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编辑素质与培养
2009-12-21黄政郝希春
黄 政 郝希春
【摘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科技期刊学术质量高低、健康发展与否与科技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劣有密切关系。科技期刊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提高科技编辑素质。
【关键词】科技期刊 编辑素质 人才培养 期刊质量
2008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549种,自然科学技术类4794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进步,科技期刊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高低、健康发展与否、自己的特色有无,都与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劣有密切关系①。关于编辑的素质,人们已经谈论得甚多。但各自的分类标准不一,内涵交叉,阐述零散。本文力求清晰地表达出新时期科技编辑的素质构成与培养策略。
一、素质构成
编辑——是一个用恰当方式将特定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的人。刊物的办刊指导思想、方针和宗旨等要靠编辑来落实,优秀的作者和稿源要靠编辑来组织,期刊编辑出版的各项工作要靠编辑来完成。我们认为科技编辑素质必须有以下几点。
1、政治素质。编辑工作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性,不可能脱离政治,不可避免地要为一定的政治服务,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倾向②。这就要求科技编辑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修养。
科技编辑人员要讲政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明辨是非,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落实到选题策划、内容设计、编辑加工、营销发行各个环节,严格遵守出版政治纪律,做好政治把关,准确把握出版发展趋势,追求社会责任感,担负起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读者。
科技编辑要有敬业精神,讲职业道德,要有甘为人梯、为人作嫁衣的态度。热爱编辑专业、忠于职守是对科技编辑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2、文化科学素质。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多以文字为载体,通过期刊进行交流的。作为科技编辑,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信息储备,才能具备职业敏感性,才能跟上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满足读者的要求和引领学术发展,引领文化导向。
编辑的日常工作就是选题、组稿、审稿和改稿等。在审稿、改稿时,经常会碰到一些有关语言、文字的具体问题,如果编辑的语言文字水平不高,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灵感和直觉了③,也很难发现和修改错误的地方,有的甚至还会出现笑话。编辑的知识结构应当合理,科技编辑除了是一个学术“杂家”以外,一定要对某一学科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达到较高的水平,能够和某一学科领域中一些有影响的研究者对话,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学术“专家”。对于科技编辑而言,科技编辑是科学工作者的“代言人”,是严肃的“把关人”。特别要了解本刊专业范畴的丰富知识和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组稿时,筛选出高水平、质量好的稿件,在审改加工时,不至于无从下手或简单重复作者的劳动,从而提高组稿和审改质量;才能使自己策划的选题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④。
3、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编辑业务能力。科技编辑要有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编辑业务能力。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具备对本学科高新技术、前沿学科进展跟踪报道和组稿的能力。编辑主体要掌握最新动态,及时发现新的科技成果,熟悉本专业方面的作者群、审者群和读者群,提高对稿件进行查新、分析判断和综合处理能力,而这都建立在科技编辑的创新能力基础上。创新能力包括学术能力、价值判断能力、艺术构思能力、信息整合能力等,是在本身整体素质较高的基础上,知识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提高与升华。
编辑在工作中会大量涉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基本知识、现代编辑工具及其运用。收发稿件电子化,审读文本信息网络化,版面编辑屏幕化,校对实时化,对编辑专业能力要求转变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效率和编辑质量更有意义。
4、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编辑”本身就是跨专业的、横断面的工种。正如美国资深编辑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所指出的那样:今天的编辑几乎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报刊书籍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巧。因此成为复合型的科技编辑是时代的需要。
科技编辑除了要做好案头编辑工作外,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以开阔眼界,广交朋友,并在各种交往活动中增强公关意识,获取有用信息,征得高质量的稿件;收集来自作者、读者和社会各界对期刊的意见和要求,重新优化选题,对期刊内容进行及时调整,改进版面,以逐步增强期刊与读者、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发现人才,建立较稳定的读者和作者队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也要主动进入市场,要将期刊作为信息产业来开发,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活动,使科技编辑全体成员既是编辑,又是经营者、服务者,着力提高期刊质量,增强期刊的自我发展力。
二、培养策略
《2005—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人才培养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三大人才工程:素质工程、领军人物工程、高技能人才工程。如何更快、更好、更多地培养科技编辑人才,大力提高新时期科技编辑的素质,是许多科技期刊积极探索并不懈努力的核心工作,也是科技期刊最基本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编辑职业素质,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途径:
1、要充分认识到培养科技编辑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编辑是既懂相关专业理论,又了解出版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对科技编辑人才培养仍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只重使用,忽视培养;有的只重眼前,忽视长远。长此以往,现有人才由于得不到“充电”,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新点子、新办法,影响了发展后劲。
出版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一方面可以使进入出版业担任编辑的门槛提高,并拓宽吸纳人才的路子,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为建立人才准入和退出机制打开通道,实现用人单位与编辑个体之间双向选择,结合建立以聘用制为主要形式的人事改革制度,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用工制度,可以吸引人才、发现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在分配制度上,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以事业凝聚人才,以精神鼓励人才,以待遇留住人才,为科技编辑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这对于全面提高科技编辑队伍素质,优化科技编辑队伍结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建立有效的终身学习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思想理论水平,既精通编辑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的编辑家。编辑首先应给自己定位,确定专攻方向,注重学习、注重知识更新换代,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从整体出发,围绕期刊的宗旨和特点,大力加强学科专业知识过硬人才的培养,重视对科技编辑人员的管理培训和开发。要从科技编辑素质构成要素出发,全方位培养科技编辑包括服务意识、学术能力、编校能力、科技编辑整体素质的培养。每一个新进入编辑行列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都应该由一个或几个长期从事编辑实务、有丰富经验、有较高职业操守的老编辑进行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具体的“传、帮、带”,以便于新人员迅速熟悉编辑业务和基本职业技能。
综上所述,科技编辑是期刊的血液,是期刊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市场竞争、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提升科技编辑素质,才能创造出科技编辑自我实现与期刊精品交相辉映、与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并驾齐驱的态势,才能不断增强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仲卫功、黎雪,编辑素质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证,编辑学报,2002,14(4):301-302
②郝希春、黄政、刘家全等,科技编辑的政治意识,淮南日报,2003-11-26(4)
③范剑华,编辑的语言文字素养,编辑学刊,2001(5):28-30
④丁滨,追求灵动 积淀成金——谈谈科技期刊编辑的灵感与悟性,科技与出版,2006(1):21-22
(作者简介黄政,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社副社长(主持工作)。曾在《安徽日报》《编辑学报》《中国基层医药》《出版发行研究》《今传媒》《淮南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