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成为新闻“主角”
2009-12-23闵晓闯
闵晓闯
[关键词]媒体;大众文化;市民文化;文化机制
“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介作用的有机体态,是在现代化的城市文化环境中产生并逐步发展的,“媒体文化”往往与大众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性等问题相互纠缠,因此,大众文化成为研究媒介文化的基础性问题之一。“大众”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象征,不仅有接受的能力,更有吸收、消融、转化、反作用等一系列机制功能,正是因为有了大众的存在,媒体才得以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更大效能的裂变,从而获得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可能。媒体的存在发展与“大众文化”有着深入紧密的联系,其性质也将通过“大众文化”获得较为完整的呈现。
美国学者怀特认为,如果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样可以把各种文化也设想为一个整体,即他所谓的人类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可以区分出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等亚系统。技术系统是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的,技术系统为人类在自然界获得生存提供最根本的技术保障;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其中包括社会关系、亲缘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教会关系、职业关系、娱乐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都是以个人与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的;意识形态系统则由思想、信仰、知识构成,包括神话与神学、传说、文学、哲学、科学、民间智慧以及普通常识,以一定的符号形式表现。
殷俊博士等人的研究思考,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只是他们更进一步把视点对焦集中缩小:选择了“大众文化”领域的一种文化样态──市民文化,选择以市民文化为切入点,是一个大胆而充满挑战性的举动,也体现了其眼光的独到之处。市民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要对它进行梳理辨析直至引申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深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殷俊博士等人的研究具有可贵的价值。研究市民文化这样一个深具历史渊源、形态散漫自由的对象,泛泛而谈是没有意义的,几位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这点,于是他们选择以成都市民文化为个案,通过成都市民文化的内涵特征、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其价值意义等问题的梳理,搭建自己媒介研究的基础。研究市民文化,就要雅俗兼顾。作者翻典阅籍,借古韵史风,拂去掩于成都之城的厚重尘埃,探究成都市民阶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又穿街游道,以现代霓彩华灯探索当代成都人的精神世界,分析成都市民文化的多元构成,从各个角度广泛系统地探讨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成都市民文化。如果该书只停留在成都市民文化的意义上打转,那么充其量只是一份成都文化报告,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分量。他们很好地克服了这点,透过成都市民文化,进一步深入聚焦,将关注点锁在市民文化和传媒的关系上,引入了媒体研究的课题。作者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和作用:市民文化对传媒发展的作用、传媒推进市民文化的现代化、传媒是建构现代市民文化的主力、传媒舆论导向与市民文化的走向、市民文化与传媒内容的生产传播、市民文化与传媒文化、传媒提升市民文化的战略。无论从结构布局,还是到具体论述,都清晰地感受到本书作者强烈的逻辑性和完整的思维性。显然,作者注意到二者的互动关系,市民文化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接受者,更是一个作用者;而媒体也不止扮演一个单向传播的角色,还可能承担接收整合等功能。围绕这样一个互动关系,作者的论述详细而深刻。一方面,传媒作为一种诉诸效应的投射——反映机制,其生成状态和发展趋势很大程度取决于接受对象的具体状态,而身为接受对象的市民文化,其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机制,具有内在结构特征,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审美取向,它的素质、价值和结构等特征都直接决定制约或影响了传媒的定位以及内容生产,在这点上,作者的关注是比较到位的。另一方面,传媒毕竟是一种以影响、传播为主要职能的机制,它的目的在于传播,它的行为也以传播为主,作者充分注意到了传媒的这种特征,深入考察了传媒对于市民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指出了其对落后文化的鉴别和抵制、对城市观念的传播与推进和对全球化观念的传播与调适等积极行为,同时指出传媒对成都市民文化的改造、促进和引导。这样,在作者的论述中,传媒和市民文化都成为主动而积极的个体,它们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发展。对这样一种互动影响模式,作者还提出了战略设想,从内容、手段和整合等方面对其关系的长远发展进行文化构思,中肯而稳实。
我说过,市民文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实践难度,因为其历史生成的复杂纠缠,现时状态的散漫自由,因此较少专业性理论研究;而其发展形态的不稳定性又常将实践分析悬置。作者较好地处理了这两方面的问题,理论方面,广泛借助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现代性研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支撑起市民文化与传媒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论述深入,理论性强;实践方面,取纳了大量生动活泼的典型案例,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形式,形象地展现了成都市民文化的内蕴特征,同时保持对媒体最新讯息的持续关注,正是在这样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上,本书作者较好地完成了关于成都市民文化与当代传媒关系的论述,为推进城市新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法国著名学者潘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在城市这样的包容性场域中,市民文化始终是拥有活力的文化聚点;也正是在城市这样的现代性空间内,媒体始终是充满弹性的文化热点,它因为自身的多元多重性质,其研究也还存在多种可能,进入一个城市,进入其市民文化深层,并借此进入媒体传播领域,这是一条相当不错的研究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新闻学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然而也正因为城市的光华璀璨,那些车水马龙、高楼环宇、霓虹灯火,既可以提供登高眺远的平台,却也可能形成错综曲折的迷宫,使不论是市民文化研究还是媒体研究,存在大量的研究歧途和误区。因此驻扎于此的研究者,更应该排除一切干扰,拒绝流行浅俗的文化冲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做出坚实的探索,才能将这一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