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电影初步研究

2009-12-21

电影文学 2009年19期
关键词:蝴蝶夫人超现实主义

沈 洁

摘要歌剧电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通过画面、声音媒介,在特定的放映时间里,在银幕空间上再现歌剧作品来表情达意的综合性艺术活动。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必将接受时代的检验。本文以歌剧电影《蝴蝶夫人》为蓝本,对歌剧电影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歌剧电影;《蝴蝶夫人》;超现实主义

一、歌剧与电影

歌剧是指“在舞台上表演,并有舞台布景和服饰的,以角色演唱为主导,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为推进剧情发展主要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电影是指“根据人体的‘视觉暂留这一科学原理,运用拍摄影像、记录声音等手段,以胶片为载体纪录现实事物,并通过放映,将所摄录的事物(连同其声音)在银幕上还原为极其逼真的活动影像,并以此表现、传达一定的内容与情感。”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和音乐剧并没有办法直接比较。电影是一种开放性的艺术形式,这种包容性使它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很容易使它失去“舍得”这种品质,而歌剧和脱胎于歌剧的音乐剧则更容易保持一种纯粹性。电影的优势在于天马行空。用影像展现无尽的可能性和神奇的阴差阳错。而歌剧是在程式化的框架内去固守和超越,音乐剧虽然灵活但也保持了程式化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歌剧和音乐剧更容易制造经典,而电影更容易出现开创性的作品。

歌剧与电影这两种艺术产品,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很自然地有共通点。两者都是从现存的艺术品中的元素加工或改良后诞生出来的通俗艺术形式。16世纪佛罗伦萨文人可能以为他们重造了古希腊戏剧,但是最终出来的是一个新品种——歌剧。电影的诞生是因为发明者把一系列的照片放在一起,制造成时空互动的幻觉。歌剧与电影经过了初期的发展继而踏进“发育期”的年代,艺术模式也经过了类似的极速同化与创新循环。可以说,因为歌剧电影是后来者,所以得尽快赶上比较根深蒂固的“歌剧”,耳的是为了争取更多观众的认同。许多的事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气腔歌唱时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美感,穿透每一个毛孔,直击心房,震撼灵魂。那些翱翔九霄云外的歌声会将电影本身染上华彩,使剧情更为精致,让每个观影者感觉到音符的脉冲,怦然心动。

二、歌剧电影

面对电影这种科技发展的产物,很多著名的导演和音乐大师,都尝试着把歌剧录制成电影。如卡拉扬,他可谓雄心勃勃,试图通过电影,拍摄出比表演实录片更剧情化的歌剧电影,来实现超越歌剧舞台单向角度限制的野心。笔者认为,歌剧电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通过画面、声音媒介,在特定的放映时间里。在银幕空间上再现歌剧作品来表情达意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周杰配曾撰文论述,在歌剧电影中,不必追求非常完整的舞台背景和装潢,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影片中场景角度和镜头的切换、画面的架构与演员表情的特写,来感受与舞台上的歌剧不同的诠释方式。歌剧电影的导演只需要详细地交代、讲述出整个故事的发展即可,他们主要侧重于通过运用电影的美学与技巧,体现剧情发展的张力、抽象音符的韵律,以及让演员做出必须区别于舞台表演式的歌唱动作,必须活跃起来,以适应电影观众的审美需要。只有合理地结合好歌剧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才能拍摄出为大众所接受的歌剧电影。

但是,歌剧和电影绝对不是异质的。歌剧最初的确只囿于宫廷或贵族沙龙,18世纪中期以后,歌剧创作的重心开始从神话、英雄史诗向现实题材过渡。通俗化使歌剧和普通观众有了共鸣。正如周安平所说:“茶花女的无奈、卡门的放荡、图兰朵的傲慢、费加罗的诙谐,这些剧中的人物,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这些经典的形象为电影提供了无数素材,让电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它是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自此,人们可以带着经典走天涯。

三、歌剧电影《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取材自美国作家的同名小说,并由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改编成剧本,故事以20世纪初日本长崎为背景,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经婚姻掮客介绍,娶了年仅15岁的日本艺妓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为妻,但这位美国佬对此桩婚事则抱持游戏态度,新婚不久后即随舰队返回美国,而巧巧桑仍不改初衷,终日痴心等待,结果竟换来丈夫的恶意嫌弃。蝴蝶夫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这场婚姻悲剧。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通过一个纯真、美丽的姑娘的悲惨命运,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行了批判,传递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孜孜渴求。

两幕歌剧《蝴蝶夫人》是普契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作。普契尼出身音乐世家,一生从事歌剧创作,《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西部女郎》是他的代表作,这四部作品都是女性题材的悲剧,音乐优雅、清晰,堪称歌剧经典。《蝴蝶夫人》在1904年2月17日初演于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普契尼在音乐创作中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刻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的心理。这部66分钟的歌剧将现实主义、印象主义风格及意大利艺术风格元素完美糅合。

