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动画片看美国文化传播
2009-12-21胡燕
胡 燕
摘要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背后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质和人文特质,然而在电影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动画产业仍旧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其原因根于中国动画片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缺席。因此,本文认真研究了在美国动画片中体现的文化和价值观,对比参照了中国动画影片,希望能给中国动画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动画产业;美国文化
在电影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动画产业在经济方面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一块大蛋糕。从2008年的数字来看,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动画产业达到了10万小时以上的创作成绩,但在表面的数字之下埋藏的是一种隐患:除了个别的低幼动画系列(如《喜羊羊和灰太狼》),中国的孩子更愿意看美国和日本生产的动画。动画属于大众传媒且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动画中传达的文化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扩张中,文化扩张是最温和却又最有效的手段,可以说,文化扩张真的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种文化扩张彰显着一个国家背后的民族特质和人文特质。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作为新经济时代文化扩张的锋利武器,我们在动画产业上的进步却乏善可陈。作为—个注定要影响世界的强大国家。文化影响力几乎成为我们最大的软肋。本文的作者将分析美国动画片中成功的文化传播,并探讨它对中国动画片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动画片体现出来的美国文化
曾经有人提出一个问题:美国人在全世界范围最强大的东西是什么?答案自然有很多种,有人说是遍布各地的美国军队,有人说是无处不在的可口可乐,还有人说是美国人传播的政治理念。但最终的答案让很多人跌破眼镜,居然是《米老鼠和唐老鸭》这样一部动画片。仔细想想,的确如此。美国军队注定进入不了一些地方,可口可乐也在全世界遭到过不少抵制,至于美国人的政治理念更是争议颇多,但惟有《米老鼠和唐老鸭》无人能挡,尤其是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儿童一代,无一例外地在这部典型美国式文化作品面前彻底“沦陷”。
那么,什么是美国文化呢?根据文化社会学原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犹如—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是其他别的社会所不具备的,所以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斯图尔特,贝内特,2000)朱世达先生认为,美国文化渊源有三:—是清教主义,二是自由主义,三是个人主义。(朱世达,2001)在动画片中,美国的个人主义可谓渗透到了各个角落。它是“自主动机,自主抉择,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与它联系最紧密的是平等、自由和竞争的观念。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而竞争则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王恩铭,1998)
2008年出品的《功夫熊猫》就是个人主义的一种体现。熊猫阿波生活在—个面条世家,他的“爸爸”对他的惟一希望是让他继承面条的传统,而阿波自己却想要成为一个功夫英雄,他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让他在最后悟出功夫的秘密的是他“爸爸”的一番话:“使你特殊的秘密是你相信自己是特殊的。”尊重每个人的差异,相信个人的能力,这正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即使是如阿波一样的功夫门外汉,在尊重个体和勤于练习的前提下,他一样可以成为绝顶高手。1998年出品的《虫虫特工队》同样也闪烁着个人主义的精神。这个动画片的故事的背景是蚂蚁生活的小岛。蚂蚁作为群体性的动物,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合作,在故事的最开始,蚂蚁长官训斥爱惹是生非的菲力,让他不要搞那些失败的发明,“要和其他人一样”,菲力却不愿甘于平庸,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从失败走向成功。最终在他的帮助下,蚂蚁王国得到了拯救。《小蚁雄兵》则通过一个骨瘦如柴的小蚂蚁勇敢追求公主的故事,充分抒发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浪漫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独裁狂妄者的无情嘲讽。
对浪漫爱情的追求是由个人主义延伸出来的一个产品,是对个人追求幸福权利的肯定。在美国的动画片里,爱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早期的《白雪公主》是典型的公主王子型的情节,在这个改编自欧洲童话的动画长片中,白雪公主的善良美丽战胜了王后的邪恶,并且赢得了王子的爱情。这种传统型的爱情故事在不同动画片里改头换面地出现,比如在《风中奇缘》中,王子以殖民地军官的面目出现,公主则是印第安公主,尽管他们在影片最后没能实现大团圆结局,他们这种相互发现、相互丰富的感情让我们觉得真实可信;在《美女与野兽》中,王子被魔咒变成了野兽,平民女孩担当了类似于《睡美人》中拯救者的角色,这样的安排会让我们更有新奇感;而颠覆最彻底的莫过于《史莱克》,片中的公主不仅会功夫,晚上还会变成妖怪,而片中的“王子”彻头彻尾就是—个遭人嫌弃、让人害怕的妖怪,他们的爱情体现了“真爱是爱上这个人本身,而非外表或是身份”这种理念。
