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系统研究框架探讨

2009-12-23李朝明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9期
关键词:协同管理

李朝明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系统化、集成化和协同化思想,探讨了将博弈理论、知识仓库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的系统研究框架对于寻求企业知识联盟的利益平衡,充分发挥协同商务链知识仓库作用,以及提高知识管理系统的协同性、智能性与决策支持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协同管理 协同商务 知识管理系统 研究框架

所谓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系统(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ECKMS)系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一套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将企业的产品设计、分析、采购、制造、市场、现场服务和顾客等连成一个全球性知识网络,通过使用不同工具,使处于不同地理区域上的人员,能够协同完成产品的开发、制造,以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ECKMS可将支持企业知识管理和协同商务的所有应用和数据,集成在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并以统一的运行界面提供给用户,使企业能够快速建立起企业对企业和企业对内部员工的知识平台。

现有的企业信息系统多从面向业务逻辑、面向结构化信息的思路来构建,如MIS、CRM、ERP等,它们主要应用于对刚性流程中连续、有序的业务和事务的逻辑处理、计算、分析和展现,而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中大量存在的面向角色、面向行为规则、面向非结构化的信息却疏于进行系统化管理。对这部分具有发散、跳跃特征的信息管理就需要一个协同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来实现。因此,ECKMS的实施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ECKMS的研究框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在协同商务和知识管理两个重要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如Hyung Jun Ahn等人在研究中阐释了虚拟组织中使用上下文知识的难处,提出用一种虚拟协同工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模型来更新、管理和利用知识的思路,并开发了一套基于Web协同系统的群工作协同支持系统。Niki Panteli和Siva Sockalingam讨论了不同组织间进行知识共享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分析虚拟组织联盟间的信任与冲突的一般框架。Ibrahim Cil Oguzhan Alpturk和Harun Yazgan分析了个人和组织的决策环境,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智能组的概念,通过提供多视角的专家知识来支持决策,改善小组内成员间的沟通,并将智能组应用于虚拟组织的ERP系统。

晏浩从知识管理目标出发,分析了组织内部影响知识管理实施的因素,提出了基于控制论的协同知识管理观,并探讨性地构建了协同知识管理模型。杜娟和张李义从“信息共享”角度,论述了基于协同商务的知识管理特点及管理策略,构建了协同商务链的知识仓库模型。杨善林、蒋翠清和梁昌勇针对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显性知识的共享和隐性知识的交流环境等瓶颈问题,分析了知识管理和其它信息系统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信息集成的协同交互式知识管理系统思路,将信息集成技术、协同交互技术引入知识管理系统,并构建了系统架构。吴鹏和苏新宁等对知识管理系统中协同工作的模式、框架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智力协同框架模型,并分析了智力资产的类型及作用。战洪飞、李荣彬和顾新建探讨了基于网络的协同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和体系结构。

(二)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成果

而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KMS)模型的研究方面,主要成果可归纳如下:

基于多Agents的系统模式。该模式主要面向知识共享及分布式协作目标,是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在协同工程思想的指导下创立的;基于B/S模式的系统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知识经济的网络化趋势以及由此导致的组织边界的扩大与模糊,强调了KMS网络化的建模趋势,由于散布于网络上用户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该模型也提出了知识管理协同建模的要求;基于UML的集成化系统模型。Microsoft和Lotus公司在各自的研究项目Table和Raven中,在元数据联盟(Meta Data Coalition, MDC)提出的开放信息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有一定集成度的KMS系统模型框架,采用UML来描述模型。

(三)KMS和ECKMS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国内外学者在上述研究中虽已就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知识管理问题以及KMS模型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当前的KMS尚未能形成统一的模型研究框架,存在着以下不足:系统性的KMS模型框架还远未完善,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还不到位;需要一个系统化、集成化、协同化的过程和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在人性化、智能化研究方面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建立和完善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激励机制。

而当前的ECKMS研究也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非结构化信息和知识的管理问题;协同商务链上企业间的协同共生和知识共享及知识创新机制问题;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ECKMS相结合所形成的智能协同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体系的建立问题。

(四)ECKMS研究的完善

1.ECKMS必须借助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各种问题。当前社会之所以对于系统工程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因为“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综合。因此,ECKMS研究框架必须针对这些问题,着眼于对现行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2.协同是描述复杂系统(包括大量子系统和组成部分)活动中的一种相互合作的作用和效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对于社会经济系统来说,系统构成合理,但由于成员和子系统缺乏整体利益的考虑,或系统构成和组织的不合理,都无法充分发挥协同作用。研究协同就是要使KMS的组成部分能够协调一致地融合在一起,以求获得预期的协同效果。

