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

2009-12-23丁文胜华启和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9期
关键词:演进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丁文胜 华启和

中图分类号:D05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人民利益观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主体范围逐步扩大、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实现途径更加科学、协调方式日益合理。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人民利益观 演进

纵观中共党史,完全是一部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不断践行为民谋利的奋斗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从而使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不断的实现、维护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深得人民衷心拥护的内在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巨变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中,蕴涵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心向背决定着政权兴衰的深层寓意。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扬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时期独具特色的人民利益观。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科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人民利益是唯物史观的指导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人民群众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必然选择。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我党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科学理论依据。

无产阶级的政党性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直接依据。早在16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些震撼历史的论断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的基本要义,充分表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性质和惟一宗旨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从其成立之日起,便以为民谋利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并公开昭示除了人民利益没有任何特殊利益。

正反双方的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一个政党的执政时间和执政安全,主要不是取决于该政党领导的军事力量强弱,而是取决于人民的拥护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衷心拥护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赢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苏联和东欧政权的轰然倒下正是忽视和损害人民利益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会主义建设正反双方的经验教训是形成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探索人民利益的基本内涵,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演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理论上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一)人民利益的主体范围逐步扩大

在人民利益中,“人民”属于主体范畴,“人民”的概念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人民利益的主体范围在逐步扩大。

尤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阶层。江泽民同志精辟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就澄清了人们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模糊认识,不但将其纳入了人民范畴,而且明确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行列,丰富和拓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民范畴的科学认识,表明了人民利益的主体范围逐步扩大的现实。

(二)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杠杆。中国共产党为民谋利的奋斗历程就是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大起来”,并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奋斗历程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价值取向的不断提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人民利益观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通过38年矢志不渝的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目标得到实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人民利益观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首先肯定了物质利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他指出:“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鼓励,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这是必要的。但物质鼓励也不能缺少”。邓小平同志鼓励人们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保护个人正当的利益权利,这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根本之举。他还把共同富裕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理解。他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并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正是为了确保全国人民“富起来”。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人民利益观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是在实现国富民强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江泽民同志“三位一体”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的全新的人民利益观,首次强调社会利益在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也表明了党的人民利益观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更新的诠释。

(三)人民利益的实现途径更加科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张通过土地革命等手段、运用暴力革命等方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毛泽东同志指出:“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这是当时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人民利益的最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后,党逐步找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人民利益的科学途径。“先富”到“共富”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经济政治的不平衡规律,吸取了平均主义的深刻教训,提出了“先富”带“后富”、最终到“共富”的阶梯式发展战略,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邓小平同志强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加快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邓小平同志率先突破传统的思想误区,大胆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强调市场经济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人民利益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科学而具体的制度安排来实现“三位一体”的人民利益观,均从制度上确保和解诀了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问题,显然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高举了“为民”的旗帜,突出强调和谐社会与人本理念在实现人民利益中的重大意义,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充分说明党既看到了具体利益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也看到了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社会作用和理论价值。

(四)利益矛盾的协调方式日益合理

毛泽东同志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应在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同时,运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毛泽东人民利益协调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个人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基础上,并以此来规范和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化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旨在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利益矛盾协调成果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弱势群体的生活改善,制定了一系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平民政治路线和“亲民、爱民、利民”的社会政策;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些善意之举基本遏制了贫富悬殊的势头,促进社会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

作者简介:

丁文胜(1968—),男,江西萍乡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华启和(1975—),男,江西临川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列理论与生态伦理研究。

猜你喜欢

演进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