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礼仪教育为着力点,全面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2009-12-23庄璧瑛

教育前沿·综合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礼仪道德大学生

庄璧瑛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的古代礼仪就已基本成型。到了春秋时期,更是由孔子集其大成,并发扬光大。此后,由孔子所构造的礼仪体系一直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古人对礼仪教育极其重视,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三字经》中更是明确提出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和“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古人认为通晓礼仪才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不懂礼仪,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先通晓礼仪,先懂得做人,然后才是读书识数。

照理而言,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身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然而,由于应试化教育中礼仪教育的缺失,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今天,一些失礼的现象却频频在高校发生。不少青年学生不懂礼仪,甚至“以礼为耻”:课堂上,手机铃声此起彼伏;食堂、图书馆,全然不顾周围人感受的一双双男女恩爱有加、如胶似漆的黏在一起更是屡见不鲜,甚至于在深夜的教室发生几宗桃色新闻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夏天来了,校园里身着背心、拖鞋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校道上,学生看到迎面走来的任课老师,不是低头疾步经过,就是视若无睹、面无表情。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是否智商上去了,情商就下来了?大学里,学生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既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教养、风度与魅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以后,人类对友谊、他人的认可与尊重等人际关系方面的需求就会成为人类需求的主导。由此可见,一个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必然要跟别人打交道。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人若不和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只兽。”革命导师马克思则强调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不论做任何事情,做农民也好,做工人也好,做企业家也好,做 官员也好,做学者也好,做学生也好,你肯定都要和别人交往。既然要跟别人交往,你就要掌握交往的艺术,所以学习礼仪有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说话时你得会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它有游戏规则。对此,我们要了解,更要遵守。作为调节人际交往的一种文化和艺术,礼仪可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无疑将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礼仪的内涵和特点

那么礼仪的内涵是什么呢?“礼”在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仪式;“仪”是指人的外表或礼节、仪式。也就是说礼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反映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是人们沟通思想、联络感情、调节人际关系和开展公关实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礼貌、礼节、仪表及仪式等。如果说要具体的解释礼仪,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细化: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礼仪是有效的沟通技巧、礼仪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现代礼仪已成为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已成为人际交往、个人品德修养、组织形象塑造乃至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东西方文化在融合,东西方礼仪也在交融,现代礼仪正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自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它具有共通性、文明性、变化性、多样性等特性。学习和掌握这些特征,对于加深对礼仪的理解、更好地应用礼仪有重要意义。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清代思想家戴震所云:“人之异于禽兽者,以有礼义也”(《原善》)。那么, 礼仪与道德有什么内在联系?

1.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多层次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础的道德规范,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礼仪是社会生活中最基础的道德环节,居于道德体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层次。因而礼仪也是评价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准之一。

2.道德是礼仪的灵魂,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以礼待人,按礼行事, 正是德行的反映,能够获得他人的尊敬和好感。人们称赞礼仪,是看重其中所包含的道德内涵。讲究礼仪除了注意礼仪的外表形式以外,更要注意道德修养,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 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和水平。

3.礼仪可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礼仪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 可以“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4.礼仪习惯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载体。从“礼”和“礼仪”的关系看, 实际上是一种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礼”是道德精神,“礼仪”是道德行为。人的道德素质沉淀于内心世界, 但它可以通过人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观察一个人的仪态仪表、行为举止、语言文字,往往可以了解他内心的道德世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倾向和伦理精神,从而评价他的道德水准和修养程度。

加强礼仪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至关重要:大学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管理机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收入分配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资源内外的和谐、校园内外的和谐。

高校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层之间、教职工之间、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营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习环境。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针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社交礼仪教育的措施

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教育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其中虽然也涉及一些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但不系统、不深入、不务实,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且理论性太强,无法引起学生共鸣,教学效果不佳。如果能系统的结合实际的将礼仪教育与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具体措施可为:

1. 专设课程,多头并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类教育极少设礼仪课程,加之“十年浩劫”中传统的礼教受到猛烈的冲击,国民礼仪知识只能来自深浅不一的家庭教育,或从很少的一些学科、书刊上获得一知半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人们迫切认识并需要以礼仪知识来充实自己、完善形象、改进人际关系。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类高校有义务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率先在全国推广和普及礼仪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各类专业技能知识,又知礼、懂礼、用礼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各类高校应专门开设礼仪修养、社交礼仪等有关礼仪的必修课程,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注重实践的礼仪教学,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展示及社会交际的能力。礼仪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多种学科关系密切,因此学习礼仪应多头并进。除了要设专业的课程学,还应结合其它相关的学科学,如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美学、传播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各种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这样不但可以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而且还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运用礼仪。

2.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主导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若把学校建成学习、普及应用礼仪的大课堂,把学生培养成知书、懂礼的国际化人才,每位教师都应先于学生自觉的或有组织地学习、应用礼仪知识,并将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教育、教学工作言传身教传给并影响学生,起到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作用。真正做到: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学生处理人世疑难的导师,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楷模,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当然,学校不仅是教师、学生,全体行政人员,各职能部门都应努力学习,应用礼仪。因为这些人员和部门都是学校与学生及对外交往的窗口。

3.营造校园礼仪环境

“明礼”教育还应该注重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拓展教育的资源和空间,可以通过开展礼仪知识竞赛、礼仪风采大赛、分主题的礼仪讲座等方式,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普及、礼仪精神的传播、礼仪文化的习染,引导和激励大家共同构建文明尚礼的校园氛围。另外,还可以配合礼仪的制度化建设,如制定大学生文明公约、大学生礼仪守则等针对性的、具体化的礼仪规范。

4.推动礼仪实践活动

“明礼”教育是行为养成教育,大学生的礼仪实践活动,是形成情感认同、强化礼仪习惯、升华道德信念的根本途径。推动大学生礼仪实践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强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礼仪,从基础层面注重对大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如在教学楼、草地、食堂、图书馆等显眼的位置竖指示牌,对学生的一些不当行为加以提醒;二是,把礼仪实践活动融人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如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文明礼仪小品大赛、手抄报比赛、模拟就业面试等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广大市民一起参与“争做文明市民”、“人人重小节,满意在环境”等活动,强化礼仪习惯,弘扬文明风尚。

总之,礼仪是实践性很强的社交技巧,它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给了自身良好的情操陶冶,提升个人素质。对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也有利于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迈向成功之路。教育的根本在于教书育人,准确的说,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教书”有余,“育人”不足,因此,大力开展礼仪教育,是我们今天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礼仪道德大学生
跟踪导练(五)(2)
大学生就业趋势
道德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筷子礼仪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礼仪篇(下)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