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句诀”妙译文言文

2009-12-24赵文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0期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使艰深的文言文翻译变得浅显而易于操作,是许多高中语文老师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性地编了一首“八句诀”,使枯燥的文言文翻译为变得简易可行,在连续多年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翻译 通篇理解 瞻前顾后

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使艰深的文言翻译变得浅显而易于操作,是许多高中语文老师极为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根据高考考纲的要求和高考评卷的评分标准,结合学生考卷中文言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平时训练中常犯的错误,总结性地编了一首“八句诀”,使枯燥的文言翻译变得简易可行,在连续多年的高考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写下来,与广大同行共飨。

诀曰:

文言翻译莫畏难,通篇理解是关键。

重点词语务落实,瞻前顾后不可偏。

疑难句式须辨明,省略部分要补全。

字字落实乃前提,无中生有应避免。

下面逐句予以浅析:

先说“文言翻译莫畏难,通篇理解是关键”

头一句无关宏旨,要害在第二句。“通篇理解”之所以是翻译的关键,首先是对“考试说明”中“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这一考点的正确认识。因为理解是翻译的前提,理解不了,也就翻译不了。其次,要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文章中的点睛之笔,是文中的要害之处,并非孤立的存在。要译对译准,就必须明确句子的前因和后果,找到翻译这句话的依据,而不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例如2003年全国卷第16题的两道翻译题: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②“君厌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第一句是唐太宗在百僚(官)面前对裴矩的赞赏,大意为“裴矩竟然能够当庭辩驳,不肯当面顺从。”这就让人费解。唐太宗的目的是要彰显裴矩“不肯面从”的气节,为何却用了“遂”这样一个表示裴矩的行为是出乎自己意料的词语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要译对这个句子,就必须纵观全文,通篇理解,查找事情的原委。通观全文,原来裴矩在隋炀帝时期任吏部侍郎时,的确是个十足的佞臣。一是他虚情矫饰,一味迎合炀帝的昏庸奢侈。当炀帝幸东都时,“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劝告)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于洛邑,以夸诸戌狄,终月而罢。”结果连“夷人”中的“有识者”都“咸私哂其矫饰焉”。二是他作为炀帝宠幸的臣子,不管社稷安危,只知保全自己,“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三是他在隋炀帝“昏侈逾甚”的情况下,作为炀帝的近臣,不但“无所谏诤”,反而“但悦媚取容而已”。正因为他以前的作为给人留下了奸伪的印象,所以当他在朝廷上当面向“即位之初,务止奸吏”的太宗皇帝进谏时,太宗发出了“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的感慨。

第二句是司马光对上述历史事件所作的评论。大意为“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成奸佞;君主喜欢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佞就会变成忠诚。”因为司马光认为,裴矩之所以“佞于隋而忠于唐”,并非他本人的人格发生了变化,其根本在于国君(帝王)的表率作用。“君者表(测量日影所用的标竿)也,臣者景(影)也”,“君明臣直”。所以他作出了“君厌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的评论。这里,如果没有对全文的通篇理解,就难以译出第一个句子,第一句译不准,要译好第二个句子就无从谈起。所以说要译对译准文言句子,“通篇理解是关键”。

再谈“重点词语务落实,瞻前顾后不可偏”

这两句是基于文言翻译的评分标准而言的。高考文言翻译的评分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译对句子的大意,二是译准句中的重点词语。这里,“务落实”是强调重点词语翻译的重要性,“瞻前顾后”是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的思路和方法。一般而言,译对大意并不难,但译准重点词语则不易。要译准句中的重点词语,除了要积累相当数量的文言词语外,更要紧的是要掌握能够根据文言重点词语前后文语境进行推断的能力。例如2005年山东卷第15题翻译(1):“遂大困,寻死富阳。”本句中的“遂”和“寻死富阳”都是寻常文言词语,不难译出,但“大困”的“困”,却要费一番思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0版169页)对“困”有四种解释:①困窘,困难;②被困,困住;③困倦,疲乏;④贫乏,贫困。四种释义,哪种最为贴切呢?这就必须“瞻前”寻找造成“大困”的原因。查前文:“父日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遭遇火灾,家财荡尽,流落到富阳;精神郁闷无所寄托,消沉灰心,不再置办产业谋生,家庭的贫困即在情理之中了。“困”的原因找到了,全句译为“于是十分贫困,不久死在富阳”便顺理成章。再如2006年全国卷Ⅱ第11题翻译(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本句中,“陛下”“一人”“之”“而”“召”都是常见文言词语,不难译出,但“以”“誉”“毁”“去”几个词却要费一番思量,要想落实这几个词语,就必须“瞻前顾后”来查找有关依据。先瞻前:“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这是说,有人在文帝面前说了赞誉季布的话,所以文帝召季布到京城,想让他做御史大夫。但后来,“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这是说,又有人在文帝前说了诋毁季布的话。结果季布“至,留邸一月,见罢。”再顾后,文帝的用人不专,惹得直性子的季布不悦,于是季布当着文帝的面说出“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的话。至此,我们明白了季布来京离京的原委,也就明确了“以”、“誉”、“毁”、“去”几个词语的意义,从而轻松地译出全句:皇上因为一个人的赞誉而征召我,又因为一个人的诋毁(诽谤)而赶走我,我恐怕天下的有识之士听到这件事就可以窥测到你的深浅了。

