邦国家军队的卫兵在庄严守卫着。墓前的火焰,燃烧了几十年。这就是红场上的无名烈士墓,陵墓下安葬着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无名烈士墓,象征着不屈的鲜血和顽强的灵魂,墓志铭上用俄文书写着:“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业绩万世永存!”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的港湾,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整个城市有100多个岛屿组成,众多座桥梁连接起来。由于河流纵横,岛屿错落,风光秀丽,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圣彼得堡,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不仅有彼得大帝时期建筑的享有盛名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而且还有彼得大帝时代建立起来的科学院。圣彼得堡有40多所高等院校,50多家博物馆,也被誉为博物馆城。

从莫斯科乘飞机飞往圣彼得堡,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中午到达圣彼得堡机场,乘车进入市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美丽古老的城市。参观考察圣彼得堡,自然会考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1697年,年轻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改变落后封闭的俄罗斯,怀抱着“我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的信念,以下士的身份远涉重洋,前往欧洲游历和学习,汲取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归国后,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剪胡子、穿衣、吃饭、创办报纸,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一世用暴力的手段和方式推进俄罗斯社会的历史文明进程,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在打败了强敌瑞典之后,在圣彼得堡建造一个面向欧洲的俄罗斯帝国新首都。

市区中心的伊萨克教堂,是历史上第四次重建的产物,被视作俄罗斯帝国的主教堂。按照希腊建筑风格修建的伊萨克教堂,其外观为中间一个金色的大圆顶,周围四个金色的小圆顶,外部和内部装饰使用了大量的金粉和五颜六色的大理石。伊萨克教堂在连接伊萨克广场的同时,也连接着著名的彼得广场(现也称十二月党人广场)。

1782年,圣彼得堡在广场上修建起了彼得一世第一个骑马青铜雕像。高大雄伟,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将彼得一世立志改革,谋求发展,无坚不摧的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彼得一世跨在腾起的马背上,向前伸手,马的前蹄一跃悬空,马的后蹄踩在一条大蛇上,蛇尾蜷曲到石岩下面。大蛇象征邪恶和落后的影子,而整座雕塑表现了彼得一世将邪恶和落后踩在脚下,指引着俄罗斯前进的方向。铜像下的1600吨重的大理石基座,像海浪冲击下的礁石,气势非凡。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长诗《青铜骑士》中曾激情赞美到:

高傲的骏马,你奔向何方?

你将在哪里停蹄?

啊!威武强悍的命运之王,

你就如此在深渊之底,

在高峰之巅,

用铁索勒起俄罗斯腾跃向上!

彼得堡罗要塞,是圣彼得堡城市的发祥地。从战略的考虑,彼得一世在涅瓦河三角洲上,选择了这个名叫兔子岛的地方作为抗敌前哨。一年后,六个土制梭堡全部建成。但是,此时的彼得一世已下定决心,未来的城市一定要用石头建成。1714年,他颁布法令,在俄罗斯禁止用石头建房,所有的石匠都被派往涅瓦河岸。彼得一世还颁布“石头税”法,所有来圣彼得堡的船只、车队都要携带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要塞棱堡的建造,都是在彼得一世最信任的将领们直接监督下进行的,因此要塞棱堡以这些将领的名字命名,分为纳雷什金棱堡、特鲁别茨科伊棱堡、佐托夫棱堡、戈洛夫棱堡、缅希科夫棱堡。南面的棱堡,是在彼得一世直接监督下建成的,故得名为国王棱堡。岛的东面,在连接国王棱堡和缅希科夫棱堡之间的围墙上修建了三角形的外城防御工事圣约翰墙。要想进入要塞,就必须经过圣约翰木桥、圣约翰大门和彼得堡大门。今天,在彼得堡大门上还完好的保留着铅制的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标志。到1787年,整个要塞的城墙都用花岗岩石料重新修筑。1840年,兔子岛上所有城防工事都改造成石制建筑。雄心壮志的彼得一世,正是让自己的理想从要塞走向了欧洲,使俄罗斯成为欧洲的大国,海上的强国。

