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生评价项目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及其启示
2009-12-25范晓婧范楠
范晓婧 范 楠
[摘 要]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直接关系着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国际学生评价项目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作为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其明确的问题类型、真实的问题情境、突破学科的界限、突出关键技能的测试、多样化的试题形式、严密的评分和完善的评价结果分析,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模板。
[关键词]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由经合组织创立,旨在测量15岁学生的知识掌握过程,概念理解能力,以及阅读、数学、科学等素养的水平。它于2000年首次实施,每隔3年进行重复测评,数学、阅读和科学3科轮流作为每次评价的重点,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评价体系。2003年,PISA除对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进行评价之外,还增加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反映在学生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反思而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中,因此PISA引入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也在情理之中。
一、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
1. 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内涵界定
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没有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的情况下,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至于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内涵,有学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第一,它集中于作为问题解决能力核心的分析推理。
第二,它用于收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所用策略的信息。
第三,它是对学生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而不仅限于单一学科,旨在考查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识别跨学科情境中问题的能力,识别相关信息或限制、指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解决路径、选择解决策略、解决问题、检查或反思解决方案并交流结果的能力。
第四,它由复杂的任务构成,如多维变量、开放式的目标导向等。
第五,它是在丰富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以解决真实问题。
2. 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特点分析
(1)明确的问题类型
2003年,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问题类型确定为制定决策、系统分析和设计、排除疑难3种[2]。制定决策是做有限制的决定,其目标是在限制条件下做出选择,如根据所给条件选择符合45岁教师的日常能源需要量;系统分析和设计是为某一特定的情形评价和设计系统,其目标是辨认一个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或设计一个系统以表达内部之间的关系,如你作为一名高中生,通过了解图书馆的一系列借书规则,方便自己借书;排除疑难是当学生遇到一个系统或机制不能以一定方式进行时,要采取行动解决,它可能是一个不能运转的录影机或缝纫机,为此学生必须理解体系的重要特征,并针对特征采取相应的行动。
(2)真实的问题情境
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不是基于教室或课程学习的资料,而是以个人生活、工作等真实的社会生活为问题情境,如个人生活所必需的能源、乘坐的交通工具、假期生活、图书馆等。以野营试题情境为例,8名老师(男女各4名)带领26个女生和20个男生外出野营,考生被要求将54人安排在7个房间,保证每个房间有1名老师且是同性,然后排出具体的住宿安排表。以这种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为例,学生们必须充分了解该试题所有的条件限制,并分析这些限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排除试题中的干扰因素,才能制定出合适的住宿表以解决问题。
(3)突破学科的界限
2003年的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是在无学科领域或多学科领域情境下的评价,侧重于考评学生的综合知识,重点是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解决方法的正确性。其中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理解问题、描述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策略、交流解决策略。[3]
(4)突出关键技能的测试
在问题解决评价中,大多数试题都要求学生组织和分析信息,找出满足限制条件的解决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是分析推理,这包括归纳、演绎和批判性思维策略。
(5)多样化的试题形式
如同其他学生能力的评价,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严格依照评价框架并用灵活性试题评价学生。例如,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以制定决策、系统分析和设计、排除疑难三大问题类型为单元,每单元又包括能源需要、假期、交通系统、图书系统等19个题目类型。这些题目类型分别以封闭式测试题、开放式测试题以及多项选择测试题的形式呈现。
(6)严密的评分
做每一单元的试题,学生都会得到相应的分数及水平,19个题目共有28个不同的分数点水平[4]。然后,基于获得的不同分数,学生们被分为四个水平,分别为:第三水平(反思性、交流性问题解决者)、第二水平(分析推理、制定决策问题解决者)、第一水平(基本问题解决者)、第一水平以下(虚弱的问题解决者)。随着水平的降低,学生系统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并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逐渐降低。所有分数的评定都由专家来实施。为了保证评分过程的一致性,许多复杂的试题将由多达4个评分人员评判,并对参与国的学生进行二次重判,以确定分数的准确性。
(7)完善的评价结果分析
有人说:“如果一个国家的PISA成绩高于其他的国家,并不能够说明前者所拥有的学校更有效率,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国家的PISA分数比较高,这个国家的学生从婴儿到15岁间的校内和校外累积影响,会导致PISA的评估诸方面有更令人欣喜的结果”[5]。在2003年的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切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性别和学生的背景特征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成绩的影响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其中,家庭背景特征包括家庭结构(单亲、核心家庭、混合家庭、其它组合),父母亲职业(全职、兼职、其它),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籍贯背景,母语,古典文化的熏陶程度等。PISA利用这两个方面的信息分析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出在不同的学生背景特征下问题解决能力水平的差异性,以便对学生区别对待。
3. 与PISA数学、阅读和科学评价的不同
PISA中的问题解决不同于数学、阅读和科学这些传统的学校课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6]。第一,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问题解决任务都包括所有的问题解决过程。第二,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评价,阅读的综合理解能力、数学技能都可能是问题解决评价的一部分,而不像数学只是孤立地评价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任务中学科内容知识的要求低。PISA采取纸笔测试,因此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理解题目的意思,而这些题目很少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多是图表和数字。另外,试题设计者在采用少量文本的同时,尽量使文本的难度不超过日常使用的语言,即使需要数学运算,也都是非常简单的数学运算。相比之下,数学评价中的每一题都以数学知识为背景,难度会相应增大。
二、对我国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启示
1. 我国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现状
2002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这一通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进行了介绍,如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等,其中尤其提到了学生应该具有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形成具体、可行的评价方案和评价工具,现有的大多是夹杂在学科测试中,如通过数学应用题,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等。
2. 对我国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启示
(1)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研究
PISA一直以来比较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2003年专门引入了这一能力的评价。由于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作为基础,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评价实践起到了有力的导向作用。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缺乏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研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评价体系,且评价多是在学科评价中有所渗透而已。为此,我们应调动一切可能的研究力量,包括理论研究者、教师管理人员和广大一线教师,以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框架为基础,对现阶段我国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不同学科和学年段的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提出明确的要求,从而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增强评价内容的实践性、生活性
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试题既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也有需要经过较复杂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答案。试题内容围绕工作、娱乐、休闲等各种人类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将来的生活,而不是成为仅有知识而不会做的人。鉴于我国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研究有所不足,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3)关注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水平的因素
学生评价除了关心学生成绩之间的差异,也要关注影响这种差异的因素。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十分关注学生的性别及家庭背景特征在提升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影响学生表现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相关结论,力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政策建议。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提供了关于学生成绩差异的更深层次的分析报告。例如,PISA问题解决能力评价通过对学生家庭背景的分析,得出OECD成员国中的少数民族或移民学生(父母和孩子都不在居住国出生)的成绩要比本土学生(父母和孩子都在居住国出生)低的结论。这便于国家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我国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忽略其它因素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Domain Frameworks in Mathematics and Problem Solving. Http://www.nottingham.ac.uk/education/MARS/papers/domains.pdf.
[2][3][4][6] OECD.Problem Solving for Tomorrows World. Http://www.pisa.oecd.org/dataoecd/25/12/34009000.pdf,2004.
[5] 石卫林.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评价与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
(作者单位:范晓婧,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楠,山西兴华职业学院美术系)
责任编辑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