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2009-12-24王文春
王文春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如何有效的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笔者在多年的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中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策略。
一、搞好学校德育阵地建设
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生活场所,成为儿童养成良好德育品质最集中、最丰富的社会生活环境。德育工作阵地建设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文化墙的建设,主要突出学校教育理念、校风、学风、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方面的内容为主。使学校形成浓浓的教育氛围。
学校教学楼过道、墙壁的装饰,主要悬挂名人名言,伟人语录和富有教育、启发意义的警句或警示性标语。体现学校无初不教育的思想。
学校板报、橱窗,主要展示学校德育工作成果,学校重大活动的剪影,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各种行为习惯训练标兵的照片,情况介绍等。突出榜样的感化教育作用。
学校广播、电视台内容注重教育的针对性。主要报道学校一个星期中校内出现的好人好事,学生一个时期行为偏差的纠正,或者结合时事宣传国家、市区一些重要的新闻等。
升旗仪式活动,每个星期一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时机,不但对上一个星期中同学们在学习、纪律、清洁卫生、行为习惯进行全面的总结,而且对本周的全面工作进行了部署。特别是国旗下讲话,同学们能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和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进行别开生面的演讲,把德育教育融入生活中。
班级黑板报,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编排,如班规班约,学习一日常规,信息台,七巧板,游乐宫,大擂台等等。把同学们的行为习惯训练,时事信息交流,智力开发训练等融为一体,对学生的德育收到很好实效。
二、注重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一致性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得先有一个计划,做到胸有成竹,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的德育工作,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在学期(或学年)初,就应该根据《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密切结合本校“德育教育规划”,学生实际和学生各年段的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以指导全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出台后,要认真根据各自担负的工作特点,诸如团队工作、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工作、保卫后勤工作等,拟定出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案。这个方案应从学校总的德育工作计划出发,思路上保持与学校工作计划一致,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要结合本职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具有创新性。这样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上下同心,左右同步,以期顺利实现德育任务。
三、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统一性
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实现德育任务的重点环节,也是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尤其要强调实施的统一性,来不得半点的分心和马虎。如对学生进行清洁卫生的养成教育,不少的学校都觉得是长期困扰学校的一大难题,很难解决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一个,就是领导、教职员工在抓这项工作上未形成合力,或者说合力形成得不够所致。想一想,一所几百、上千学生的学校仅靠学校领导几个人和值周教师能抓好吗?实践证明是困难的。有学生想:你校长讲得口干舌燥,气得脸色铁青,而我们班主任根本不当一回事,乱扔纸屑还怕什么呢?有老师想,你校长也太过分了,学生乱扔点废纸,随地吐口口痰有算得了什么大事?不值得经常放在嘴上讲,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只要我把教学质量拿上去了就行了;有的职员想,你看某老师见到他班的学生乱丢乱扔都视而不见,我有何必多管闲事呢?就这样,由于教育工作者之间对开展此项工作的认识不同一,未和学校工作保持合力,所以就长期出现学校清洁卫生时好时差。清洁卫生这个本身就属于动态管理的难题也就成了一道老大难问题了。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
再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教育,现在不少学生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生活,只想到别人给自己服务,不愿出力为他人。学校在校内往往要安排一些适量的劳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又锻炼了学生的品质,陶冶了良好情操。然而有的班主任看法就不一致了:“学生到学校来是读书的,有不是搞劳动的!”“凭啥他班的任务轻,我班的任务重?”等等,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学校就很难收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效果。
诸如此类,由于在具体开展德育工作时未形成合力或共同作用不够,学校就很难实现德育任务。
四、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在学校常规的德育工作中,都会以“五爱”教育为核心,凭借日常集会、班会和重大节日庆祝活动为教育载体,搞好德育,这是众所周知并值得肯定的有效的好方式。笔者在此提出的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是说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务实执行年初德育工作计划的同时,要结合社会、班级、学生个体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1、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把学生的德育融入社会大家庭,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譬如,结合政府开展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时,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我是遵纪守法小公民”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遵纪守法和安全防范的意识;结合城市交通 治理时,可以进行“交通安全连着你我他”的等知识竞赛,教育学生从小遵守交通法规;结合街道社区开展的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时,可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宣传、清扫街道、清理“牛皮癣”活动。同时以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学习、领会国家、市、区重大的会议精神,做好时令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正面教育的熏陶。
2、结合班级实际,把德育深入学生的实际行为中。一个学校的十几或几十个班,都有其各自的班级实际。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现时表现,或结合班级中一段时间内学生某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既可进行正面的表扬,树立学习的典型,又可就学生行为中的某些不足实施批评帮助,及时纠正他们的行为偏差,使德育贴进学生的实际,贴进学生的生活。
3、结合学生个体实际,进行德育活动,把德育落实到具体教育对象中。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思想。学校的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教育对象;学校的每个地方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感化教育学生做好的教材。我们不但要用知识、语言去教育帮助学生,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鼓舞学生。使学生能自觉改正意识上的不纯,行为中的不足。同时,我们每个教师 还应从全局出发,不能把自己班级的学生当作私有财物一样,一旦某个教师在教育自己班上的学生,特别是当着他人的面在教育学生时,就认为是对自己教育工作的否定,在给自己的工作找茬,当着学生面为学生开拓,为其辩护。这与其说丧失了学校德育评价的同一性,不如说是在袒护、包庇学生的行为过失,在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这种教师的行为在学生德育中是应当摒弃的。
五、强调学校德育工作评价的同一性
评价是作为教师都经常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而且评价标准从领导到教师大多都能取得一致,采用同一标准。但是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员工们是否做到了采用同一标准呢?这就很难说了。不少学校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订了《校规》或学生操行量化评比方案,但又有多少教师去认真钻研,一丝不苟地去执行呢?有的班级平时缺乏评价记载,无资料搜集和积累,一旦学校在学年期末下达表彰各类优秀学生的推荐名额时,老师们就进行主观指定,或者假借学生推选之名,实则还是老师心目中的几个“乖”学生。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觉得老师不公正,同时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会将老师的不公告诉家长或找校长反映,从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效果。
有的班级,班主任对学生的纪律教育不够严格,未形成良好的守纪习惯,学生在他人上课、集会、做操或公共场所随随便便,东吵西嚷,当别人指出是个问题时,有的却不以为然,当着学生的面为其辩解,说什么“这反映了我班学生的活跃,就要这样才不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此等等。由于评价标准的不同一,也就导致了德育效果在各班的不同一。
六、探索学校德育教育方式的创新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儿童德育情感的发展具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是道德情感是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二是道德情感是从狭隘和模糊逐渐发展到初步深刻和比较稳定;三是道德情感是从具体的道德情感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道德情感。
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只局限在教育工作中,而应当把德育寓于学生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这里所说的德育方式的创新,是指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德育“不应把孩子局限在固有的模式之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识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譬如,同样是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教育”,低年级我们可结合平时的活动,以趣味游戏训练同学们做操集合时做到快、静、齐、轻来体现全班同学的风貌;中年级运用设置情景活动,如模拟学校运动会前,同学们对报名参加比赛的不同态度来同学们辨析,哪些表现是热爱集体的,哪些行为是不爱集体的;高年级以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组织同学郊游,参观时服从班级小组的安排,做到守时、守信,不做有损学校、班级、小组声誉的事情等来开展。
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教育和教学活动,就会从狭隘和模糊发展到深刻和稳定,从具体到抽象。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重庆万州区国本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樊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