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的理论和技术,侧重于模拟人类的各种思维活动。基于AI的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而知识的表示、获取和利用是AI系统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可见AI与知识管理有着天然的联系,知识管理离不开AI方法与技术的支持。由于知识管理内容与功能的复杂性,需要将多种AI技术从不同的切入点引入ECKMS的建模,实现ECKMS的组合智能,提高ECKMS的人性化与智能化水平,这将有助于广泛、多层面的知识管理主体间的协同,提高系统的效率。

4.知识链体现了知识在企业内流转的流程,而企业的知识正是在这种不断循环和流转中得到适应、共享、创新和增值的。以知识为核心资源的企业正是在这种知识循环和流转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其自身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这指明了思路:面向企业的知识链,以知识链为核心来开展ECKMS的建模研究。

5.在ECKMS建模中,还需考虑协同链上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机制问题。要实现企业之间的协同,就必须实现协同链上企业的知识共享。但企业为了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又必须保留其核心知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运用博弈理论,寻求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利益平衡点。

(五)ECKMS研究框架的目标和内容

1.基于以上分析,提出ECKMS研究框架的目标为:通过对协同商务与企业知识管理的交叉渗透研究,深入分析协同商务链各环节对KMS的功能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ECKMS应用的模型框架;应用AI技术,提高系统人性化和智能决策支持水平;应用演化博弈论研究协同商务中的知识共享机制与策略,建立企业知识联盟的利益关系模型,实现企业协同商务与知识管理的双赢。

2.研究框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ECKMS的总体框架体系结构。通过体系结构研究,深入分析协同商务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提出ECKMS的功能和结构,进而确定ECKMS的总体框架体系结构;协同商务知识链上的知识库模型。分析ECKMS的管理对象—知识,研究其内容和知识链模型,以及知识的存储实体,构建知识仓库模型;协同商务链上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与策略。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和协同理论分析协同商务链上企业间交互的知识共享策略,确定知识共享模式和企业选择机制;智能协同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将多种AI技术从不同的切入点引入ECKMS模型建模,实现ECKMS的组合智能,提高系统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水平;ECKMS模型的应用。在确定ECKMS的功能模块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网络平台、数据平台和开发技术平台,确定实现ECKMS应用的关键技术。

ECKMS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

(一)建立协同商务链的知识库

从知识来源看,协同商务链上的知识库模型的内容应包括链内知识和链外知识两大类。链内知识为知识库的主要部分,由供应商、中间商及分销商企业内部知识库中的部分内容构成。而链外知识则指从Internet中补充一些与市场相关的知识和公共知识。为了便于知识库的使用,需设计相应的知识地图,充分发挥知识地图在ECKMS中的导航作用。

(二)协同商务链中的知识共享机制

基于协同商务的知识共享是有选择地共享与传播。选择的依据是遵循保密—公开—共享的关系原则,保留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知识。在知识识别上应根据成员自身情况,制定知识分级标准,对知识分级归类,以知识的机密级别来控制知识的可共享范围。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知识联盟策略、知识共享文化机制,以及利用博弈论和数学方法求解成员间知识共享的利益平衡点,这对于协同商务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协同商务链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

协同商务链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提取、表达、存储和分析,这是实现协同工作的基础。显性知识是协同商务链知识库的主要内容,而隐性知识虽不便于进行文档化处理,但由于涉及到协同商务成员的核心能力,应通过BBS论坛、讨论区、视频会议等方式来实现交流,并加以提取、表达、存储、分析和利用。

(四)应用AI技术提升ECKMS的协同性、智能性和决策支持能力

现有的KMS主要基于对知识链各环节的管理,忽视了与DSS的交叉应用。将AI与KMS、DSS相融合,发挥其交叉作用,对于提升KMS的协同性、智能性和决策支持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ECKMS的研究中,除了采用以上技术方法外,还要强调协同理论、系统论、信息论、价值链理论、博弈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系统工程方法和绩效评估方法等理论分析方法的指导作用,以及多目标评价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AI技术、数据仓库与知识仓库技术等对于系统模型发展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晏浩.基于协同环境的企业知识管理[J].情报杂志,2006(9)

2.杜鹃,张李义.基于协同商务的知识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

3.吴鹏,苏新宁等.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智力协同框架[J].研发与发展管理,2005(17)

猜你喜欢

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在混凝土检测监管中的应用
异化与回归:职业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应然之径
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理论下的高校技防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