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舆论的公开性于隐蔽性特征

2009-12-21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公开性隐蔽性层面

陈 亮

摘要:在新闻学理论中,公开性和隐蔽性是新闻舆论的两个基本特征,但是这样的特征共存于新闻舆论中,各自又是怎样得到体现的呢?它们共存于新闻舆论之中,又会不会相互冲突呢?这些问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新闻舆论公开性隐蔽性

舆论与新闻舆论

从近代报刊出现300多年以来,由于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人们运用新闻传播媒介对各类事态发表意见,这就使人类社会的舆论形态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一一新闻舆论。新闻舆论以最新事态为内容,以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依据,以新闻传媒为载体来传播舆论、引导舆论和形成舆论。客观公正地表达社会舆论是报刊取信于民享誉社会的基础。马克思曾指出,报刊不仅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地“它也制造这种社会舆论”。这种制造舆论的方式包括:把存在于某一特定环境或局部中的比较集中的,而又与社会全局有密切关系的意见加以传播扩散,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使原来存在于一隅之地的舆论扩展为天下皆知的舆论;通过议程设置,有选择、有重点地传播某些新闻,使公众形成对某个问题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舆论反映了公众心理的一般状态,社会舆论是“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李普曼在《舆论学》中说:“公众不是去读新闻,而是去读新闻中所暗示的那种行动的方向。”在新闻中所暗示的“行动的方向”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新闻学概念中经常提到的新闻舆论。提及新闻舆论,它必然与舆论相联系但也相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新闻舆论也是舆论的一种,不管是它们的组成要素还是它们形成的过程都十分相似,说它们相区别是因为新闻舆论具有舆论所不具备的功能及特征。因此新闻舆论与舆论共存于社会中,并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舆论作为社会公众的意见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公开性是所有舆论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因为从个人意见到成为公众意见,必须经过公开的社会传播让公众得以进行交流和讨论,那些已经形成的公众意见若要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则必须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传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中认为:“舆论是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因而可以说公开性是所有舆论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而新闻舆论区别于其他舆论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公开性的同时又具有隐蔽性。

公开性与隐蔽性

新闻舆论所具有的公开性和隐蔽性特征是因为新闻舆论本身的传播是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进行的,而不同的传播方式就让新闻舆论具有了不同的特征,所以公开性和隐蔽性在新闻舆论这里得到了共存。

公开性。新闻舆论具有公开性是因为新闻媒介通过新闻评论来直接表达公众或媒体的意见。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新闻事件通过直接发表意见、阐明观点、表明态度的一种以说理为主的论说文体。社论、按语、述评、编后语等都是新闻评论,它们都是以新闻事件为评论对象(包括新事件、新人物、新问题、新倾向等)。当然它们对新闻事件所表述的是一种公开的有形的意见,当这样一种意见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见之后它就成了新闻舆论。如此看来,当新闻舆论表现为一种有形的公众意见时,它就体现着一般社会舆论所具有的公开性,而这种公开性的产生显然与新闻评论这种传播方式有关。例如报道“在公交车上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的一些小新闻,新闻媒介在报道时就可以针对这样的事件发一篇述评,阐明自己的观点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并关注这类事件。多年前在央视有一个广而告之,说的是一辆公交车行驶在路上,车上刚刚坐满了一车的年轻人,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着,这时一个年轻人站起来给老人让座,结束语是: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在今天,“让座”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当我们在车上看见一个老人时就会去让座?有时如果不去让座,心里是否感觉到有一种强制力在强迫自己呢?那是因为由于媒介的报道使人们对于“让座”已经形成了一种新闻舆论,公众都接受了这样一种意见。所以说新闻舆论具有公开性,这种公开性让新闻舆论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

隐蔽性。新闻舆论具有隐蔽性是因为新闻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新闻事实,而不是去发表评论。

