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2009-12-25何少军

教师·上 2009年1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验室化学

何少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化学实验也是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化学最为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基于上述理念,我结合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实质是老师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实验的基本技巧:准确操作实验仪器,按步骤进行实验,科学地选择仪器,正确地观察、分析实验等。在演示实验时,我们应走出“老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误区。但有的老师怕课堂结构不紧凑,在演示实验中往往“唱独角戏”,老师演给学生看,开始的时候还挺热闹,实验过后却变得“烟消云散”。实际上,演示实验也是一个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比如在上药品的取用、称量这节内容时,在教学设计中,我把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放在教学设计的首位,放手让几个学生上台充当“小老师”;比如在演示“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时,让学生上讲台来做,让台下的学生参与评价,如此他们就会带着挑剔的眼光注视着整个实验过程,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观察品质,端正其观察态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适时地纠正了大多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会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实验条件不够完善时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从而体现出实验的直观性。

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课堂的演示实验中,学生对一些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实验室就成了学生实验“练兵”的场所。事实上,学生喜欢到实验室来仅仅是因为这种课让他们觉得自由、轻松、无拘无束,并没有搞清实验的目的,所以学生在一进入实验室时会觉得茫无头绪。因此,我们在设计学生分组实验时,应根据具体内容要求学生①明确这次的实验目的;②如何选择实验仪器;③观察哪些实验现象;④分析实验结论;⑤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室里我们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组装仪器,自己动手实验,同时,要加强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失败时,应该及时帮助他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还要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设计时,还要考虑时间的合理分配,以保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正所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三、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由于化学课程的课时有限,特别是实验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对实验的技巧及仪器的运用都较为生疏。精心设计课外实验活动加强实验协作指导,可有效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第二课堂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活动前,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实验,例如“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滴水生火”“空杯生烟”等,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在实验中的自由度很大,在活动中对学生加以指导,促使学生去探索实验,让他们从一些参考资料中去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除了化学知识以外,学生更能学习在群体中怎样相互合作,因为每一次活动均需要各个同学的实验构思,还需要每个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这样实验才能成功,因此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还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基地。化学这门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化学知识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此在设计教学时适时要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小实验。除了课本上的一些家庭小实验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辅助小实验,比如“木炭吸附红墨水”“测定雨水的pH”等。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家庭小实验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因为它集科学性、趣味性、探索性于一体,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所以说家庭小实验也成了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找到一种适合学生而学生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冯权书)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实验室化学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