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抗战时期的山东报业

2009-12-21许广元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9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时事政治新民

许广元

[摘要]山东作为沦陷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诸多矛盾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全面抗战时期是山东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此时的四大报业力量——中共报业、国民党报业、群众报业、日伪报业之间的斗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缩影。

[关键词]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报业两大阵营

近代山东出现的第一家报纸是1894年英商纱泰(H·Sietas)在烟台创办的《芝罘差报》(Chefoo Express)。清末新政开始后,全国各地报纸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山东报业也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全面抗战爆发以前山东共有报纸27家,通讯社31家。山东沦陷后,报业比较集中的济南、青岛、烟台等地相继为日军侵占,原有报纸、通讯社大多关闭。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积极发动山东人民进行反日斗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党、政、军机构,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

全面抗战时期的山东报业的分类

全面抗战时期的山东报业可大致分为共产党、国民党、日伪和群众报业四类。

中国共产党报业。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共山东各级党政机构充分利用了报纸在开展政治和武装斗争中的重大作用,报业由此得到较大发展。

国民党报业。1938年9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机关迁到惠民,以惠民为中心的鲁北地区又成为宣传抗战文化的中心,出版的报刊有山东省政治部的《抗战建国半月刊》、专署政治部的《动员日报》、中央第三政治大队第四支队的《战报》等。1939年1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转入鲁南,出版铅印的《山东公报》和石印的《山东民国日报》,这是当时山东国统区具有代表性的两份报刊。

群众报业。由于战争的严重影响,全面抗战时期山东的群众报纸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主要有《伊斯兰报》,该报于抗战初期由渤海回族协会在渤海区创刊;《群力报》于1945年2月7日创刊,为胶东区各界人民抗日救国总会的机关报,1948年1月改为中共胶东区委的机关报。在沦陷区,在日伪文化新闻管制政策下,群众报纸均遭到查封。例如,青岛沦陷后,原有的中国报馆除陈无我的《大东亚报》外,完全闭歇。

日伪报业。据不完全统计,日伪在华北先后出版的报纸有六七十种之多。在山东主要有:济南的《山东新报》、《山东新民报》、《山东新民晚报》、《新鲁报》;青岛《青岛新民报》、《大青岛报》、《青岛时报》,1941年底,在日本侵略者授意下,《青岛新民报》与《大青岛报》合并为《大青岛新民报》;烟台《烟台日报》、《鲁东日报》、《东诲日报》、《胶东绗报》;威海《威海卫新民报》。1940年1月1日,伪山东省文化教育委员会还在济南出版了《文教月刊》,16开本,每期10万字。此外,在山东沦陷区发行的报纸还有《天津庸报》、《实报》、《晨报》、《北京新民报》等等。

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报业的时代特征

报纸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得到广泛重视。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极为重视报纸的舆论宣传作用,利用报纸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鼓舞人心,壮大力量;山东的国民党力量当时是日伪重点打击的对象,因而没有相对持久的统治区,军政中心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尽管如此,他们始终坚持“宣传重于作战”的指导思想,将之称为“纸弹”、“精神上致胜的堡垒”;日伪势力对抗日爱国报纸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极为恐慌。他们一方面大肆发行反动报纸,另一方面严厉查禁各类群众尤其是带有抗日倾向的报纸,采取卑劣手段,百般破坏我抗日统一战线,分裂国共感情,挑拨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甚至假冒抗日爱国报纸欺骗群众。

时事政治是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报纸报导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期间,时事政治已成为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大事,广大中国人民时时关注战争进展、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等时事政治,当时的各家报纸,无论是政治考虑,还是商业需要,纷纷将时事政治作为报导的主要内容。

两大阵营对垒。共产党、国民党是一大阵营,日伪是另一大阵营。共产党、国民党的报纸都用相当的篇幅宣传抗战主张,刊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展情况。与此同时,日伪报纸也不断地美化其侵华行为,大肆鼓吹他们在战场上取得的“节节胜利”,恶意诋毁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正义行为。

两大阵营生存条件相差悬殊。中国人民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进行抗日战争的,山东地区国共两党的抗日军政力量被日伪分隔在几十个大小不等的区域内,并时常遭到日伪的“扫荡”,被迫不断地实施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的报纸只能在其辖区内流通,而且设备与技术都很落后,多为油印或石印,印刷粗糙。相比之下,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日伪报纸多为对开4版、8版,设备先进、精良,同时在日伪的支持下,发行范围遍及沦陷区。例如,《青岛新民报》在青岛日伪军政力量的支持下强行进行销售,因此销量很大。

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报业的历史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抗战时期山东的报纸可谓是三大政治、军事力量的晴雨表。除日伪报纸外,尽管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政治主张、抗战路线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双方政治、军事摩擦甚至大规模的冲突不断,但是国共两党各自报纸的言论,却有着共同的主题——宣传抗战,谋求民族救亡与发展。这既是其能够吸引广大民众的主要原因,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全面抗战时期,无论是共产党报业还是国民党报业都以顽强和无畏的精神克服了极其险恶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从而使得这一时期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报纸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新闻史、文化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时事政治新民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
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时事政治教育:意义、原则与方法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