到圣彼得堡,必然要慕名到冬宫去参观。十八世纪中叶,涅瓦河畔建起了俄罗斯皇帝的官邸,这一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就是冬宫。现在的冬宫,由五幢建筑组成,是俄罗斯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一部分。1764年,为了保存越来越多的收藏品,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新的宫殿。于是,经过十一年的建设,在冬宫旁,又建起了另外一座称为小埃尔米塔日的建筑物。叶卡捷琳娜二世从商人戈茨科夫斯基的手中购得225幅西欧著名画家的油画,埃尔米塔日作为博物馆,揭开了辉煌的一幕。埃尔米塔日国立博物馆是建筑的精品,艺术的殿堂,存藏着大量的世界艺术珍品,如达·芬奇创作的油画《圣母伯努瓦》、伦勃朗创作的油画《浪子回头》、法利科涅创作的雕塑《爱神阿穆尔》等等。观赏中,珍贵的艺术杰作让人恋恋不舍,望而止步。在冬宫的皇家剧院,我们提前预定票,观看了俄罗斯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没有去过圣彼得堡,就没有真正到过俄罗斯。”圣彼得堡,不仅是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的圣殿,也是影响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摇篮。我们怀着期盼已久的心情,来到打响俄国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领导下,经过激烈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决定发动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革命武装起义。晚9点40分,随着守候在冬宫附近的军舰“阿夫乐尔号”上的大炮发出震撼世界的吼声,成千上万的革命士兵和群众冲向冬宫,攻占了冬宫。起义的第二天,苏维埃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在人民的欢呼声中,圣彼得堡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经过不到20年的艰苦努力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将国家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载史册的社会主义强国。历史沧桑巨变。今天“阿夫乐尔号”舰,已成为圣彼得堡重要的旅游景点,舰内陈列着展览,设置了为游客服务的旅游纪念品商品部。尽管“阿夫乐尔号”的炮声已成为遥远的历史记忆,但不管是俄罗斯人,还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来到圣彼得堡,都会在此参观,在此留影。在旅游纪念品商品部,我特意选购了一个不锈钢制作的镶嵌着前苏联共产党党徽的酒壶,做为纪念。

俄罗斯,是一个包容着多元文化的国家,也是一个热爱和尊重自己历史的国家。无论是在莫斯科,还是在圣彼得堡,无数为纪念民族历史和文化名人修建的雕塑和广场随处可见。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尼古拉一世、普希金、果戈理、列宁、斯大林、捷尔任斯基、马雅可夫斯基……俄罗斯国家和人民没有在激烈动荡的社会变革中砸烂或毁坏这些雕塑和广场。这些神态各异的雕塑和多彩的广场,一起记载着俄罗斯的历史,凝聚着人们的目光。

短短的一个星期,穿梭在俄罗斯两个最大的城市,用心感受着古老而现实的俄罗斯。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版图,融入东西方文化的世界大国,十五世纪之后,已成为一个没有人能够用武力再征服的国家。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前苏联更是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创造着历史的奇迹。原子弹成功爆炸后,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了太空,世界第一个宇宙飞船进入了太空,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震动了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前苏联,在二十世纪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两极之一。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前苏联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都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今天的俄罗斯,再一次经历了历史的重大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置身于俄罗斯,我深深感到,一个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历史,为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感到骄傲的国家,在经历了历史的挫折和挑战后,已经大步走在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责任编辑任建〕

猜你喜欢

圣彼得堡俄罗斯
St. Petersburg: The Northern Capital of Russia 圣彼得堡: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俄罗斯猫展
圣彼得堡迎来天然气巴士
圣彼得堡“木偶”奇遇记
圣彼得堡创新媒体城“飞桥“方案
魅力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的“博导”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