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安全教育的“堵”与“疏”
2009-12-23段永光
段永光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让我越来越觉得学校无小事,班务管理无论是从学习方面,还是安全方面,都应有一个管理的长效机制,用来解决一些安全方面的常规问题,如学生上网玩游戏、课间打闹、打架、早恋等问题,怎么管,如何去管,以往的教育方式是摆出长者的尊严,行使师者的权利,把安全管理教育成简单的“堵”,结果事倍功半。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哲理问题:一位禅师用几年的功夫培养了一批弟子,他把弟子们带到旷野之中上“最后一堂课”,禅师问道:“这旷野上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如何除去这些杂草?”一个弟子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就可以了”;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弟子们都讲完了,禅师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一年后,弟子们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师的教诲——要想除掉地上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肥沃的土地,不应该长出杂草,为此,禅师的大智,不是消灭杂草丛生,而是种上适宜的庄稼来代替空虚的土地。虽然方法简单,却令我豁然开朗。原来禅师的智慧不在于“堵”而在于“疏”,是在我们的心田上种上“收获”。
“野火烧不尽”的杂草用“疏”的方法来治理,而我们面对具有灵性的学生,何尝不用“疏”的方式来教育呢?于是,我对学生也采用了“疏”的策略。对中学生的打架、打群架,想过这样的方法:在班内后黑板上设立“行为规范专栏”,用文字和漫画将“打架成本”列得一清二楚:
打架直接成本=请家长到校+300元至1000元的医疗赔偿+受到治安处罚
打架附加成本=心情沮丧低落郁闷+名誉形象受损+家长担心。
“打架成本”公式的设立,学生反响很大。确实,当冲动的学生为逞一时之勇,不顾一切大打出手,甚至约他人参与打群架,但冲动过后,往往会对动手造成的后果悔之莫及。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也是对冲动的惩罚;“打架成本”公式的设立,是提醒学生在自觉中通过算账的方式,认识到打架付出的代价,而让冲动的学生能保持冷静与克制,使它不仅能引导学生的行为,还能体现和谐社会中学校的人性化管理,把对打架管理的“堵”变成“疏”。这样可以使“堵”的过程中造成的矛盾得到转化,还能找到一个迂回的切入点,使多次的“疏”变成“堵”的积累,完成“堵”在教育过程中的外延拓展。同时强调,这里的“疏”不是放任不管,而是采取不同的方式去监督,去提醒,达到“疏”的教育内涵,使“疏”在“润物细无声”中起到极大作用。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务管理的千头万绪,让我养成了能不断实践,不断研究,把学生安全问题想全、想细,想一万、再想万一的工作习惯。
总之,“堵”与“疏”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堵”与“疏”必须相结合,只“堵”不“疏”,堤坝必垮,只“疏”不“堵”,水必溢堤。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应结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的教育理念,更要采用适合学生以“疏”为主,辅之以“堵”的策略,使“疏”与“堵”有机统一,密不可分,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