电影版《蝴蝶夫人》,是著名指挥卡拉扬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1974年拍摄的,由西班牙男高音多明戈出演平克顿、意大利女高音弗莱妮扮演蝴蝶夫人、路德维希饰演铃木,是极富代表性的歌剧电影。FrEderic Minerrand执导的《蝴蝶夫人》,抛弃了现场舞台录影的方式,全以电影手法实景拍摄。无论是音效、拍摄手法,以及灯光、人物演出皆属一流。卡拉扬指挥的维也纳爱乐音色浑厚张力十足,更增添了音乐的戏剧魅力。“仅用耳朵去听音乐是不够的,你还必须用眼睛去看。”正值盛年的多明戈富有激情的演唱、娴熟的演技,将一个神气十足、不拘小节的美国大兵演得活灵活现。弗莱妮的蝴蝶夫人细腻委婉、楚楚动人。《蝴蝶夫人》不但剧情曲折扣人,音乐更是美如天籁。

影片《蝴蝶夫人》以湖边略带悲伤的景色展开,芦苇群星星点点,一切显得灰白,简单的颜色烘托出奇妙的意境,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也似乎预示了一个悲剧的开始。影片的诠释方式摆脱了歌剧舞台表演的狭隘空间,以开阔的方式将画面呈现于银幕之上,非常富有立体感和延伸感,音乐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

第一幕场景是19世纪末的日本长崎海港。美国海军上尉平克顿因为要在长崎停留数年之久,于是便想找一位日本妻子。由婚姻掮客夏普勒斯看定的巧巧桑作为临时夫人,也不过逢场作戏,聊以消遣。巧巧桑与平克顿草草结婚后,在夜幕低垂之时,在月光之下,俩人唱着甜蜜而又令人陶醉的二重唱《月白天青》“亲爱的,你的眼睛这样明亮,穿上这身洁白的衣裳,就像一支百合花。可爱的姑娘,我的热情为你而奔放。”巧巧桑柔声回答道:“我像一个美丽的女神,从天空中月亮里轻轻地走下来。我亲爱的,我愿和你一起飞到天堂。”女高音弗莱妮嗓音清澈透亮,富有浓厚的感染力,对声音的运用拿捏自如;处理高音段落犹如钻石般的闪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男高音

多明戈嗓音丰满华丽、坚强有力,以抒情性见长,充满情感和戏剧性的征服力。他塑造的平克顿,细腻准确,富于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这一段二重唱,抒情隽永、浑然天成地传达着剧中情感。

第二幕在蝴蝶夫人家中。平克顿返美国3年,杳无消息,忠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却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顿乘军舰归来的幸福时刻。她面对着大海,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啊,明朗的一天》。普契尼在这里运用了朗诵式的旋律,细致地刻画了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音乐近似说白,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来的迫切心情。咏叹调的特征是富于歌唱性、长于抒发感情、有讲究的伴奏和特定的曲式。此外,咏叹调的篇幅较大,形式完整,作曲家们英雄有用武之地,还经常给演员留出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表现高难的演唱技巧,用于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柔软舒畅的音乐中略带忧伤,蝴蝶夫人在等待丈夫的归来,是迫切的等待,是不安的等待,是满怀希望的等待!音乐把蝴蝶夫人坚信平克顿会归来与她幸福重逢的心情,描写得细腻贴切,体现了普契尼这位歌剧音乐色彩大师的高超创作手法。

第三幕仍然是蝴蝶夫人家中。平克顿终于回来了。但却是回来抛弃苦苦等候他的蝴蝶夫人。平克顿,望着满地的花瓣,他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谴责:“再见吧,安静的家,再见吧,曾经度过的时光。我忘不了那双忧郁的眼睛,她将永远出现在我的面前。多么羞耻,多么痛心,滚滚的热泪流不尽。再见吧,我此刻只有逃走!”平克顿匆匆走了。而蝴蝶夫人是个温柔、隐忍、专情又刚烈的女子,真情真意,整颗心都扑在平克顿身上,把婚姻看得很神圣很重要。她为爱可以不顾亲人的背弃,可以痴痴地等,可以拒绝诱惑,最后也可以“宁可怀着荣誉而死,决不受屈辱而生”结束自己的生命。演绎蝴蝶夫人弗莱妮的声音委婉悠长动听,很符合蝴蝶夫人的形象,歌声虽不大,但那股深情却深深传入了观众的心中。此时,女高音的音色纯净透明、清澈甜润,并注意对乐句布局的处理。吐字清晰、呼吸轻稳,细致入微地为剧中人物谱下最贴切的旋律。

歌剧电影《蝴蝶夫人》将意大利式的音乐紧密地与电影画面契合在一起,视听的完美结合牵动着观众的心。《蝴蝶夫人》这部影片并没有特别激烈热闹的场面,但轻轻的歌声与柔柔的音乐让忧伤与悲情压抑着人们的心;淡淡的影片色泽、人物情绪的跌宕通过歌声和音乐精妙地传递给观众。男女主角通过对剧中人物的深刻理解,塑造的艺术形象真实而深刻,具有典型的意大利风格。

四、结语

电影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得到不断的发展;电影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各种艺术的载体,丰富了各种艺术形式。歌剧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必将接受时代的检验。如何更好地推动其向前发展,需要更多的有心人不断地探索。

猜你喜欢

蝴蝶夫人超现实主义
《蝴蝶夫人》存在种族主义?
蝴蝶夫人的逗趣笔记
情报站
恶与文学的探讨
行走的贾科梅蒂
汉朝版的蝴蝶夫人
当代中国工笔画产生超现实主义倾向的现象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