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背后的故事
2009-12-25李敬斋
李敬斋
1960年4月2日,距61个民工中毒整整两个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山西省高级法院下达执行命令,平陆县人民法院召开万人大会,在中毒民工对投毒犯进行血的控诉后,两名反革命投毒犯被执行枪决。
当时的全国各大报纸,都对此作了报道。
行刑大会虽然标志着“平陆事件”从形式上结束了,但由此引发的意识形态上的动荡却才刚刚开始。
在那个特殊年代,这一事件似乎一下子唤起了党内和思想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意识。行刑大会后,当时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等报刊和理论界一时间此起彼伏,发表了大量的社论、文章,而且观点十分鲜明,强调阶级斗争意识必须时刻保持。同时,全国从上到下,开始在重要岗位清理五类分子。仅平陆一县,就从炊事员队伍中清理地富反坏分子64人,调整富裕中农44人。这个事件被媒体称之为“平陆事件”。在此后很长的时期内,被当作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突出表现而被更多的文章、讲话、作品所引用。
其实,对于中毒事件,一开始地方新闻界反应并不强烈。
1960年2月4日晚,急救的人群中正奔跑着3名《平陆报》记者。事后,当他们提出发稿建议时,却被上级否定了,他们认为投毒事件是件不光彩的事,不值得宣传。因而从事发到《北京晚报》刊出首篇报道,该报没有刊发一篇新闻。
山西新闻界也是如此。
就在娘子关内的新闻界按兵不动时,2月6日,《北京晚报》在显要位置上发表了杨树茳同志的《千里急救》一文,引起了较大反响。接着,《人民日报》很快转发了这篇通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甘落后,当天同时进行了播发。随后,《光明日报》《大公报》《健康报》也迅速加入炒作队伍,相继刊发了有关消息。这股新闻冲击波瞬间震醒了山西。2月7日,《山西日报》才以醒目标题《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刊出了首都军民千里急救的事迹。
第一个冲击波过去半个月后,第二个冲击波开始形成,这次打头阵的是2月21日祝作辉发表在《空军报》上的通讯《穿云破雾救亲人》。《人民日报》迅速转载了这篇通讯,同时在头版显要位置报道了卫生部致人民空军的一封信,表扬和感谢他们为抢救中毒民工,克服重重困难送药的事迹,被《北京晚报》《山西日报》《健康报》和一些省报先后转载了。
这时,位于北京海运仓一号的中国青年报社里,文艺部记者王石凭多年阅历一眼看出,这个小事件里蕴藏着大文章。于是,他和房树民商量后立即兵分两路,由他采访北京特药商店、五洲电料行、卫生部和空军二三四三基地,房树民同志远赴平陆进行实地采访。
2月28日,《中国青年报》在显要位置刊登了王石、房树民的长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并配发了《又一曲共产主义凯歌》的社论。
此文在北京顿时引起了强烈震动。2月29日,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领头,首都几乎所有的大报都在醒目位置上转载了《中国青年报》的长篇通讯,并配发了社论及按语。各地方报刊也迅速转载了这篇通讯。在转载通讯的同时,各地报刊一边沿着事件发展线索报道,一边又深入报道事件中模范人物的英雄业绩,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相关的政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这时期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的通讯报道、评论、读后感达到了1000多篇,这些文章中有很多被多次转载,有的被绘成连环画、漫画刊出。各地读者、作者的信件和文章雪片一样飞向各级报刊编辑部。
新闻界的这些大动作引起了文艺界的高度关注。文艺界只慢半个节拍。他们纷纷厉兵秣马、紧锣密鼓地策划着一场文艺会战。
大战首先从北京打响,然后呈爆炸状向全国蔓延。领头的是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他们仅用10天时间,便排出了8场话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3月9日起向首都观众演出。紧跟其后,久负盛名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也排出了同名话剧。北京其他艺术团体、中央直属部门、大型厂矿、解放军各兵种的文艺团体,也竞相排出了同名话剧和专场节目并隆重上演。
戏剧界不甘落后。中国戏剧出版社陈北鸥等几位编剧一个夜晚便赶出了剧本。北京实验评剧团当夜就等在出版社的会客室里,编剧们编出—场,他们就排练一场,仅用18个小时就排出了同名戏剧。
北京曲艺剧团果断放弃了在首都连演400场不衰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用68个小时排出了同名曲剧。中国广播说唱团排出了曲艺大联唱《颗颗红心紧相连》。中央音乐学院排出了6个乐章的同名大合唱。
首都的演出潮迅速波及全国。辽宁、河北、陕西、上海、天津等20多个省市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都相继投入舞台大战之中。山西的舞台演出更是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用诗歌、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表现这一重大事件的热潮,也辐射性地撒向全国,各种美术作品遍地开花。出版界紧跟其后,结集出版了大量书籍。发行部门以冲刺般的速度把各种书目送往全国。