我们知道,任何一家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都是去报道新闻,如果新闻就是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那么怎样才能既报道新闻事实又能传播新闻舆论呢?刘九洲教授认为在报道新闻事实的时候去“含蓄地表达公众的意见”便成了新闻舆论的主要传播方式。“含蓄地表达公众的意见”就是指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去传播一些社会上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的但由媒体经过提炼的意见。其中“公众的意见”有时应该也包括媒体的意见,而不仅仅是公众。因为有时媒体是和公众站在一边,但是有时媒体和公众是对立的双方。所谓“含蓄”,就是在表达这种意见的时候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取、报道角度的选择、语言的巧妙表达、背景的加人,甚至版面的设计等手法的灵活运用来报道新闻事实。此时这种被含蓄表达出来的公众意见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不像新闻评论那样直接表达出来,因而新闻舆论的隐蔽性正是由此而产生的。例如,外国某些新闻媒体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基本状况所发生巨大变化的报道,将重点突出在一些农民工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上,配上的图片或给出的画面都是一些在贫困地区拍摄的。看了这些报道,我们能否认它们没有报道事实么?不能,这也是事实,但是很明显这样的报道所传播的新闻舆论与我们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因为新闻媒介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取所含蓄地表达公众的意见而形成的。这种“含蓄”的表达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公众或媒体的意见。

公开性与隐蔽性的统一

公开性和隐蔽性本是一对语义相反的词,但是在新闻舆论这里它们得到了辩证的统一。这样的统一是因为它们在传播新闻舆论的同时为受众提供了不同的认知层面,所谓认知层面,即分为事实认知层面和理论认知层面。

前面提到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新闻,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含蓄地表达公众的意见这一过程体现了新闻舆论的隐蔽性特征,而且这一过程也为受众提供了事实认知这一层面。在这一层面,新闻媒体根据国家政策、自己的舆论倾向及受众的喜好去选取一些新闻事实做连续的、多角度的报道,这样的报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谓“连续”,是指选取的这样一些新闻事实的类型是相似的,因此对同类的新闻事实的报道还在延续。受众在收看新闻报道的同时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意见并向新闻报道中所隐藏的“公众意见”靠拢,最终“组成空间上不一致的心理集体——公众”。公众的形成标志着潜在舆论已经出现,事实认知层面的效果已经达到。那么接下来新闻媒体要做的就是使受众从事实认知层面上升到理论认知层面。

在理论认知这一层面,新闻媒体就需要抽象地去把握新闻事实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为受众提供理论指导。于是,在某些新闻事实的报道之后,新闻评论便明确地为受众提供一些起核心作用的意见,这种核心意见可能是已经存在于社会公众的稳定观念中,或者需要新闻媒体从理论的高度去宏观地把握和提炼。经过这一过程后受众受其影响,便在趋同心理的支配下不断整合先前那种大致相同的稳定观念,使之表现为一种渐趋一致的明晰意见,并且自觉地使这种意见与新闻媒介的核心意见靠拢。在这里,我们可以用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来解释:个人对自己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受到社会的孤立,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前都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社会中“多数人的意见”的时候,他们就更加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社会中“少数人的意见”的时候,个人一般就会屈于环境的压力而变为“沉默”或“附和”。只有到最后,当新闻媒介的核心意见完全吸收了公众的意见或者公众的意见与之完全融为一体时,新闻舆论也就产生了。

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不同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不同的认知层面,新闻舆论的公开性和隐蔽性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这也让新闻舆论的公开性和隐蔽性特征得到了辩证统一。

理论指导实践,“新闻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对于相关的概念我们也必须作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新闻舆论以及它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功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对面临巨大变迁的当代中国也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猜你喜欢

公开性隐蔽性层面
隐蔽性证据规则研究
遵循传统理论:盗窃行为“公开性”之辩驳
侦查阶段隐蔽性证据的识别获取及应用价值
乡村治理之困与协调民主之道
第三方评估“P—I—P—E”原则
论电子证据特征 
招标的公开原则和风险控制
新媒体自身特性与处理机制研究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