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2009-12-25杨柳芳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策略

杨柳芳

摘要: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行为。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分成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逃学、欺骗等)和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或者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这些问题行为的成因主要有留守学生自身因素(性格、意志特征、寻求关注的需要等)和教师因素(关心不足、课堂教学管理不当等)。通过加强家长、教师、留守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加强学校班级管理和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提醒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以及课堂暗示等多种方法来防止和纠正课堂问题行为。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103—03

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和农村的经济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崛起,大量农民纷纷涌入城市务工就业。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学校中就读,只能将其留在农村家中,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夫妻双双进城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这样的学生就成了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

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学生的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留守学生的特殊性学校没有重视,导致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道德品质水平出现滑坡,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学生,严重影响留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所以,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从某种角度来讲,应该更加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

一、农村留守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行为。邵瑞珍将其定义为:“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对自己的学习带来影响,还会影响他人甚至整个班学生的学习。

我国心理学家根据调查研究,从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来看,把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分成两大类。

1.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包括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严重的还有逃学、欺骗等行为。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会直接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整个班级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打骂、推撞和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增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行为;高声谈笑、口出怪音、敲打作响、作滑稽表情、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不遵守规定,不服从指挥、反对班干部和老师等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恶意指责、互相攻击、彼此争吵、打架斗殴等的冲突纷争行为。

2.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包括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或者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虽然不会直接干扰课堂秩序,但也会影响学生本人的学习成绩。例如,上课时凝神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作白日梦等注意涣散行为,胡写乱涂、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胆小害羞、不与同学交往的退缩行为,寻求赞许、期待帮助的依赖行为等。

二、农村留守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留守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留守学生的特殊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因素。

1.留守学生自身的因素

(1)性格特征。从性格发展特性来看,留守儿童常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内向型性格,即孤僻、依赖性强、不自信、不合群和不善与人交流。二是外向型性格,即脾气暴躁、易冲动、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和自律能力差等。

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加上监护人由于年龄、辈分、受教育程度等原因,无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困扰留守儿童的心事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解决,使其极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致使其个性和心理发生扭曲和变形,或变得郁郁寡欢,脾气古怪,或变得孤独内向,事事淡漠,甚至会怪诞失常,久而久之,极易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由于“留守学生”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一年之中(或几年)很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造成情感的缺失。因此,他们就会自然存在一种被人遗弃了的感觉,即“没人管,也没人要了。”这样,他们在生活、学习当中,缺乏自信、很自卑,害怕别人同情的目光。“留守学生”的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经常与人对着干,喜欢闹独立,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情绪容易波动,诱发产生一些课堂问题行为。

(2)意志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意志发展水平不同,会在课堂上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有些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不能自觉的自我调控。学生活泼好动,时常会被课堂上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事物所吸引。有时会心不在焉的做些小动作,有时会脱口而出,打断别人的谈话,不等老师说完问题,就抢着说出答案等等。这样的急切行为不是敌意的、攻击性的,而是不由自主的,不能自控的行为。美国学者巴克利认为,抑制反应功能的发展性落后造成了儿童自我控制缺陷。人的大脑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必要的兴奋,但与此同时也要产生抑制,即抑制其他不必要的兴奋。但是儿童在接受刺激后,不能适当地抑制或延迟自己的反应,而是倾向于立即做出反应,这就难免会出现问题行为。

(3)寻求关注的需要。艾里克森(Eriksson)曾指出需要时刻获得他人的关注是人类的天性。农村留守学生在这一点上显得比非留守学生更加强烈。学生的有些问题行为只是为了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发现自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教师或同学的承认,觉得自己受到他人的关注太少,同时内心就强烈的渴望他人关注。他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对问题行为比较注意,于是便故意地违纪,表现出问题行为,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从而实现其需求。

依据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种需要都建立在前一种需要的基础之上。而获得他人(尤其是在自己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他人)的关注,无论这种关注是以眼神、语言或动作的方式进行表达,无论它是积极还是消极,都能使上述各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对留守学生而言,已经失去“父爱和母爱”,更渴望得到“师爱”,不希望被教师忽视。在感受到无数次的被忽视之后,一旦一次偶然的违纪和教师的关注相联系,那么这种“操作性条件反射”便得以建立,并不断地被强化,学生机械地了解到,只要违纪就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哪怕这种关注是批评和责罚,毕竟,这比忽视自己的存在要好得多。

