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技文”推断题命制思路揭秘
2009-12-24王天宝
【摘 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就是要依据所阅读的文章内容(即已知的内容)来断定所阅读文章以外的内容(未知的内容)情况。这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已知的内容方面——必须是完整、准确、可靠的文章内容;二是未知的内容作为得出的结论,是所读文章没有的,但必须与已知内容一致;三是推断的过程、方法必须科学、符合逻辑。三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科技文 推断 揭秘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在高考中出现已有近十年了,然而考生的正选率仍然很低。有的老师面对此类题目不能给学生合理、满意的解释,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以然;更有的模拟题,题干要求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但选项却没有进行推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考点再做深入探讨。所谓推断,就是推测、断定。推测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像不知道的事情,断定就是下结论。这里“已经知道的事情”是推测的依据,“不知道的事情”是推测的结果,即下的结论。“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就是要依据所阅读的文章内容(即已知的内容)来断定所阅读文章以外的内容(未知的内容)情况。这里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已知的内容作为依据,必须准确、可靠;二是未知的内容作为得出的结论,是所读文章没有的,但必须与已知内容一致;三是推断的过程、方法必须科学、符合逻辑。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犯如下的错误。
一、已知的内容方面——不是完整、准确、可靠的文章内容
既然“已知的内容”是整个推断的依据,那么必须完全符合文章的内容,做到准确、可靠。如果推断的这一基础不准确、不可靠,即使过程科学、结论正确,那也不能叫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近年的高考题都是四选一的形式,常常每个选项前半句概述原文内容,后半句是推出的结论。命题人往往在前半句对原文内容,或错误地概括或篡改或歪曲,以迷惑考生,从而考查考生对原文理解、把握和推断的能力。因此,做题时要认真比对,尤其注意概括的内容多少、范围大小等。例如
1.错误概括原文内容
2007全国卷Ⅰ第7小题D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推断的前半部分原文是这样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2.夸大或缩小内容范围
2009全国卷Ⅰ第6小题B项“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这个推断的前半部分原文是这样表述的:“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注意“原始社会晚期”,题中“始终”的说法不准确。
二、未知的内容方面——与原文内容的内涵、外延不一致
未知的内容是推断出的结论,不是文章已经阐明的观点,但必须与已知内容严丝合缝,高度一致。命题人常常在结论的内容多少、范围大小,已然、未然,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时态方面“做手脚”,以迷惑考生,达到考查学生推断能力的目的。而这些时态又要用一定的语词来表达,因此,做题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结论句所涉及的表示时态的词语。
1.与原文内容矛盾或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2006年江苏卷第7小题A项“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传统不会改变”与第五节提到的清末民初的“一反传统”相悖。
2008年浙江卷第10小题C项“文化的辐合趋同意味着对地球生命体系的破坏,它对人类弊大于利。”文章只谈文化辐合趋同的“弊”而没有涉及“利”,故“它对人类弊大于利”一说在文中事出无据。
2.外延不一致
2007年江苏卷第7小题D项“汉学研究曾经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现在的作用则是通过对话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范围缩小。从全文来看,汉学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帮助外国人“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一方面能帮助“中国人向世界敞开自己”,“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2009年全国卷Ⅱ第6小题B项“《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原文说的是“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应该是指“南北朝以前”。这样范围扩大了。
3.时态错误
2007年全国卷Ⅱ第7小题B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定,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超前肯定,“将使”“都得到充分”不合实际。
2008年四川卷第7小题A项“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观点绝对化。
三、推断过程方面——不符合逻辑
推断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推理须符合逻辑,否则就不科学。逻辑是思维的规律、认识的规律。当然,这里所需要的逻辑也仅仅是高中生应该懂得的极其普通的一般意义上的思维规律、认识规律,是考生在全面准确把握阅读内容的基础上稍加辨析就能体会、理解的逻辑。
1.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2007年全国卷Ⅱ第7小题A项“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果倒置,“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前提不是结果。
2008年四川卷第7小题B项“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强加因果,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文中说的是“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
2.偷换概念
2008年四川卷第7小题D项“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说法错误,应是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损耗大约四分之三,不是自身损耗。偷换概念。
3.无中生有
2009年全国卷Ⅱ第5小题C项“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这“经”没有关系。无中生有,原文说“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这样说来,清代今文经学派还是承认“经”跟“经纬”这“经”有关系。
2009年全国卷Ⅱ第7小题C项“《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原文说的是“《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所以“《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无从考据。
正确的推断都是一样的,错误的推断各有各的原因。上面列举的近年高考试题中推断题出现的错误,有的材料用四字词语或者八字词语分别概括。那样的形式便于记忆,但不能体现推断题的命制思路和基本特征。随着阅读材料的不同和命题人思路的变化,也许在今后的高考题中还会有更复杂的推断错误形式,但不论怎样变,推断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不会变,因为它体现着人类的思维规律和认识规律。明白了这些,经过学生的认真阅读、仔细辨析,经过老师的严格训练,我想面对这道难题应该会有所突破。
作者简介:王天宝,河北省平泉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