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对策简议

2009-12-22

开放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规制节约武汉

倪 琳

[摘要]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是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体制机制、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的对策。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9)03-0088-03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007年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项目编号:留金出(2007)3024号]资助。

[作者简介]倪琳(1971-),女,湖北黄冈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在武汉城市圈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轻环境负担,有利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这是武汉城市圈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武汉城市圈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武汉城市圈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武汉城市圈内生态与自然资源丰富。长期大规模和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为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武汉城市圈内水资源在各类城市圈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武汉城市圈所属各城市用水量及废污水排放量见表1和表2。

受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工业结构、节水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市用水指标值存在一定差异。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用水量增加和水污染已成为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显现。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武汉城市圈内矿业开发初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但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位GDP能耗和工业能耗占比大,矿山企业“多、小、散”,环境利用程度不高。资源供需关系长期失衡,除少数矿种可以完全满足需求,资源保证程度较高外,大多数矿种的自给率低,资源保证程度低。铁、铜、金、银、钨等矿物分布较为集中,武汉一黄石一鄂州形成冶金工业走廊,其它能源矿产则极为缺乏,煤和石油均属中小型规模,将长期依赖外地购入。

3.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武汉城市圈气候条件好,土地适宜性强,土地垦殖率高,但是基本农田面积小,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资源的供给条件、利用要求不相适宜,利用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武汉及周边城市在生态、自然资源等方面缺乏统一协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人水关系、人地关系比较紧张,资源优势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优势。

(二)武汉城市圈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

1.制度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经济的行政性、封闭性和过渡性,阻碍了城市圈经济的发展。当前,在向城市圈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规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规制目标与相关机制不匹配、规制机构之间不协调、规制依据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城际利益矛盾有日趋激烈的发展趋势,各自为政的“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项目给社会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伤害,不少工业项目生产能力闲置,工业产品过剩。

2.粗放式增长方式。由于现有产业结构以及传统增长方式的缘故。一方面,工业发展仍然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另一方面,资源的短缺、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并存。由于机制转型过程中存在滞后现象,因此,资源配置低效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3.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原因。工艺落后、技术和设备高能耗、高物耗的工业企业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工业企业大量存在,资源浪费成为普遍现象。与国外相比,我国节能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武汉城市圈内一些高磷赤铁矿等有害杂质含量高,开发利用成本高。

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的主要对策

为缓解当前的资源约束,充分发挥资源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现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

两型社会建立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以满足整个社会对物质和智力资源需求的增长(即使是适度增长)和环境治理标准的提高。对于武汉城市圈而言,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体制和长效机制,是建立两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步骤。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推进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制创新。工业发展中的资源节约,要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一是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二是创新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应从更新规制者理念、改革现存规制管理组织及体制、规范规制者行为、调整规制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加强政府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宏观调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标准化、程序化和服务型的管理机制,提升国土资源部门的地位,加强政府在矿产资源定价、探矿和采矿方面的监督。三是建立合理的资源定价机制和资源补偿机制,对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资源所有者或利益拥有者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四是改变传统的政绩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做到“政绩指标”与“绿色指标”相统一。

2.建立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支撑点。资源产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交易权、资源环境补偿权、排污权等。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对武汉城市圈而言,关键是健全水权交易制度。武汉城市圈虽然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水权交易制度的建设还比较滞后。必须积极建立完善的水权交易制度,为武汉城市圈水资源优势的发挥和转化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产业发展要求的水资源分配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两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该用发展循环经济来统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延长资源型企业的产业链,在工艺流程设计和重构上下功夫,节约高效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强宣传教育,培育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消费模式

消费模式作为群体意义上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性质,既是社会的产物,又影响着社会的协调发展。现阶段的消费模式对经济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必须创新武汉城市圈消费模式,将生态型服务消费作为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提高全民资源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普及资源节约的科学知识,形成全民参与、人人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依靠科技创新,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

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实现科技创新与科技应用方式的转变,对建设两型社会,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来说,对于产品生产技术,不但要提升经济效率,而且还需大幅度提升生态效率;对于产品设计技术,不但要降低产品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损害水平,而且还要提升单位产品的功效。当前首要的是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力,加紧研发影响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和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少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参考文献]

[1]郝翔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湖北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湖北省资源发展报告(2006)[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马远俊.武汉城市圈经济中政府规制的创新[J].理论月刊,2008,(11).

[3]周世祥等.关于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的思考[J].消费经济,2006,(2).

[4]宁淼等.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选择及其创新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

责任编辑:垠喜

猜你喜欢

规制节约武汉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节约
中国社会组织自我规制的原因浅析
新常态经济规制及其制约机制完善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浅析我国行政规制的法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