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绘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009-12-23管启文
管启文
中国绘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神韵到意境,再到格调的追求过程,中国绘画不能背离自己厚重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主体,要正本清源,从“科学化”转向“精神化”,合理构建符合自身教育实际和创作规律的学科体系。
当代中国绘画教育的现状
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习欧洲美术教育、提倡写实主义和科学精神。在早期,康有为、陈独秀等就认为中国画应取西洋画之长,极力主张以“科学的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徐悲鸿等把西方一整套美术教育体制包括解剖、透视、素描、色彩在内都引进中国,主张“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从而加快了中国美术教育“科学化”的步伐,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西方美术自古希腊至近代以来,一直将艺术混同于科学,虽有学科框架,却步步背离了艺术本体。然而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时至今日中国大多数美术院校仍还沿用着西方西画模式和“科学”标准,甚至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元素,而忽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让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思想的精华缺失,这种现象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反映得尤为突出。一切从写实再现入手,用西方绘画的色彩原理和造型手段指导改进中国画教学,中国画沦为所谓“水墨画”之类缺少文化内涵的产物。也使得学生受西方文化和“科学化”的影响越来越深,思维完全依附在现代科技和工具之上而逐渐走入了一种套版式、程式化模式,缺乏创造性,忽视艺术和人文精神,成为复制自然真实的技术工匠,从而背离艺术创造的真谛。
要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画教育既要注重普遍性的知识传授,同时也要注重特殊性的个性培养。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学的不仅是具体的造型方法、笔墨技巧,更要全面提升个人的学识修养以及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情感品质,学为人、学治学、师法自然,更要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们一方面应该用逻辑方法构建其学科框架体系,另一方面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特色,做到有体有系、体系结合。中国绘画包涵着哲学、文学、书法等多学科的综合内容,并承载着绘画自身表现语言的独立及中国画本体自律性的体现。
中国绘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绘画作为东方特有的艺术形式早已屹立在世界大美术的艺术之林,中国绘画教育,切不可崇洋媚外,盲目跟随西方艺术潮流。殊不知,中西方艺术原本就是两条道上跑的车,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之上的,二者在民族历史渊源、文化心理特征和形态观念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必然使得中西方美术在教育理念上,艺术思想上以及文化使命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鉴于此,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中国绘画教育不可能完全借助或融身于西方美术教育模式而获得成功。西方绘画的物理自然性决定了它必须依附于物理学、数学、人体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绘画艺术学科体系被自然科学代替,因此,西方绘画自始至终离不开数学、材料学、工艺学等,这也使得西方绘画至今未形成完善的艺术绘画学科。中国绘画则相反,它不需要西方逻辑结构式的学科框架,早在六朝时期形成的“六法纲要”便已规定了绘画的艺术造型、色彩、笔墨和构图法则,规定了艺术创作和鉴赏的特殊法则和标准。而中国绘画的哲学观念、文学境界、书法手段,都是经过了绘画艺术学的融化,成为了有机的整体。中国画家需要有博古通今的学识修养,出神入化的笔墨表现能力,并掌握造型艺术真谛才能真正步入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
1、以中国传统美学法则为纲要,建立起以中国绘画形象学、笔墨方法学、色彩学、章法布局学、创作学以及鉴赏学等学科在内的中国绘画学科系统的设想;建立一整套与中国画学科体系相适应的基础理论体系,具体包括中国绘画创作论、认识论、特征论、操作论和鉴赏论等原理性范畴系列。
2、用“意象素描”来取代以往教学中惯用的“结构素描”的构想。以“应物象形”、“形神兼备”等传统绘画的造型、笔墨精神为主体,以心应物、触景生情、借物寄情,以意统形并加以夸张、变形乃至融入抽象观念和前卫意识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美性思维特色的造型形式,不拘泥于科学与准确,而注重造型的意趣神韵。
3、摈弃自然环境下的光色原理,运用主观性色彩用以传达色彩情感。中国人在色彩的“类相”中发现了“随类赋彩”而形成了东方绘画特有的绘画色彩学。中国绘画中的“浅绛”,“清绿”“金碧”以及“墨分五色,如兼七彩”的水墨体系,从艺术的角度看,它规定的类相复合法与色彩的自律性却是真正的艺术色彩学。
4、中国画仰观俯察、远取近求的观察方法既不受三度空间的制约,又不受透视错觉的干扰,也不拘泥于形似和透视,它是摹状人心天地之交合,将宇宙世界的宏观直觉置于平面世界的和谐布陈,这心物复合之象即是中国画特有的美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