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激励、教育及保障体系的探析

2009-12-25裴晓鹏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激励教育

裴晓鹏 李 鹏

摘要: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群体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教育改革的深化而日益严峻,已经影响到教育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对现有的五位一体助学体系存在的缺陷、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及其激励工作、教育工作和构建保障体系的对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为贫困家庭学生群体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激励;教育;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060—04

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是一个与非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相对的概念,主要划分依据是在校生家庭的经济情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群体问题成了广为关注的社会焦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关系到维护教育的公平性问题,甚至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公平、稳定和发展问题。同时,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也需要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现有的五位一体助学体系存在的缺陷

“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助学体系曾是我国高校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负担的主要途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改革,它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的新形势,其缺陷逐渐显现出来。

1.奖学金覆盖面低、助学功能薄弱

奖学金对于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和资助功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大多来自经济与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环境条件恶劣,能获得奖学金的比例很小,多数贫困家庭学生与奖学金无缘。所以,奖学金逐渐失去了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这一功能,而逐渐偏向于激励方面。

2.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现象,采用财政贴息贷款的资助方式。它是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的最主要手段,但这项工作在实践中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银行由于助学贷款手续管理成本大、信用制度不完善和贷款回收风险高等原因产生惜贷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因消费观念保守而对助学贷款也抱有消极的态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助学贷款的正常发展,必须加以重视和改进。

3.勤工助学岗位少、质量层次低,且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机制

各种不同形式的勤工助学,既可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又可以培养贫困家庭学生自强、自立和自爱等良好品格。但是在实践中,勤工助学也有其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学校乃至社会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的岗位十分有限,使勤工助学难以大面积覆盖和长久持续。其次,质量层次低,大多还停留在“劳务型”层次,较少学术型岗位,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再次,由于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来维护勤工助学学生的利益,使大学生的正当利益常常受到侵害。

4.特殊困难补助及减免学费助学功能弱

高校还采取助学金制度和减免学费制度等无偿资助措施来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但这部分的助学金普遍存在补助金额少,次数少,而且覆盖面太小,只能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群体中极少数特别困难的学生。因而这两种助学方式都难以从整体上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群体问题。[1]

5.助学体系机构设置混乱,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系统长期以来缺乏完善的组织管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体系管理部门的角色通常为行政管理角色,很难实现助学基金筹措和管理,并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问题提供细致服务和长期跟踪。相对于庞大的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而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较少,工作力量薄弱,办事效率低下,而且很难与其他学生工作系统人员构成持久深入的合作。同时,资助体系的制度建设也落后于现状,没有建立及时更新的资料库,也很少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特别制定一些制度,以保证教育公平。在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认定问题上,资助体系也存在界定标准模糊、评定操作中存在无序的状况,使形式上的“公开、公平、公正”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开和不公平。[2]

二、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由于其家庭背景的弱势和经济上的匮乏,在高校的生活、学习、实践和毕业等方面都会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心理特征,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一些典型的心理疾病症状,这些都需要得到高校师生的共同关心和帮助。

1.经济压力产生的心理特征

贫困家庭大学生在经济上往往无法完全得到保障,很多同学在学习之余,还要借助于勤工俭学、校外兼职和暑期工作等方式来解决生活和学习的经费,学习环境和条件并不十分乐观。从而使他们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同学出现了焦虑、失眠或者过度亢奋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2.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特征

很多贫困家庭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精力不能集中在学习上,旷课、逃课和挂科现象频繁出现,从而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同学,更有甚者无法顺利毕业。于是这些贫困家庭学生从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进入到学习困难群体,心理压力与日俱增,其中一些同学自暴自弃、恍惚不定和逃避社会的心理倾向十分明显,特别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常会集中表现出来,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心理特征

许多贫困家庭学生因经济上比较缺乏,既带有极强的自卑心理,同时又具有过强的自尊心,对周围人的态度和言行过度敏感。他们往往要么采取封闭起来,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等来避免自尊心受挫,要么采取辱骂或者暴力等不正常的方式来攻击同学,以不正常的强势态度来伪装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这些同学由于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挫败感很强,常表现出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和暴戾乖僻等心理特征。[3]