2.教师的因素

(1)了解不够关心不足。正如上述,留守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师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教师不了解班级里哪些学生是留守学生,不了解留守学生的特殊心理,不了解留守学生的特殊需要。而有的教师虽然知道哪些学生是留守学生,但是,职业道德水平等原因,留守学生正常的待遇都得不到,更何况是特别的师爱了。由于留守学生家庭多数是贫困户,家长与教师几乎没有接触,更没有“礼尚往来”。有些教师心底里就看不起留守学生,更谈不上关心留守学生。

(2)课堂教学管理不当。这可能是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普遍原因。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做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产生“病源体传染”效应。还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说了以后不检查;向学生许愿,但总是不兑现;缺乏爱心,不关心学生,待人冷漠;刚愎自用,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带有偏见,处事不公等等都会引起课堂问题。

可见,农村留守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留守学生本人的性格特征、意志力等心理因素,涉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涉及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的关注程度,涉及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等。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时代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大多数能顺利地成长,成为适应良好的成年人,其中五分之一的人还取得了杰出成就。因此,我们应当用一种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及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策略予以应对,尤其是实施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措施。

1.沟通策略

加强家长、教师和留守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是减少留守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措施。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留守学生与父母的沟通虽然受到“地理隔离”的限制。但是,只要思想上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性,还是可以想办法进行多沟通多交流的。例如,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假期见面亲情融融,家长一定要利用两个假期的时间好好的补偿所欠的父爱和母爱。假期要回家与孩子团聚,或是把孩子接到务工的城市与孩子相聚,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让孩子更多的了解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增长孩子的见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留守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是不受地理上的限制的,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利于教师与留守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是三方交流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进行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在做到一视同仁的基础上,还要做到“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留守学生”。有了这份爱心,就可以多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平时多给予一些关心和爱护,问题行为的发生就会减少。

家长和老师之间也可能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互通信息共同重视子女的教育情况,加强引导教育,防止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

2.学校管理策略

学校应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留守学生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非留守学生。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集体教育的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学生教育的前提。采取多种方法,对留守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是留守学生教育的关键。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对留守学生做好摸底工作,将这部分孩子的家庭状况、父母工作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建立家长联系册,对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生活习惯、心理测验结果等诸方面进行详尽记载,建立留守学生心理发展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

3.班级管理策略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班级里的留守学生要关注、鼓励和帮助,了解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通过主题班会、亲情电话、一份家书等方式来加强他们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和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教育班级里的非留守学生,让她们与留守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照,课余时间多玩一玩。让留守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整个班级之中,不会产生被忽视、被分离的感觉。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民主的方式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班级常规具体简单,便于学生记忆,用制度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4.纠正策略

如果说以上策略是在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那么纠正策略是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后如何改变。课堂问题行为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就需要教师采取措施迅速地予以解决,纠正问题行为,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采取的措施,都应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同时尽量避免正常的课堂秩序受到干扰。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继续升级,在对其行为进行惩罚以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正面指出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教师直接干预学生的捣乱行为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这类要求应简洁、明快且语气坚决,并需要点出学生的名字,指明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不要再去描述那些不好的行为。如像“小天,看这儿”就比“小天,别讲话,认真听讲”要好得多。第二种,提醒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以及教师有什么样的期望。规则提醒和期望的陈述有助于学生接受自己对捣乱行为所应付的责任,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当然教师的陈述同样应遵循简洁、坚定的原则。

课堂暗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在师生不存在对抗情绪的条件下,教师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巧妙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包括言语性暗示和非言语性暗示两种。言语性暗示运用特殊的语气、语调,一语双关,幽默等方式。由于这种方式对教师能力有很高要求,且容易被学生理解为挖苦、讽刺或分散全班注意力,因此建议教师多选用非言语性暗示,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岑国桢,李正云.学校心理干预的技术与应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3]马慧.课堂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4]张良明.应怎样去除课堂上的“热闹”[J].人民教育,2006,(2).

[5]张新洲.如何培养课堂上的好习惯[J].人民教育,2006,(2).

[6]郭宇.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行为的思考[J].江苏教育,2006,(2).

[7]李志健.探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行为及对策[J].江苏教育,2006,(2).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