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对深圳物流业的影响及对策

2009-12-22向文明

开放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货代业务量物流业

韩 彪 向文明

[摘要]物流业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物流业受到严重;中击。本文从整体上阐述深圳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深圳物流业的传导及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应对危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深圳物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9)03-0096-03

[作者简介]韩彪(1963-),浙江慈溪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交通经济、物流管理。向文明(1984-),湖南益阳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物流与交通经济。

全球金融危机对深圳经济影响巨大,物流业作为深圳的支柱产业也受到巨大冲击,其影响不断向产业链上游传导。面对金融危机,必须正确认识现状,分析其对深圳物流业的影响,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手段。

一、深圳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依托位于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和天然的海港优势,深圳物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珠三角现已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并形成了强大的外向型经济圈,为深圳发展物流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深圳现代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深圳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社会物流总额由2004年的12417.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696.35亿元,增幅近二倍,增速位于全国各大城市前列。物流业增加值占深圳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08年为9.41%,高于全国6.6%的水平,对拉动深圳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物流业增加值基数加大,同比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

深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逐年降低,2008年为15.09%,低于全国18.3%的水平,却支撑了深圳12.1%的经济增长速度。物流总费用增加可理解为整个社会的物流总成本增加,所以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促进了深圳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从整体看,深圳各项物流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运营效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轨迹看,经过2005年的快速增长后,2006、2007年趋于平稳,物流业的支柱地位逐步加强。虽然2008年增幅有所减少,但总量仍平稳较快增长,对深圳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直接导致了深圳进出口贸易的不景气,加工制造企业倒闭或订单减少引起生产量减少和交易量下降,金融危机的影响从直接服务于外贸的国际物流开始,逐步向生产物流、商贸物流和消费物流传导。大部分物流企业所涉及的港口集疏运、仓储、公路运输以及国际货代等领域业务量下降十分明显。

物流企业在业务量急剧下滑的同时面临着成本增加、回收货款难的困境,更有因为客户倒闭致使货款变成果账坏账。许多物流企业出现发展资金不足、流动资金困难、利息成本加大等问题,这对物流企业是巨大的压力。

在物流需求疲软的产业发展环境下,企业和社会对物流业信心不足,导致对物流业的投资下降,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减少,个别倒闭企业侵吞客户的货物或代收货款,不良影响波及到其他物流企业,致使整个物流行业出现了“信用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深圳物流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深圳物流业的影响有运输、仓储、配送、国际货代和快递业。

1.运输。运输是物流最基础的环节之一,是衔接上下游产业的纽带。制造业的采购量、生产量以及出口量的萎缩直接对深圳运输业造成严重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港口运输。自金融危机以来,深圳港口运输业面临巨大挑战。2008年深圳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1115.43万吨,同比增长6.01%,增幅回落7.19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为2141.63万标箱,同比增长1.5%,增幅回落12.70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086.92万标箱,同比增长1.30%,增幅回落15.90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港口运输业务量的大幅下降,给下游的集装箱拖车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作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货物中转站之一,深圳的铁路车站、港口码头和机场的货物集疏运输都离不开公路运输。2008年,深圳货运量为14843.57万吨,同比增长8.52%,增幅回落11.78个百分点,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749.60亿吨公里,同比下降5.61‰运输环节业务量大幅度下滑。更为严重的是,虽然运输的成本在上升,但因为货量减少,运力相对过剩,运输空车率高,企业间竞争激烈,运价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上,企业压力不断增大。

2.仓储。据相关统计,深圳物流企业中经营含仓储业务的企业比率大致为30%,仅次于运输企业(含货代)。依靠仓储周转创造效益的仓储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以外贸业务为主的仓储企业业务量大幅度下滑。影响主要体现在客户减少、出租率下降、租金下跌等方面,大量的仓库资源闲置,货物周转率降低。受人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及土地使用费改税等影响,仓储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

出口业务量的减少却导致港口堆场的业务量增多,许多原本计划出口的货物滞留在港口,使得港口仓库出现“满仓”现象。积聚在港口的集装箱无法创造周转价值和时间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给整个深圳物流业带来了停滞效应。

3.配送。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随着深圳加工制造业和零售商业的不断发展,将物流配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是物流业的发展趋势。金融危机影响加工制造业的生产量和交易量,导致服务于加工制造业的配送企业业务量减少和订单周期延长,而且制造业利润降低会通过压低配送服务价格等方式减少成本,进一步挤压配送企业的利润空间。

配送业的发展对终端消费市场具有依赖性,金融危机逐渐从实体经济传导到消费市场层面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和信心低迷影响到消费市场。零售商业交易量下降对物流配送企业的业务量产生关联影响,为商业配送的物流需求也有所降低。

