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教师作风建设 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2009-12-25向菊香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教育教师

向菊香

摘要:加强教师队伍作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坚持学而不厌、努力改进学风,坚持诲人不倦、努力改进教风,坚持以生为本、努力改进师风,坚持科学发展, 努力改进校风。

关键词:教师;作风建设;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088—02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切实转变作风,自觉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扎实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这一精辟论述,对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关键在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

一、坚持学而不厌,努力改进学风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种君子之风,最需要教师队伍来弘扬。因为某种程度上教师是天底下最需要学习的职业,给学生一碗水,必须自己要有一桶水。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我们教师队伍在学风方面要努力克服这么一些不良倾向。一是好习轻学。用工作代替学习,只埋头于做不潜心去学。认为学得好不如干得好,强调工作忙事情多没时间学,错误地把工作和学习混为一谈,甚至对立起来,人为地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偶尔学习也是迫于任务,应付差事。二是好逸厌学。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认为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是领导的事,别人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看不到学好理论对促进工作的巨大意义,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好名假学。只管入眼入口,不讲入心入脑,甚至网上抄袭或请“枪手”代劳。成天忙于搞课题,上文章,混学历,捞证书。笔下千言却没有一句自己的话,没有一句为学生及家长着想的话。有的胸有点墨便自以为了不起,就象毛主席批评的那样“老子天下第一”,用而不学,学而不深。四是好高乱学。不是因人制宜,循序渐进,而是好高骛远,附属风雅。装腔作势地学大部头,去摆弄原著,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接受理解能力。这种偏离实事求事轨道的行为,其结果必然是一知半解,费力不讨好。五是好奇浅学。理论学习是为了猎奇,为了赶时髦,跟风逐潮,亦步亦趋。由于缺乏自觉和坚韧,要么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么囫囵吞枣、贻笑大方。作为人民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学习上如痴如醉,领会上如琢如磨,思想认识上入骨入髓,工作实践上入言入行。只有努力造就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才有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

二、坚持诲人不倦,努力改进教风

唐时韩愈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简而言之就是诲人不倦。在今天看来,孔子的诲人不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职业道德。

教风问题实际上就是职业道德问题,敬业精神问题。人民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改进教风,切实做到诲人不倦,争当“五心”教师。一要有事业心。要爱岗敬业,争创佳绩。有位先哲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作为新一代人民教师,我们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担,务必增强职业光荣感和自信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建功立业,多作贡献。二要有爱心。带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去教书育人。以爱心对待事业,以爱心对待学校,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爱心对待家长,以爱心对待同事,以爱心对待社会。事实告诉我们,爱心是教书育人的强大力量。三要有决心。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不断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也正是教育工作的魅力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记住:没有狂风和礁石,就不可能有美丽的浪花。四要有恒心。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天下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教育工作更是如此。比如差生转化,往往需要一次又一次关怀备至的膝足谈心,需要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的学习辅导,而且这样的工作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如果没有恒心要想功德圆满是不可想象的。五要有慧心。就是大脑装满知识和智慧,渊博厚重,满腹经纶;方法得当,教书有方。有丰富的知识是当教师最起码的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要有传授知识的技艺。知识如饺子,但老师不能如茶壶。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学苦练,多学多看多想多练,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始终保持人民教师蓬勃向上的劲头和气质。“五心”俱备的教师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师。“五心”俱备的教师队伍,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三、坚持以生为本,努力改进师风

北京师范大学有名训赠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对优良师风的一种要求,一种承诺,一种呼唤。人民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师风师德,才能为人师表。

新形势下,人民教师应当从师道尊严中彻底解放出来,坚持以生为本,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善,互信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坚持以生为本,就是坚持把学生当作教育工作的根本,发展教育为了学生,依靠学生发展教育,教育发展的成果与学生分享。权为生所用,情为生所系,利为生所谋。多干学生急需的事,多干学生受益的事,多干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事。把广大学生的合法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用战略眼光看待素质教育,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栋梁之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师风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将心态放平。当今世界挑战多,诱惑多,考验多。每位老师一定要始终保持一颗忠诚的心、平常的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生活上知足,学习上知不足,工作上不知足。二是把架子放底。每个教师都要顺应时代要求,自觉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同他们交朋友,甘当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倾听他们的心声,享用他们的笑声,呼应他们的歌声。三是让台灯放光。一个学校有没有希望,要看它的办公室晚上有没有灯光。一个老师有没有希望,要看他的房间晚上有没有灯光。没有甘心自觉的加班加点,没有专心执着的敬业精神,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每周“5+2”,每天“白+黑”,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召唤。四是请组织放心。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作为人民教师,应当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抵制乱收费、乱办班等各种歪风邪气,努力培养高尚的人格。

四、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改进校风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优良的校风是优良教学质量的保证。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校风。好的校风关键在师风,根本在党风,核心在学校班子作风。

第一,加强师风建设。师风决定校风。教师队伍作风好坏决定学校风气的好坏。好的师风必然带来好的校风,差的师风必然带来差的校风。校风建设这篇文章必须从师风做起。家风不正,带坏子孙。师风不正,带坏学生。师风建设重在严格教育,重在严格管理,重在严格监督。要敢于碰硬,秉公问责,该拍肩膀时要拍肩膀,该拍桌子时要坚决拍桌子,避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问题的发生。

第二,加强党风建设。党风决定师风。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的作风对师风和校风有决定作用。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把校党支部真正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使广大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教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带动全体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要认真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建设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第三,加强学校班子作风建设。校班子作风,尤其是班子主要负责人的作风,是师风校风的窗口,也是树立良好师风校风的关键。学校班子要带头实事求是,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自觉从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从低效落后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从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要带头求真务实,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讲实话,问实况,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搞沽名钓誉的形式主义,远离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带头勤俭节约,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崇勤尚俭,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带头学以致用,树立良好的学习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创建学习型单位,努力打造学习型队伍,把知识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要带头联系师生,树立良好的民主作风。积极深入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真心实意地问需于师生,问情于师生,问计于师生,问责于自身,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实事好事。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