电影界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到了文艺会战中。北京电影制片厂仅用一个晚上就编成了脚本,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拍摄成了电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3月30日在全国影院同时上映。
翻看相关资料发现,随着新闻界和文艺界的介入,“平陆事件”被一再放大,拔高,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意义。而其中最重大的意义就是非常及时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好”这个命题。当时的新闻界广泛认为,在3年自然灾害导致全国范围的饥饿和人为浮夸风困扰中华大地,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产生怀疑的时刻,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有力地谴责了资本主义,赞美了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社会主义好”5个大字。这对克服自然灾害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悲观情绪,鼓励人们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稳定全国的社会秩序起到巨大的作用。
同时,通过61个中毒民工被救事件,人们感受到了共产主义协作精神,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深深地接受了全国一盘棋思想。一个学习首都人民、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活动在全国掀起。对纯化社会风气,促进当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一个事件如此持久热烈地卷起新闻、艺术、出版潮,这在历史上的确是少有的。
但事件引起的余绪并未结束。
1994年末,《追求》杂志发表了《中国青年报》原总编、高级记者王石的《爱心悸动:从60年代到90年代——“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引起的对话》一文。该文以赴安徽参加全国青年报刊年会为楔子,围绕“繁荣经济与道德建设”这个主题,采用问答式的方法,纵谈“平陆事件”的悠久影响和意义,议论现实社会风尚等时代话题,希望党和国家花较大力气加强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道德体系。此文犹如一声春雷,在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之后不久,笔者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今何在》一文,记述了中毒民工的经历、生产生活近况和思念恩人的心情。此文先后被全国几十家报刊转载。
电视媒介这时参与了进来。先是平陆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心愿》,紧跟着山西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片《北京—平陆友谊长存》。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也拍摄播发了有关新闻。这些都为平陆、北京的相互慰问作了良好的铺垫。
敏感的平陆县委非常重视这些动向,决定利用春节前夕,对当年支持和帮助过平陆的首都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回访慰问,并迅速制定了方案,成立了领导组,起草了《给全国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有关慰问材料以及反映平陆变化的册子。1996年2月6日,由10名中毒民工代表组成的慰问团踏上了赴京之途。
慰问团到京后,受到了北京各界的热烈欢迎。他们被安排参观了天安门城楼和航博馆,走访了卫生部、北京特药商店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受到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接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单位先后播(刊)发了新闻和文章。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以“36年还愿”为题作了滚动播出。一时间,“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再次风靡北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新闻界的连续报道“烧热”了北京人的心。就在平陆慰问团回到家乡不久,首都便由北京电视台、北京特药商店牵头,以当年救人英雄为主,9家新闻单位参与,进行赴平陆慰问前的准备工作。
4月20日,由北京各界人士27人组成的慰问团从京启程赴平陆。22日上午10时到达平陆,平陆人民倾城欢迎。车刚一停下,早已翘首等待的“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及家属一拥而上,紧紧地抓住他们的手,亲切地问候着、述说着。平陆县委、县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附近的老百姓纷纷赶来看望当年抢救中毒民工的亲人们,会场上挤得水泄不通。
明年,将是“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事件50周年,据说,有关部门还要策划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