4.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怀缺失导致的心理特征

许多高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扶助力度不大,心理咨询和治疗力量不足,以及老师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关怀教育的忽视,都让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独自面临巨大的压力。加之来自于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家庭问题和毕业后要面对的严峻的就业环境等因素,让许多的贫困家庭学生表现得迷茫无助、无归属感和成就感、无社会责任感甚至仇恨社会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表现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三、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激励工作

激励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人的任何举动,都有其产生的动因,都是以激励活动为起因的。人的行为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然后再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因此,需要是人们积极性的源泉。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在高校校园的心理特点和危机表现已经严重突显了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资助体系的弊端,也体现了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在心理方面的强烈需要。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激励式教育是以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需要为根本,依靠适当的手段和机制来实现的教育方式。

1.经济方面的激励

“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助学体系可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部分生活经费问题,但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竞争出效率,竞争出质量,只有建立和完善激励竞争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申请可以作为贫困家庭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激励因素,而勤工助学则可以作为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激励舞台。

2.学习方面的激励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学习成绩为导向,高分的、拿奖学金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低分的、挂科的学生就是重点关注对象甚至是歧视对象。获得肯定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许多贫困家庭学生由于其本身的经济劣势和心理暗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遭受到过多的否定,承载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他们更渴求周围人的认可和肯定。所以学校要有专门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负责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帮助,也要组织周围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成绩差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学习方面进行肯定式的激励教育。

3.就业方面的激励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在就业选择方面也会面临严峻的压力。他们没有关系和背景,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难以适应;经济拮据,甚至短时生存下来都困难。所以,学校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在他们就业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激励教育,顺利实现就业。同时,学校应该利用各种关系和资源,与校外公司、企业和单位建立密切联系,以推荐的方式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业问题。

4.情感心理方面的激励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自卑、自暴自弃、逃避和焦虑等负面心理较之普通学生更为严重和普遍。因此,大学教育应给予贫困家庭学生更多细致的关怀,一方面学校要健全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广大同学都有正确的心理知识,让有需要的同学得到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设立专门的岗位,组织强大的师生关爱网络,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肯定的激励教育,让贫困家庭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四、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是指高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帮助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解决他们当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物质的缺乏是暂时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走出精神困境,扶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才是高等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1.关怀教育

在许多高校里,针对大学生生活的关怀教育被忽视:专业课老师上完课就离开了,专职辅导员人数太少,加之分工不明确,整日忙于杂活,无暇顾及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这使师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感情隔阂,很多大学生四年毕业了,都没有见过老师几次,更谈不上深入谈心。学校没有积极提倡关怀教育,同学之间也各忙各事,各奔前程,互相之间关系疏远,友谊浅薄。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本来就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面临各种压力,其需要关怀的心态可能更加迫切。所以,高校应为贫困家庭学生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一些特别的服务,譬如为贫困家庭学生专门开设一些涵盖英语听说、计算机操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还要在同学中进行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教育,对参加勤工助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应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学分制,延长其学习年限等等。[4]高校的这些人性化措施会让贫困家庭学生体会到周围人的关爱,得到心理安慰,走出心理阴霾。学校的关怀教育对于学生的成材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因此高校对此需要大力加以倡导,并且逐渐形成完善的教育模式和制度,以促进贫困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

2.思想道德系列专题教育

许多贫困家庭学生无归属感、成就感,社会责任感缺失,这在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虽然社会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但高校的教育模式更是难咎其职,因为大部分高校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和努力大都是教条主义,形式重于内容,影响甚微,甚至有很多负面影响,造成很多贫困家庭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课普遍有厌倦和逃避的倾向。

