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学习倦怠
2009-12-23胡炀冯文全
胡 炀 冯文全
学习倦怠研究是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认为学习倦怠指的是因长期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的精神损耗,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淡和疏离的行为、及成绩未如预期的好而对学校课业呈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目前国内对于学习倦怠性质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杨丽娴和连榕等人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研究后,提出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逃避学习的行为”。此概念是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来的,强调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学习倦怠是介于厌学和乐学之间的一种可调状态。适当引导,学习倦怠状态可以进化为乐学状态;任其发展,学习倦怠状态则会退化为厌学状态(见表一)。
学习倦怠作为一种长期的负性应激形式,会损害学生健康。可能会导致学生非确定性的生理紧张症状,如头痛、恶心反胃、肌肉酸痛和过度疲劳,还可能引发溃疡和肠胃疾病等。学习倦怠还会引发心理症状,使个体感到压抑、愤怒和沮丧,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心神不宁,还有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之类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对中学的调查显示,学习倦怠状态在中学生中也有所表现,且呈扩散趋势。因此对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维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促进其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具体表现及特征
中学生学习倦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习时经常感到疲劳,精神萎靡不振。课堂上表现为精力不足,不听讲, 甚至睡觉,表现出疲劳状态;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不思考问题,不愿提出问题供自己钻研、解决,更不去请教同学和老师,总是依赖老师在书上指明要记的内容、给出的答案,自己再按照这些内容和答案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并对学习产生冷漠感,三天两头请病假、事假,逃避测验、考试,更想逃避上课,即使考试也是胡乱做做,快速交卷,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产生厌倦感,对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
(二)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低。课堂上总是无目的地遐想,脑子里似乎一片空白,常常坐着发呆,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籍,人际关系十分敏感, 常与他人发生纠纷, 表面上忙忙碌碌, 实际上学习效率不高。
(三))自我评价降低,缺乏自信,缺乏学习上的动力。课堂上表现为对学习无强烈兴趣,无所适从,感觉学什么都学不好。当他们感觉到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更大进步,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时,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认为自己笨,不是学习的材料。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学习倦怠的状态混合在一起时,它们就会大大减少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陷入因学习的无力感而导致的精神萎靡不振的亚健康状态。
综合胡俏、连榕及其他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特征:
第一,情绪耗竭: 情绪耗竭是源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面临的一些夸大的要求, 从而表现出一种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这在中学生学习倦怠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学生在学习时感到紧张、挫折,自认为无法专心于学习,对学习有着负向的情感体验。
第二, 乏人性化:是指个人以玩世不恭和不带感情的方式与态度回应周围人际关系。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教育者常常把学生当作操纵、控制和知识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上处于消极状态时, 往往受到教师的批评、惩罚,由此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消极体验并在情感上产生疏离教师的倾向。学习倦怠的学生可能不会对同学和朋友产生疏离感,但会以一种消极、疏远、否定的态度对待教师和学校。
第三,低成就感:多数中学生在学业中体验到挫败感,认为学业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可以接受的程度,伴随着这种认知产生精神上的紧张、消沉感以及对学习消极的自我体验和评价,这是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据《华商报》报道,共青团西安市委学校与少年工作部不久前对西安市13个区县39所中学(含中专、中技)195个班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就思想、学习、消费、情感、家庭伦理等方面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在回答“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心理障碍是什么的问题”时,23.14%的被调查者回答是“孤独感”,32.86%的被调查者回答是“迷茫感”,27.83%的被调查者回答是“挫折感”。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但概况起来,可以把造成学习倦怠状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三类:
(一)人口学变量的影响
首先,性别方面,女性比男性体验着更多的倦怠;其次,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班的学生可能会比低年级学生和非毕业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倦怠现象;再次,学习倦怠学生的学业状况普遍不良,对学习的价值感出现偏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以消极态度、情感对待学习;最后,不稳定家庭对子女教育问题处理不当,更容易导致学生学业倦怠。
(二)内在个体因素
首先,具有特定人格特征的个体更倾向于出现高倦怠,个体情绪稳定性低的学生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情绪稳定性高的学生;第二,低自我效能感者倦怠水平高,高自我概念者倦怠程度最低。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个体更具有倦怠的可能性;第三,外控组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程度上要显著高于内控组的大学生,内外控信念对学习倦怠程度的预测力最高;第四,积极的应对策略与低水平的倦怠感相联系,消极的应对策略与高的倦怠水平相联系。
(三)外在情境因素
情境特征。学校以下情境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倦怠:学习负荷、缺乏控制,奖赏不足、缺乏适宜的人际关系(团体破裂)、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公平性等。
社会支持与倦怠。社会支持的人数和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能够有效预测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变量。父母支持与倦怠的情绪耗竭及人格解体因素呈负相关,教师支持与人格解体呈负相关,朋友支持与倦怠中的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相关。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应对策略
根据中学生学习倦怠产生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要消除学习倦怠,就必须辩证施治,对症下药,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弱化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关键。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是一个迫在眉睫而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其前提是要建立符合人全面发展的人才选拔机制。从学校和教师方面来讲,应该统筹好各科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通过上网、读书、翻阅资料等办法来自学,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中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制作科技作品。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转化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转化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途径。教师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归因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鼓励中学生学习并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
(四)加强家校联系,营造和谐成长环境是预防学生学习倦怠的基础。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形成既要靠学校教育的正面引导,也要靠融爱心与亲情于一体的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开展家校联系活动,促进家长对子女的了解、尊重,努力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