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降低一点高度
2009-12-25卢文章
卢文章
曾经读过这样一段话:“高处有月亮,但是假如你的目标是苹果,就不必飞得那么高。因为如果你的目标是苹果,而你飞到1万米的高空,那么你既得不到月亮,也看不见苹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总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飞得高,都能到达“月亮”而不只是苹果,甚至在我们内心深处,已自作主张地为学生确定了目标——“月亮”。于是,我们总是用我们所期望的高度标准去评价学生,有的学生尽心尽力地得到苹果,我们不但不给予肯定和鼓励,反而为他没有到达“月亮”而生气,轻则对他们的成绩视而不见,重则冷嘲热讽,不经意地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自尊心。
我们的教育赋予了差生太多时髦称谓,双差生、后进生、学困生等。但又有多少位教师去真正为学生设计他们的学习前程呢?作业布置千篇一律,一些学困生为完成作业而不被教师训斥甚至惩罚,抄袭作业蒙混过关。考试时试卷千篇一律,学困生不会做也不得提前离开考场,而枯坐冷板凳。心理疾苦更是不被重视。因而造成许多不良习惯。新课程就是要求我们每个教师设身处地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降低难度,让学困生在学习中尝到甜头,尝到成功的快乐,重新找回那份久违了的自信。在作业布置上,我们能否考虑到差生的能力,而布置一些必作题和选作题,让他们尝试着在选作题上开动脑筋,鼓起向困难顶峰攀登的勇气。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我们不妨光顾一下差生的反应和眼神,给那些不爱发言或爱出错的学生一点陈述自己设想的权利。虽然他们有时答非所问,但只要他们想答愿答,就说明他们思考的机器在运转,就应该给予肯定,虽然他们打乱教师的教学步骤,但只要老师善于调控,并善意地指出不足,对学困生信心的鼓励是大有裨益的。课下辅导时,教师应主动走近学困生,调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真心实意地为其排忧解难,而不是蜻蜒点水,一带而过。家访时一位家长的话至今令我十分感动,我的孩子是笨一点,但我不希望老师体罚孩子。至少他还有一副好身体,如果学习不行身体再跨了,那孩子就彻底没希望了。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教师降低一点高度,用心体会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你就会发现退一步天高地阔的别样风景。只要我们教师不做揠苗助长的蠢事,学困生是能够有所进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