其实,学校可以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精神需求,利用各样的载体,对他们开展生动活泼、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组织各类专场事迹报告会,用成功人士克服困境,成长成才的案例激励贫困家庭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与银行合作,开展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内容之中,使贷款的贫困家庭学生牢固树立信用意识,珍惜个人信用;开展感恩教育,利用写感恩信、发掘感恩题材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感恩活动等方式教育贫困学生在得到资助时要有懂得感恩和学会报恩的意识,增强受助学生的责任感;[5]利用勤工助学为载体,让贫困家庭学生在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学会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懂得实干、合作与奉献的道理。身教重于言传,结合实际生活的思想道德系列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获得真实的道德素质锤炼、建立稳定良好的品格和得到高尚精神的熏陶,从而为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3.心理健康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多数教育管理者本身对心理健康知识就十分缺乏,在日常管理中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是疏于关注,即使关注也仅仅局限于心理咨询,缺少主动性;而随着学生的激增、住宿的社区化、学生心理问题的隐蔽性与复杂性增强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管理者越来越力不从心,难以及时发现和疏通学生深层的心理障碍。同时,一方面,现阶段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注重点也仅仅停留在物质解困,而忽视了精神解困的作用;另一方面,贫困家庭学生也很少意识到自身的心理危机,即使意识到了也碍于面子等原因不会主动寻求心理救助[6],这些都阻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因此,学校要深入开展贫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大学生心理咨询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和人力支持,认真研究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一些同学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贫困家庭学生与心理辅导者的沟通。例如建立互动的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让贫困家庭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同时产生心理咨询的欲望;通过心理训练、建立心理小组或心理QQ群等方式在全校培育一个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让贫困家庭学生中的心理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通过手机、电话和互连网等现代通讯方式或者面询的方式,对患有心理疾病的贫困家庭学生进行治疗。广泛的心理现象研究、强大的心理网络的组建、生动的心理知识教育、亲切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及时的心理疾病治疗等诸多方面的结合,才可以有效地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构建贫困家庭学生群体保障体系的对策

构建贫困家庭学生群体保障体系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重要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高校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更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同时,高校作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的行为主体,也要从自身资助体系的资源分配、机构和制度建设以及资助方式的突破等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构建主动、稳定和持续的保障体系。

(一)政府、社会积极帮助和支持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一直都非常关心、重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我国高等学校中逐步建立起了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但随着高校扩招,贫困家庭学生群体也相应扩大,国家对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资金总体上太少,不能满足贫困家庭学生的需要。贫困家庭学生问题体现了教育不公的存在,教育不公又深化、加剧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问题。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合作来完善。

首先,国家和政府必须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将教育公平思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把许多教育工程放在实现教育公平的框架下去实施推动教育决策由对教育公平的被动适应到主动思考转变,从而使教育决策能在最大限度代表社会的根本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国家在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时,应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等因素考虑在内,抽出专门的优质教育资源,向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倾斜,给予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更多的关注。

其次,政府也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完善由国家主导、高校和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的资金筹措体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金的投入力度。

再次,社会各界应提高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认识,积极参与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在国家制订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营造良好资助社会环境的同时,企业可通过设立资助基金、奖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对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

(二)高校主动改进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

1.完善原有的资助体系,逐步建立以勤工助学为发展主导的经济保障体系

(1)争取助学资源,合理分配资金。奖学金对部分有能力的贫困家庭学生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高校要进一步扩大对贫困家庭学生奖学金的覆盖面,加大奖学金的力度,设法争取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建立各种“爱心基金”。同时,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特殊情况,建立多种专项奖助金,奖励学习进步明显的贫困家庭学生及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优秀的贫困家庭学生。学校尽力争取得到银行的支持,与银行共建贫困家庭学生的个人诚信系统,加强贫困家庭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加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贷款比例;减少单纯的困难补助和学费免除情况,合理配置资源,把有限的资助经费更多地用在奖励、助学岗位或者贫困家庭学生能力培训上;改变勤工俭学的原有的定位,使勤工助学从劳力性走向知识,从单干型走向产业化、市场化,增加勤工俭学岗位,解决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资金问题。