再看“疑难句式须辨明,省略部分要补全”

所谓疑难句式,是相较于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而言的。文言疑难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介宾短语)后置句,疑问句等。这些句式近年来高考中都有考察。下面略举几例:状语后置句,如2005年广东卷第14题(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6年天津卷第15题(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2008年全国卷Ⅰ第11题(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宾语前置句,如2006年全国卷I第16题(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8年天津卷第15题(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同年江西卷第13题(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治矣。”2009年浙江卷第21题(2):“人之所有,唯恐其不吾予也。”2009年天津卷第12题(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被动句的,如2006年浙江卷第15题(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判断句的,如2006年江苏卷和11题(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2007年天津卷第15题(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2006年浙江卷第15题(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辨识疑难句的前提在于对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有十分明确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比较的基础上辨明文言疑难句式和现代汉语常用句式的差异。

对文言疑难句式的辨识只是翻译疑难句式的第一步,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复位”。即在把文言疑难句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把后置或前置的成分回复到符合现代汉语句式特点的位置上去。如现代汉语的状语(介宾短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前,翻译时就必须将后置的状语复位。像“见忌于上”一句中,“忌”是中心动词,“于上”就必须复位在它的前边,译为“被上司忌恨”。再如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是动词谓语所牵涉到的人或事,而“近代未之有也”一句中,“有”是中心动词,“之”本来应受“有”的支配,故应回复到宾语的位置,译为“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文言文的省略是一个常见的语言现象,本不足为奇,但译为现代汉语时,则必须补出省略的部分,不然就会造成句子成分的残缺,影响句意的表达,所以说“省略部分要补全”!

文言文的省略,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从句子的成分来看,主要省的是句子的主语、宾语和介宾短语的宾语。省掉主语的,如2009年全国卷Ⅰ第11题(1)“(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会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括号中为补出的文字,下同)2009年上海卷第20题:“比还,(郡守)谒周舍,再拜引咎。”省掉宾语的,如2005年全国卷Ⅱ第11题(1):“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之),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省掉介宾短语的宾语的,如2005年广东卷第13题(2):“主薄大惊,遽以(之)白就。”二是从省略的词语分析,省略的主要是“之”“于”两个字。如2002年全国卷Ⅰ第16题(1):“及死之日,知(之)与不知(之),皆为(之)近哀。”2005年湖南卷第15题(1)“因乞(于)李氏以归。”同年山东卷第15题(1):“遂大困,寻死(于)富阳。”2007年广东卷第9题(1):“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之)。”2008年安徽卷第11题(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之),所甘心焉。”2009年天津卷第12题(3):“于是鲁君不杀(之),遂生来缚而柙以予齐。”2009年广东卷第9题(2):“诏不许(之),然甚壮其意。”2009年湖北卷第13题(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之)入山。”

最后来看“字字落实乃前提,无中生有应避免”

前一句是针对文言文特点而言。文言文的最大特点是以单音词为主,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这也正是文言文被译为现代汉语后字数会增加的原因。因此,翻译文言句子时,必须注意每个字的落实,特别是一些虚词,决不能随意丢掉。如2009年广东卷第9题翻译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有考生就译为“皇帝不允许,但认为他的意愿非常勇敢。”意思是对的,但由于未能落实“诏”字,也就难以得到满分,殊为遗憾!

后一句是针对考生试卷中常见问题而言。考生试卷中的问题之一是该译的没有落实,却往往凭主观臆断,无中生有乱译一通,导致丢分。如2009年广东卷第9题翻译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有考生竟译为“对迪说:‘你是不想耽误了国家大事,所以恩怨就过去了”。不但未能落实原句中的“向”“欲”“吾”“参预”“殆过矣”几个词语,而且无中生有地译出了“想”“耽误”“所以”“恩怨”“过去了”等词语,因而未能得分。

总之,文言翻译如果能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这也就是“授之以渔”的道理!

作者简介:赵文英,广东省惠东县惠东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