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009-12-25王会中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效率思维能力

王会中

[摘要]教师传授知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和基础,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这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具体体现。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乃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不断地开展思维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诱导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运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的最佳学习状态,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才是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生 思维能力 教学效率

目前,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旨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传授知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和基础,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这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具体体现。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乃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不断地开展思维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诱导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运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的最佳学习状态,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才是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最好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得知以下几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一、巧妙创造问题情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而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反思。这正是新课程标准下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之一—提出问题。提问,要注意适当的时机。如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五节《物体的沉与浮》一节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出示课件《人在死海中悠闲地阅读》的图片,然后就问,在我们这地方能否这样。根据你的经验,知道为什么吗?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了积极思维状态,为所学的课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可以在一节课结束之际,提出设疑,造成悬念,把课上的思维活动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在课外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去思维、去探究,能大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将物理融于生活,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将物理融于生活,走进社会。其实物理学就是一门贴近生活、生产实践的自然科学,它与生活、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在物理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践,激发学生思维。如在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节,我先介绍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然后让学生观察照相机和凸透镜成像,进而提问,为什么所成的像不同呢?学生思维积极,然后我提示,原来这就是因为物距不同,凸透镜成像不同的缘故。这样轻松自如地使学生带着思维的状态进入了新课学习中……学生顿悟,学知识有用。

三、方法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广泛思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其实就是要广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力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指导时要求学生全面地考察问题,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多方位地进行联想,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训练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调动学生发散思维,促使思维纵向横向发展,也能深刻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如一个标有“6V3W”的小灯泡与电阻R2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为9V的电路中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R2的阻值。在分析中,引导学生得出了三种不同的解法,分别如下:

解法1:(1)I=(2)U2=U-U1=9V-6V=3V(3)R2=

解法2:(1)R1=(2)U2=U-U1=9V-6V=3V(3)R1∶R2=U1∶U2=6∶3 R2=6Ω

解法3:(1)I=(2)R1=(3)R=(4)R2=R-R1=18Ω-12Ω=6Ω

四、复习、归纳、总结,促进学生深思

复习课是理顺各种知识点间的关系,“温故而知新”的重要环节。通过归纳、演绎和类比,让学生通过深思进一步认识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例如,复习蒸发和沸腾的同时,先让学生从相同点去归纳,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再让学生自己从发生的温度、位置、剧烈程度等不同角度去自行比较,然后通过列表等方式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培养思维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方式,如还可以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多思,通过举错辨误引导学生反思,除此之外,还有单向、多向、逆向等思维方法,只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注意运用,都可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教学效率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