(2)完善助学机构和制度建设。高校原有的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系统长期以来分工不明确,组织管理混乱,服务粗糙且无持续性,已经很难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应该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系统设立一专门的组织机构,定位于学校服务部门,组织足够的师资力量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群体问题。在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认定、资助方式的改革和贫困家庭学生情况跟踪、贫困家庭学生群体的细致关怀等方面,必须要有研究要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而且分工要细致明确,同时还要与学校其他学生工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长久深入细致地为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服务。另外,高校还要加强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系统的制度建设,为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制定一些特殊制度,如为贫困家庭学生特设的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激励制度和宽松的学分制度等,从制度上为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提供一个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环境。

2.资助体系资金缺陷的突破方向

(1)勤工助学产业化的现实性。一些高校主动出击,摆脱“等待”的被动局面,在勤工助学产业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以产业化的勤工助学突破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系统的资金瓶颈,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开拓了一条高校自主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系统资金问题的道路。

华东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在勤工助学产业化中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譬如,在家教品牌化建设中,华东师范大学每年能为在校学生提供家教业务12000余份,由此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推行的“云山”系列经营型基地更是成功典范,近年来,该校几个勤工助学基地盈利超过120万元,而“云山”系列还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商标注册申请,并得到了受理。重庆邮电大学自2002年以来也对此进行了尝试,先后成立联通服务站、科技服务部、三峡报刊亭等,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教育效果。[7]

这些高校的勤工助学产业化实践证明,将高校的人力、知识和技术资源与社会市场的需要的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原来助学力度不足的问题。同时产业化的勤工资助体系由于其采用的是企业化管理模式,可以使参与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锻炼,而且在正规的生产合作中培养出奉献、勤劳、守纪等优秀的品格,对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将来的就业准备有重要的意义。

(2)勤工助学产业化的运行要求。关于产业化勤工助学如何实现本文就不着重阐述了,每个高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源、研究优势和社会资源来进行自己的产业化勤工助学。但诸多已经成功地进行产业化勤工助学改革的高校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产业化勤工助学运行经验,值得借鉴。首先,学校管理层要顺应社会和高校发展的潮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产业化勤工助学的现实可行性和必然性,是解决当前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工作众多顽疾的重要出路。他们既要看到产业化勤工助学是对原有的贫困家庭学生群体资助系统的完善和有益补充,又要意识到产业化勤工助学是一项艰巨的改革,需要学校上下一心,通力配合,才能取得成绩。其次,产业化勤工助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专门的管理者、实施机构和制度。产业化勤工助学在管理层次要清晰,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层层负责制,下一层为上一层负责,并接受上一层的指导和监督。产业化勤工助学过程中,管理者也需要对其推行的难度进行充分的估计,并逐渐形成勤工助学活动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并以此指导工作实践。再次,产业化勤工助学要特别注意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作用。产业化勤工助学不仅能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经费问题,而且还要能肩负起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个人品格的任务。产业化勤工助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要防止学生“弃学经商”的倾向,在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与勤工助学、勤工助学与创业、资助与奉献等关系。最后,要在操作要求、人事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明确要求,保证勤工助学工作的“助学”性质,而不是纯粹的经营活动。同时在合作方式上也该给予准确的规定,在人员培训、管理方面做到有计划实施,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规避风险,同时要坚决防止非法行为的侵入,要制定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切实保障学生在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定期进行效益评估,对于新增项目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注意结合学校的特点开拓市场。这样才能够保证资金的增长,并最终达到勤工助学工作的资助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文平.高校贫困生群体及其资助体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22-23.

[2]李季,周慧敏,张翠芳.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才智,2008,(10):247-248.

[3]陶波,吕振武,孔亮.中美两国高校勤工助学体系比较研究[J].新西部,2007,(6):108-109.

[4]徐亚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新模式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9-70.

[5]周永煌.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7):50.

[6]刘晓哲.试析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问题的社会影响、成因及其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6):38-39.

[7]刘景刚,夏吉莉,高校勤工助学经营型基地的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147-148.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激励教育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采购绩效的供应链采购质量控制对策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