4.国际货代。深圳港连续7年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四位,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5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外贸出口稳定持续增长,是促进深圳货代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自金融危机以来,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和外贸进出口受到显著影响,2008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2999.75亿美元,同比增长4.3%,增幅比2007年同期下降16.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797.44亿美元,同比增长6.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7.2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反映目前外贸进出口额大幅度下降,也反映了外贸公司的业务量减少,而与外贸公司有紧密业务联系的国际货代业也受到相关影响。货代业务量减少,远洋运费降至历史新低,货主延长货款付款期,甚至许多货主为节省成本,直接与船公司签订运输合同;货代企业间竞争激烈,企业为了争取客户,采取压低价格等竞争手段,处于保本微利状况。

5.快递。深圳快递业发展十分迅速。据相关统计,快递企业的业务量中80%是企业客户,20%是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中的大部分是制造业客户,制造业产量下降,为制造业企业生产销售提供快速物流服务的快递公司受到连带影响。

深圳存在大量的中小型快递企业,这些企业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如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信息化水平差等,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企业未能建立良好的信誉,在金融危机导致快递市场萎缩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凸显出来,快递市场开始低层次、无序的价格战。而外资快递巨头如DHL、联邦快递等纷纷乘机加快了争夺中国市场的步伐,导致本土快递企业客户流失严重,面临被淘汰或兼并的格局。

三、深圳物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1.制定相关政策,扶持行业安全“过冬”。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物流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拓宽资助范畴;在国际市场业务量缩减的情况下,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扩充物流服务网点,对由此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制造业和物流业产业联动的机制,实现产业融合,在制造业聚集地引入专门的物流基地,鼓励和引导工贸企业进行物流业务外包;加强对深圳物流企业的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博览会和专业性展览会。

2.进行税费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重复征收营业税是目前存在于物流业税收方面的重要问题,多出现在占企业业务比重很高的外包业务领域,若扩大营业税差额增收范围,实行物流外包业务差额纳税将切实减少企业成本。而且现行的税收制度中对物流业务中的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按不同的税率征收,若将仓储、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营业税税率与运输业统一调低为3%,则能减轻企业负担。在土地使用方面,建立符合深圳物流业发展的土地使用税征收价格机制,降低物流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税税率,并对管理水平高、运作良好的物流企业给予返还一定额度的土地使用税。

3.帮助企业融资,解决资金困难。对于资金出现困难的物流企业,采用政府担保与物流企业联合互保相结合的方式为物流企业提供银行贷款信用担保,提高银行对企业的授信额度。鼓励银行给予物流企业一定贷款利率优惠,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政府对此进行适当的补贴。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在深圳成立专门的物流产业担保机构和专业的物流产业风险投资机构,开发专业的物流担保业务品种,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对物流企业投资。

4.建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可以为企业的升级改造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专业的配套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物流业技术应用推广中心,进行产业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技术推广,为企业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中心,发布运输、仓储、配送、物流设备、增值服务等供求信息,实现高度信息共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建立企业信用综合评估平台,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对信用好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建立产业发展研究与监测预警体系,为政府出台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物流企业经营起到指引与规范作用。

5.改善企业管理。企业的运作管理水平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更应该积极提高管理水平,转变经营方式,创新服务功能。重新确定市场定位,优化业务运行方式,提高业务运行效率;加强成本管理,整合资源,提高资金流动性,避免因资源浪费造成的资金流短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并通过上课、技能资格考试、外出学习交流和内部培训等方式提供恰当的培训和发展平台;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形成行业整合的契机,兼并重组,提供多样化服务;同时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改造升级,将企业做大做强。

6.积极拓展新业务市场。金融危机下积极开拓新业务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物流企业除了加强与原有客户之间的合作,避免客户流失之外,还应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开拓物流外包市场,开展全球性物流和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有针对性地寻找新客户。除了加强外贸物流业务之外,还应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向内地工业发达城市挺进,根据业务能力及擅长的专项业务,寻找合作商,扩充物流服务网点;拓展深圳新型产业和优势制造业的深层次物流服务市场,抓住其从外贸市场向内需市场转型的机会,与其深入融合,联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黎明.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影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2).

[2]郭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影响[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12).

[3]深圳市物流业统计报告(2005,2006.2007,2008)[R].深圳市交通局.

[4]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Z].深圳市交通局.2007.

责任编辑:垠喜

猜你喜欢

货代业务量物流业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2020年业务量达830亿件快递跑出经济活力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三剑客”的明天
货代:当“三剑客”遇到互联网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
一季度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长41.7%
平安银行携手东方支付推“货代运费贷”
境外贷代提单结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