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2009-12-23陈瑞琳
陈瑞琳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过,“做企业就是做文化。”班主任好比一个班集体的CEO,同样应当重视班集体的文化建设。好的班级文化使班主任不再是遇到什么问题处理什么问题的救火员,而是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细水长流,润物无声,让学生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氛围和群体行为规范,是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用智慧和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区的全面启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调整,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变革,尤其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基础上选课制的实施,使现行的班级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加强班级建设,配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成为广大一线班主任的现实难题。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适应新课改要求,建设好班级文化,是当前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一)物质文化是基础——以智慧的教室文化陶冶人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品德、提高素质的主要阵地。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林保健曾专门为青年班主任写过培训教材《教室里的细节》,从门窗、黑板、课桌、地面,到墙报、标语、气氛、声音,都做了精细地阐述。人创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塑造人,从优美的环境中培养出的是文明、儒雅、严谨的学生。
在追求规范、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教室布置也应体现班级特色,有所创新。比如我曾带过的07届学生在后黑板旁边布置了一块“心愿墙”,把同学们激励自己的话、学期目标等写在小纸条上集中展示出来,这个创意虽简单,却达到了增近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效果。
(二)制度文化是保障——以人性的制度文化规范人
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的最好方式,纪律可以美化集体。”班级制度文化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形成的文化形态,包括学生的仪容仪表、值日制度、作业检查、两操评比、课堂纪律等等,它既是班级文化的表征,又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
班级事务方面,我本着“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宗旨,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班级的管理;在监督检查方面,我推崇“让制度遵从人性的召唤”,不说教,少批评,用事实说话。从2007年开始,我尝试把大学中的综合测评制度引入高中班级管理,从一日生活规范中的各个方面如出勤、值日、仪表,到各级各类活动,每一项都制定了详细的加分减分规则,每个同学每学期总评一次,总评成绩与学校每年开展的评优工作挂钩。这项制度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还鼓励了学生积极担任班干部,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对学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再如令很多老师头疼的迟到问题,我的做法是既不批评也不罚站,而是在记录本上写下迟到几分钟并签字,记录迟到几分钟是灌输时间观念,签字是强调责任意识。事实证明,对年龄接近成人的高中生来说,合理人性化的制度远比说教让人信服。
(三)精神文化是核心——以高尚的精神文化净化人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和纽带,它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共同认定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班级的共同价值取向是班级文化的主旋律。而价值整合是班级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只有价值一致,才有结构与行为的协调。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班级的组织和管理将越来越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但这并不妨碍培养学生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寻求班级认同感的基石,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
1.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
在管理学中有“情感管理”这样一个概念,是指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情感文化的构建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班级组建之初,我班学生就选定班歌《爱因为在心中》,利用班会时间学唱:“当我睁开双眼每一天,都会记得大家的笑脸,明白心中勇敢又多了一点……”三年当中,班歌成为同学们的心灵密码,每逢恰当的情景全班同学总会唱响班歌,共同陶醉在浓浓的师生情谊中。
2.多样的班级文化载体
实践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的,一定的精神文化只有通过一定的实践形式才能形成:班刊、班会、班级日志乃至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让班级精神文化不断地强化和弘扬。例如利用每周班会时间或上班主任课,或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再如我班坚持每人每天办一期手抄班级日报,每学期形成合订本,由美术好的同学配上封面,成为全班同学的精神食粮和财富。
3.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班级舆论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风向标,它从内心深处制约着同学们的价值取向,从外在方面规范着他们的行事原则。一个班级必须有正确的舆论氛围,班主任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用自己的言行来形成正确的舆论,并通过各种形式引导班级舆论导向,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在学生办班级日报的同时,我承担了班级“周主题”:即每周一期哲理短文,后面附上上个人心得及点评,用A4纸打印出来贴到前黑板旁边。如改善课堂纪律——“安静的力量”,倡导勤俭节约——“简约生活”,三八妇女节——“礼赞女性”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互相构成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级文化的催化剂,或者从某种意义说,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如果班主任与学生,任课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相互理解,平等、友好地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气氛。形成一种平等、互助、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有助于同学们找到班集体的归属感。
正在全面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为我区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让班级文化建设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发展,我们应探求新的班级管理思路和方法,使班级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具特色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