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师说》教学
2009-12-24王清秀
【摘 要】关于《师说》的中心论点,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作者从文章论述的内容、文章的针对性以及文章论述的层次结构三方面进行了探析,得出“学必有师”为文章的中心论点的结论。
【关键词】中心论点 内容 针对性 结构
【摘 要】关于《师说》的中心论点,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作者从文章论述的内容、文章的针对性以及文章论述的层次结构三方面进行了探析,得出“学必有师”为文章的中心论点的结论。
【关键词】中心论点 内容 针对性 结构
综观多年教学情况,关于《师说》的中心论点,众说纷纭:或曰“古之学者必有师”,或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或曰是以上两者的集合,或曰“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
第一,从内容看,其论述重心是从师道问,问道必从师
道,古已有之,师,随道而在。人非生而知之,定有疑惑,所以要学习就有老师,老师本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作者论述的内容涉及古学者、古圣人、今之众人,爱子的家长,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之族,孔子、李蟠,行文并非尽论古之学者,也非只论学者必有师,所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学者必有师”都不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至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只是“吾师道也”的一个自然的结论,全文没有一段刻意围绕它来论述,论述它也没有论述“学必有师”的训诫意义大,所以它也不是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都不是中心论点,那么这两者的集合当然不是中心论点。文章内容简短,又没有设立几个问题来谈,因此无法确立多个中心论点,也不必提出两个以上的中心论点。韩愈文中所言之师,有先闻道之师,有教文章句读之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有巫医乐师百工一技之长之师,有术业专攻之师,有路人之师,韩文所言之学又相当广泛,所以全文的中心论点自然是“学必有师”。
第二,从文章的针对性看
针对师法儒道的情形好久没有传承了,是针对人们难于解脱道统学业困惑疑难的实际情况的,不是针对“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韩愈25岁中进士,到29岁受丞相董晋赏识在汴梁做董晋节度使的推官,后又在徐州做宁武节度使张建封的推官(管理行事的官)。韩愈受到社会历练,看到藩镇割据的混乱,伦理道统的沦落,社会规范的毁弃,在34岁正式步入仕途任国子监四门博士的第二年,就甘冒指责笑骂的风险,顶抗耻师、弃师、人不敢言有师的劣风恶俗,作《师说》申述了人师的重大作用,堂堂正正地表明了自己乐为人师,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力图扭转讥师充师耻于从师,“不闻有师”“人益不事师”不复古道的恶劣世风,这就必需论及从师问道,也就必需将“学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来切入论述,阐发自己立学立教,重师重学恢复儒家道统的主张。
第三,从文章论述的层次结构分析
第一段,借后人行事提出一个论断:“古之学者必有师”,喻告了“学必有师”这一论点。然后加道理论证,其一,从老师的作用看,有传授儒道,教授学业,解除道业等方面疑难三大功用,因此古之学者必有师;其二,从人的认知历程看,人既非生而知之,就必然有惑不解,若不从师而学,终不解惑,这又从反面论述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理。从论述之中,我们实则看到对“学必有师”论点的论证。第二段,首先将锋芒直指时弊:“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探究其原因,有一,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就远远落后于古圣人,愚而加愚;有二,爱子的家长择师教子习文与句读,而于自身,则弃师耻师,又无视儒道,弃大拾小,没有真正做学道有真师,这是很不明智的;有三,士大夫们根本不让说有师,对言师言弟子的人群聚笑讥,又以年纪大小官位高低为理由搪塞从师学习,满怀从师可耻或认为是阿谀逢迎拍马溜须的畸型心态,于是出现了身处上层社会的士大夫们智慧反不及下层社会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怪现象。这三层深挖了师道不传,人们存惑,耻师弃道的社会祸根,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的道理。第三段,阐述圣人不固定只向一位老师学习,如孔子广泛向别人学习,向贤不及己的人学,向同路人学,包括向弟子们学,向有专门学问和专长的人学,他是从师而问的典范,是学必有师的楷模,孔子以这种虚怀若谷的从师而问的态度学习他人之长,厚积知识,丰富了儒学道学,成了布道天下的至圣先师。这个正面立旗,光辉高照,使耻师弃师无师论者侏儒匍匐。本段以最高权威人物孔子有力证明了“学必有师”论点的成立,完成了本论部分。第四段,表面看来是交代本文写作缘起,实则是宣传推广行古道、学古文、拜师学习。韩愈褒扬17岁的门生李蟠说他反时俗而行,实行古学者从师问道的方式拜“我”为师进行学习,通晓儒学经典著作,学问了得。作者在这一番赞扬之中,为时人树起了一个学必有师的样板,起了补证“学必有师”这一论点的效果,使全文立意表达完满,意尽而止。从全文层次结构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只能是“学必有师”,舍此则驾驭不了全文所用的材料。
作者简介:王清秀,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