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介入
2009-12-25刘莹
刘 莹
摘要:有效的教学不仅是表面上的知识的宣读,更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之中情感因素介入的重要性及其形式,并指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情感因素;互动;协作
我国的职业教育近几年虽然发展迅速,然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认可程度依然不高,许多学生和家长轻视职业教育,有的甚至认为成绩差得没有办法的才去读职业学校。这些因素导致了职业学校在招生录取的时候,分数线很低,基本上是想读书的学生都可以进来。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心理存在明显差异。学生以考试上的失败者居多,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一些学生是出于无奈才进入职业学校的校门;很多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端正。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低且参差不齐的特点,如果忽略了情感因素的作用,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影响计算机学习的效果。
一、情感因素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结构设计不合理,知情严重脱离
据观察,“重知轻情”现象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虽然教师有运用情感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意识,但是真正付诸实施的教师却很少;尽管教师意识到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们所采取的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书本内容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2.课堂活动参与意识不强,学生缺乏兴趣及自信
据笔者的体验和了解,目前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尤其是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情感因素。
当今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性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式的优化性就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并且有效地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操作中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之中,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理解上的障碍,更多的是面对屏幕时一筹莫展的迷茫感。这种迷茫感是切实存在的,并且有相当的普遍性,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身上更是有明显的体现。这一方面削弱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效果。教师如果一味地强调知识的灌输,而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适时地进行情感的介入,那只能是事倍功半。学生所接受的新知识无法与旧知识形成有效的连接,也就无法形成记忆上的共鸣性的储存与串联性的理解。也许学生会硬生生地“吃”下这些知识,然而绝不会融会贯通。这样的教学形式与学习方式的共存,完全是怪异的,效率是很低的,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谈不上是优秀的创新者,最多只能是操作者罢了。
二、介入情感因素的形式
职业教育需要一些新的理念,集陈之精华,融今之妙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介入情感因素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它主要以两种形式体现出来:第一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就是学生间的协作。
1.师生间的互动
互动的前提是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心理学认为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如果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爱他们,尊重他们,便会激发出他们健康的情感,使他们变得生气勃勃,产生出学习计算机的积极动机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自信。有时教师一个会意的眼神、一点点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曾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信息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由此可见,属于非语言行为的面部表情的作用大于语言文字的作用。
面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教师更应付出极大的爱心,还应做到一视同仁,不可以偏心,尤其要注意尊重那些自卑的“差生”。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温馨感人的情感型关系,这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转化为学习动机。要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①以诚相待。教师对待学生要真诚,表里如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②第二,尊重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小心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多帮助、多鼓励、多关怀、多表扬学生。③公平公正。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不能有歧视思想。④缩短距离。教师在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时,应尽量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尽快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感。
课堂之中应该有互动性。教师的活动区域不能仅仅局限于讲台与黑板之间,而应该走进学生当中,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存在,并且让这种存在具有一种可触摸性,而非点到即止。教师言为师长,实为学习之伙伴。计算机专业不同于其他,它需要充分的实践操作作为保证。然而在实践过程当中,有很多学生在遇到疑问或在操作中出现障碍时,是羞于跑到讲台上提问的。讲台与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来自教师。这些疑问的搁置会使得学生的知识链出现断层,且在心理上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是不利的,往往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也会削弱其学习的上进心,以及对学习任务的重视程度。所以说,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在一起,不是等着被问,而是与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一次有力的鼓励。教师在这一过程之中,起着可贵的润滑作用。这种润滑的作用不光是显现在表面上的学习问题的解决,在深层次上,它更是师生亲和的最初方式,是情感介入的初级阶段。试想,如果学生连自己想解决的问题都不能作为与教师交流的介质,那么教师的存在只能是可怜的书本的宣读媒介了。
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减少理论课的累赘性的重复,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从实践当中去发现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解答。这样的互相学习、互相解答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与教师更加亲近,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能让教师大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整体出发,发现并有效地解决学生疑点。这对于教师,也是精简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加入教师自身的性格因素,这是情感介入的深化,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性格魅力和能兼容环境的性格,以及收放自如的处事能力。在初步的互助式的互动之后,进行人性的互动,从而让课堂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学生也会受此感染,因汝之故,而爱汝之业。这样,学习不再是任务,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关系能有效地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生间的协作
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也应该有协作互动的过程。在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完成一项教学目标,往往需要同学间的互相合作。所以说这里的情感介入,也应该有同学间在协作过程中的交流。只有加强这种协作之中的交流,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完成其学习目的。如果同学间没有学习上的情感交流,学习时各自为营、冷漠无语或者羞于在学习问题上进行有益的讨论,这对学习氛围的营造也是不利的。
学生间的协作互动的表现形式多为小组协作,强调采用全组目标和全组成功的方法,只有全组所有的成员都达到了要求才算是达到目的。分组时按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表达能力、性别、个性特点的不同混合编组,尽量不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以有利于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互补。为便于小组任务的分配,确保每一个学生尽个人职责完成任务,小组人数以少为宜,四人左右。小组成员间的任务分配,应根据课型来确定。协作中的分工是相对的,要注意小组的整体性,做到分工不分家,学生的任务角色要定期轮换。为便于互动,小组学生应就近安排座位,便于他们共用素材,与其他组员进行肢体语言的交流,同组讨论时尽可能不干扰其他小组。小组建立后,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便形成一定的协作习惯,增强小组凝聚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任务后,“两极分化”很严重:速度快的同学,早早地完成了任务,觉得无事可做,于是玩游戏、讲空话,甚至跑来跑去;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或者速度太慢,或者不会做,看到速度快的学生在玩了,自己也早早地丧失了信心,有的甚至干脆也跟着一起玩。所以,课堂里教师既要管纪律,又要教差生,还要维护设备,忙得无法正常教学。而在协作互动教学模式中,好学生帮助差学生,人人既可以当老师也可以当学生,通过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达到差生在进步,好生更是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的效果,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由于学生间的交流多了,不是像以前那样自顾自的,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学会了互相尊重。正是这个过程,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师生的互动与学生间的协作是相辅相成的。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操作水平比较高,知识视野也比较广,在小组协作中,他们会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操作,对知识点创新和拓展有着极好的作用。这样,能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师生的视野,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语
这种情感因素的介入,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更有利于学生能力、情感、性格的发展。在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同时,也加深了师生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过,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容易造成课堂纪律的涣散,这就需要教师的掌控与处理能力。在协作过程中,由于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任务的布置需要更强的层次性,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一组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他们的特点。另外就是组与组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有时需要组间协作和适时的师生协作。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门艺术,是永无止境的。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又是非常快的,作为计算机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情感因素的介入,积极构建自主开放的协作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渐养成“自主发现、自主质疑、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海琴.学生间的协作互动在信息技
术教学中的实践[DB/OL].http://www.kj008.com/paper/pp1859.html.
[2] 黄荣怀.关于协作学习的结构化模型
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3] 孟万金.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
育力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坦,高艳.现代教学方法改革走势新探[J].教育研究,1996(8).
[5]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 李子运,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远程教育,2001(5).
(作者单位:新沂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