美国文化当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这就是美国的工作伦理。工作伦理源自于美国的清教主义,为了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虔诚的清教徒们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积累财富,由此形成了以勤劳、诚实、节俭和制欲为核心内容的工作伦理。虽然后来清教工作伦理几经发展变化,脱下了神学的外衣,但是努力工作、积累财富和取得成功的精神实质保留了下来,成为美国工作伦理的主要内容。(韦伯,2005)不过在动画片里,工作伦理不是以枯燥的说教形式进行,也没有中国动画中过于脸谱化的处理,工作伦理是巧妙地嵌在动画片里。在《白雪公主》中,小矮人在上工时,吹着口哨高唱“吹着口哨去上工!”,劳动之后,回家时又高唱“嘿,吼,下工了。”体现了一种不怕劳累并获得快乐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精神。在《风中奇缘》中,印第安人唱着“季节之歌”播种,殖民地开拓工人则唱“挖呀,挖呀”的节奏工作,欢快的音乐无不体现了人们在劳动中产生的忙碌却充实快乐的心情,类似的工作中的合唱我们还能在《小飞象》《泰山》听到。而在做事情节上,工作伦理也多有体现。在《三只小猪》中,只有踏踏实实地砌好房子,才能躲避大灰狼;在《虫虫特工队》中,蚂蚁社会的工作伦理正是^类社会的反映;而2007年的《胡器人总动员》中,瓦利在被遗忘的角落仍然坚守自己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整理垃圾,观看这些动画片的小朋友无意中就能形成这种勤劳、诚实的工作伦理。
美国文化中另一大特点体现为“文化大熔炉”,美国因其移民背景多种多样,导致了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影响,但同时又带上特有的美国烙印。在美国出产的动画片很多改编自其他的文化。比如《白雪公主》改编自欧洲的《格林童话》,影片不只是对原著的照搬,而是赋予原著幽默、诙谐、乐观、浪漫色彩和积极精神,丰富了原来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鲍玉珩,钟大丰,2008)。《狮子王》则是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古老的复仇故事在非洲狮身上重演,影片少了几分对生死的沉重思考,多了几分对成长的历程的关注,也因此更贴近少年儿童。《花木兰》完全取材于
中国,然而这个花木兰却是中国面孔、美国内核,她为了家庭荣誉而男扮女装、征战沙场,把中国替父从军的孝道改编成女性追求独立人格的历程,虽然不为中国人所接受,但这部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却广受欢迎。《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的改编做到了中美文化的融合,如前所述,阿波的成长仍然是个人主义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肯定,影片透露出的哲学思想也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龙之典的描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道家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无”。最厉害的武功招数“无极拈花指”,以无招胜有招;和平谷的秩序则表现了儒家思想:和平谷里和平安宁,居住的都是善良的居民,所有的居民都遵从上天的安排,相信上天会选出龙斗士来为他们维护和平。徒弟们尊敬浣熊师傅,浣熊师傅对乌龟大师景仰。他们有着“善最终会战胜恶”的信念,有着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移星,2009)。
二、美国动画片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从上文中我们看到了美国文化在动画中的渗透和传播,反观中国的动画片,会发现中国现在的动画片最大的硬伤在于文化的失语,比如《魔比斯环》,这部花费5年时间和高额成本制作的动画片虽然在技术上比以前的动画片有所超越,然而它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设计都盲目模仿外国动漫,文化的缺席导致了这部电影的失败。在阐述了美国动画片中文化的成功传播之后,笔者总结出以下的几点借鉴作用。
1中国动画片应立足于民族的深厚文化,同时要兼容并收,大胆创新
相对于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中国的文化更强调的是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在中国早期成功的动画片中都有所反映。比如在《牧笛》短片中,画面中的层峦叠嶂在悠扬的笛声中逐一展开,水墨的绘画技巧再加上民族旋律,这部极富中国民族色彩的动画片讲述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在《三个和尚》中,写意而传神的人物讲活了—个团结才有力量的故事。然而这一传统在现在的动画片中却鲜有出现。中国的动画业应该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汲取营养,从民间文学、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小戏中提取素材,这样才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我们应该开阔视野,把其他文化的东西也吸收进来,勇于对固有思维模式进行颠覆,如同《史莱克》对传统爱情故事所做的颠覆一样,这样我们才能向前发展。
2中国动画片的受众范围应扩大,适当加入爱情因素
相对于美国动画片受众广泛,中国动画片的受众一般为低幼儿童,因此造成了内容幼稚、形式空洞的毛病。我们应当制作更多面对青少年和成人的动画片,在制作过程中真正用心思考,尊重观众的欣赏水平,这样才能得到观众对影片的欣赏。因为美国很多动画片不只是面向儿童,爱情元素的加入就必不可少。纯真美好的爱情不仅能让人们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家庭观。但浏览中国的动画影片,直接歌颂爱情的几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种认识上的保守和僵化。
3对于伦理道德的寓教于乐
不可否认,娱乐对于人们有教化作用,特别是像动画片这样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媒介。但如果我们把过多的重心放在了教化方面,不仅会使影片生硬枯燥,无法产生美感,更严重的是会使孩子反其道而行。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美国动画片对于即使是工作伦理这类枯燥的道德,也并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通过影片中在工作时欢快的音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孩子们自动得出结论:“工作是件快乐的事”,或“只有工作才能带来好结果”。然而中国的影片更多的是脸谱式的人物刻画,以及非常简单的“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恶报”的伦理道德。以2009年的《马兰花》为例,片中的大兰和小兰被定为懒惰虚荣——勤劳朴实的对比性格,从影片的开始至结束没有人物的成长,也没有性格的发展,直线型的划分让人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局。如何做到寓教于乐,最根本的也许是应该去除制作者身上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角色,还原为一个讲故事的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