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中的“不合作”
2009-12-25程永超
程永超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体验、参与、合作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却发现热闹的表象下却有着不和谐的音符:“优势”学生比“弱势”学生表现出更为积极和更高质量的参与,他们总是承担着小组活动的重要工作,包括支配组员,提供资讯、汇报成果,俨然成了学习的主角。而有一部分学生却总是不能承担实质性工作,他们或偶尔随声附和,或一言不发地充当听众,更有甚者趁机打闹嬉戏,成了合作学习中真正意义上的“不合作者”。毫无疑问,这使得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了。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关注这一部分“不合作”者,让全体学生走向真正的合作学习。
一、 透视合作学习中“不合作”
1.观念偏差人为导致“不合作者”的存在
尽管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师生观念上的偏差往往导致合作学习中“不合作者”的存在。对多数教师而言,成绩好坏仍是区分学生优劣的主要尺度。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有些教师总是给予“优生”重任,让其充分地展示自己。而“差生”却很少能获得表现的机会,只能在一旁当看客。而对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认真听讲”的上课方式,缺乏参与的经验和技巧,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作意识。而部分“优生”把“合作”当成自我表演的舞台,认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是累赘,忽视其他合作成员和集体的利益。久而久之,这部分所谓的“差生”因得不到任何信任和鼓励而逐步沦为合作中的 “不合作者”。
2.情感障碍主观影响“不合作者”的参与
从主观上看,不难发现那些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弱势群体”主要有如下一些表现,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其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一是性格内向:这类学生虽然上课认真听讲和思考问题,但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于是不愿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二是缺乏兴趣:这类学生认为学习的主题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动力,因而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所学的知识肤浅零散,因此不敢参与合作学习。三是学习困难:这类学生虽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学习方法不恰当,造成其语言基础薄弱,因而产生焦虑情绪。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犯语言错误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嘲讽,所以回避“合作”。
3.机制缺陷客观上限制了“不合作者”合作能力的发挥
从客观上看,由于小组合作机制不完善,导致“不合作者”的无所作为,从而限制了其合作学习能力的发挥,挫伤了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组不均。有些教师对合作分组十分随意,往往按前后桌关系或学生自己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这往往导致各小组实力不均。有的“强势”小组合作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硕果累累;而有的“弱势”小组却冷冷清清,收效甚微,有的甚至半途而废。
(2)任务不均。在进行小组合作任务分配时,一些教师往往把重要的任务分配给“优生”,使其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而对“弱势”学生,教师则常常让其充当次要的小组角色,承担较少的合作学习任务,使其没有机会发掘自己的优点,体现自身的价值。于是,他们逐渐对小组合作学习感到不知所措。
(3)检测不均。在检测合作学习成果时,有的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总是让“优生”代表小组发言。“优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相反,“弱势”学生的发言机会却极少。有时即便他们鼓足勇气地开口发言,教师也常常对其平庸的陈述表现得不耐烦,或对其语言错误进行批评,这极大地挫伤了其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4)评价不均。优生善于思考,且语言功底扎实,因而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流利的表达,为此,他们经常得到教师的称赞。相比之下,“弱势”学生的思维较简单,语言表达也显得零乱而无新意,且断断续续。为此,他们很难得到教师的夸奖。至于其是否有进步,教师也很少提及。这种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评价方式使得“不合作”学生最终不得不退出合作学习的舞台。
二、 探究“不合作”者参与合作学习的策略
1.转变观念,引导“不合作者”参与合作学习
(1)教师树立正确观念。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对“不合作”学生的偏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倾听“弱势学生”的发言;留意那些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的学生,及时与其交流,协助其参与合作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意识,使其学会接纳和帮助这些“不合作者”,构建民主和谐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要帮助部分学生改变过去对待“不合作者”的错误态度,学会与其合作。如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不搞“个人英雄主义”,不轻视“弱势”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用心倾听其倾诉,对其优点表示赞赏,对其缺点给予礼貌的提醒和适当的帮助,以形成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气氛。
2.疏通情感,激励“不合作者”融入合作学习
(1)克服胆怯,体验成功。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经常与其沟通,消除其与人交往时的胆怯和害羞心理。在合作学习时,要激发其参与意识,鼓励其把内心想法大胆表达出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这样,他们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意识到自己对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责任感,使其渐渐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
(2)端正态度,体会乐趣。对于合作探究毫无兴趣的学生,教师除了平时的心理辅导和严格监督外,更要想方设法让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其端正态度,摆脱懒惰,学会思考,能够热情主动地加入合作的队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极好途径。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其集体荣誉感,增强其学习动力,使其在热烈的氛围中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
(3)提高水平,树立自信。对于学习困难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要帮助其改良学习方法和策略,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其次在合作活动中要鼓励其克服焦虑,积极参与,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对不会引起误解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努力提高其语言运用的能力。随着参与度的提高,他们的信心会逐步增加,自然也乐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了。
3.完善机制,促进“不合作者”共同合作发展
(1)恰当分组,最佳搭档。恰当分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良好开端。教师尤其要考虑到“不合作”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为其作好安排。使其在小组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不会游离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将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与活泼开朗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这样内向的学生会被这种活跃气氛感染,也能参与合作学习。而缺乏兴趣,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将其安排在责任感强,积极上进的学生一组,使得他们迫于压力,不得不对自己严格起来。对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不得法的学生,可以将其安排与基础扎实且乐于助人的学生一组,这样薄弱的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而基础好的学生也可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教学相长”。
(2)拼图组合,各司其职。合理分配合作任务,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独一无二的特殊作用,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正如每一位成员像一片独具形状和颜色的图块,它在特定的方位具有特定的功能,缺少了它整个版图将是残缺的,甚至是难以辨认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使每位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都有事可做。如在“美在家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让学生为家乡的古建筑做旅游广告,让小组中较内向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锻炼其交际协调能力;让缺乏兴趣的学生去拍摄古建筑的照片和上网收集资料。这样,“弱势”学生就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这种信任和责任对他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3)轮流发言,全体锻炼。汇报任务活动成果是检测学生合作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弱势群体”合作学习情感的极好时机。全组成员在协商一致后将活动成果整理好,进行全班汇报交流。这时可以让每个组员轮流发言,这样,人人机会均等,全体组员都得到了锻炼。如上述任务,各小组选出四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到台上去介绍,每个成员轮流介绍一个,当发言不够充分时,其他组员还可补充。这种集体行动给内向的同学壮了胆,使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给懒惰的同学施了压,使其变得勤奋了许多;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指了路,使其在“优生”的带动下也能理清一些头绪。
(4)综合评价,共同提高。在小组汇报后,教师要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评价,但要改变以往只重优生好坏,或只看合作成果优劣的评价方式。而应对参与活动的成员数量、合作状况、以及“优势群体”对不合作者帮扶情况及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时突出每位成员对小组的贡献。尤其要对小组中“不合作者”的进步和对小组的贡献进行鼓励嘉奖。这样,“不合作者”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